京剧侯亮平(被称为女版侯亮平)
手机铃声是轻快的西皮流水、平板电脑装着爱唱想学的选段、微信里扑入眼帘的是各色脸谱、床头上挂满了精美的各种剧照……
这就是万晓慧的生活,里面处处充斥着京剧元素。
万晓慧,1981年10月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著名张派青衣,湖北省京剧院演出二团党支部书记、团长,先后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CCTV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表演奖等诸多荣誉,入选文化部2016年青年拔尖人才。
她说:“京剧或许小众。不接触,你对它一无所知;但一接触,你就会钻进去,痴迷于它。” 20余载时光荏苒,从一名稚童成长为响当当的大青衣,万晓慧的一片冰心,始终沉醉于梨园之中。
《党员生活》2018年第09期·上封面人物:万晓慧
京剧是一坛陈年佳酿,沉醉其中,必将芬芳四溢
京剧,讲究天赋,行话说“老天爷赏饭吃”。
万晓慧的天赋,是娘胎里来的。从小,在黄石市汉剧团的妈妈,就带着万晓慧排练、送戏下乡,到田间地头演出。经常,妈妈演出时,她就待在舞台的侧面,模仿着妈妈的唱腔和动作。妈妈的同事们摸着她的头:“丫头唱得真好,是吃这碗饭的料。”
然而,天赋虽是必要条件,却不是绝对条件。
因为,学京剧,太苦太累!
1993年,刚刚小学毕业、年仅11岁的万晓慧告别父母,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入北京戏曲学校,独自一人走上了求学之路。当时,同她一起到班的湖北同学有14名,现在仍在京剧舞台上的,只有万晓慧一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数九寒冬,北京的冬天滴水成冰,让湖北伢万晓慧苦不堪言。清晨五点,闹钟响起,万晓慧和同学们如弹簧般跳起,冲到水房洗漱,水龙头流出的水寒得刺骨。
5点30分,在寒风呼号的操场上,一起喊嗓、压腿、练腰。这样的训练,日复一日。
有一次,万晓慧的左腿韧带严重受伤,导致两周无法训练。但在她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不是疼痛,而是无法正常训练时的焦灼。“我本来就是插班生,年纪又小,生怕又被别人拉下距离。”
1999年,万晓慧在全国张派青年演员选拔赛中以《望江亭》一折获得银奖第一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派传人薛亚萍“一听钟情”,“这个孩子唱得很像我。”于是,她亲自教授万晓慧,严格要求,悉心教导。
因为,学京剧,要沉淀、要磨练!
2002年8月,万晓慧入职省京剧院。
当时,正是传统戏剧的低谷期,省京剧院的日子不宽裕。万晓慧还记得,当时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四五百元。这还不是最低的。“1995年左右进团的演员,一个月只有一两百元。”那一批演员,很多人都选择了转行,其中包括现在活跃于影视圈的曾黎和袁泉。
万晓慧身边也有人转行。她说,和影视娱乐圈不同,一首歌、一部戏就能红透半边天的“小鲜肉”“小花旦”现象,在京剧行当里是不可能出现的。“作为京剧演员,沉淀和磨练很重要。”
2002年至2011年的这十年,万晓慧作为一名年轻的青衣,刻苦钻研《秦香莲》《状元媒》《西厢记》《春秋配》《四郎探母》等传统剧目。她乐于到田间、到工地、到学校,到一切可以演出的舞台演出。这十年,她在省京剧院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丑角大师朱世慧主演的《徐九经升官记》和《曾侯乙》中,分别饰演李倩娘、公主,其精湛的表现、敬业的精神,深受朱世慧欣赏。
京剧是一坛陈年佳酿,沉醉其中,必将芬芳四溢。
那,万晓慧的绽放之日又在何时呢?
她为京剧而生,京剧让她绽放
让万晓慧在京剧舞台绽放得最淋漓尽致的角色,是蔡文姬;
让她在京剧艺术生涯从模仿到跨越的角色,也是蔡文姬。
京剧《建安轶事》剧照
“悲莫悲兮悲莫悲,不知乡关何处兮,不知魂魄之所归。”柳叶眉、桃花眼、唱腔清晰婉转,诠释蔡文姬这个角色时,万晓慧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打动了观众,不仅完美体现了唱调之美,同时生动展示了剧情之美。
这个角色源自《建安轶事》,是湖北省京剧院为备战第六届中国京剧节,特地推出的大型原创新编历史剧,讲述了一代奇女子蔡文姬的跌宕人生。
与传统剧目不同,新编剧没有“套路”或“范式”,全靠演员的理解和创作。这对万晓慧和省京剧院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2011年5月至10月,火炉武汉最热的夏季,万晓慧一头扎进了排练室,从早到晚。第一次排练,面对严格的曹其敬导演,万晓慧硬着头皮,尝试用传统戏的方式呈现蔡文姬,一出场导演就直摇头,“这个感觉不对”。
“传统戏千人一面,区分在于行当;新编戏一人千面,人物各不相同。”万晓慧感慨地说。每唱一段戏前,她都会查阅书籍资料,反复揣摩人物心理,争取让观众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唱腔中品味故事。
一个出场动作,她尝试了上百种,出来,感觉不对,回去,换一种脚步,再出来,感觉不对,再回去。直到导演说:“就是这样。” 而后记住。接着,又尝试了千百种哭泣、水袖、演唱、动作,不停地呈现,不停地否定,从太大了、太小了、太横了、太竖了,终于正好了。
万晓慧在《四郎探母》中饰铁镜公主
痛苦地磨练中,万晓慧完全跳出了传统戏的范式,不再模仿流派的唱腔,终于“磨”出了一个有人性、有个性、有血有肉的“新”蔡文姬,真正万晓慧版的蔡文姬。
舞台上的万晓慧,会沉醉于勾魂摄魄的艺术之美,因尽情绽放而忘记自我。其中,一段长达15句的唱段,全部用清唱呈现,现场鸦雀无声,观众的心弦,全部被万晓慧的表演牵引,心潮澎湃、激动落泪、如痴如醉,不知今夕何夕。
京剧版《人民的名义》——《在路上》剧照
万晓慧成就了《建安轶事》,《建安轶事》也成就了万晓慧。
2011年,万晓慧凭《建安轶事》蔡文姬一角,技惊四座;
2012年,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节上,《建安轶事》一举夺得一等奖头名,并入选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万晓慧也于同年荣获第七届青京赛金奖;
2013年该剧又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万晓慧则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2015年,她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成为剧院最年轻的“梅花”;
2017年,她在现代反腐新编剧《在路上》中饰演女纪委书记韩梅,英姿飒爽、一身正气。该剧堪称京剧版《人民的名义》,她则被观众亲切地唤为“女版侯亮平”……
希望自己能成为人民的艺术家
2016年,万晓慧开始担任京剧院演出二团团长、党支部书记。
从此,下乡送戏,总能看到万晓慧的身姿;而商业演出,却看不到她的影子。这是万晓慧作为一名党员、业务带头人,遵循内心的选择。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省京剧院在香港演出。万晓慧带领大家在下榻的酒店大堂,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作为省党代表,万晓慧在现场深情地说:“文艺工作者要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自觉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贡献。讴歌时代,自己就要认识时代;树立新风,自己就要一身正气;追求艺术之美,自己的思想品质就要大美,这样才能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万晓慧认为,只有技艺,没有艺德,无法攀登艺术的高峰。“党性是艺德的升华。”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人民的艺术家。
“你给百姓一粒种,万斛粮仓堆起来。你给百姓一滴水,万顷清波涌出来……”万晓慧在《在路上》一剧中饰演的韩梅,用明亮高昂的吟唱,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对群众的万般深情。这种深情,没有演员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很难呈现的。
参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她的追求,还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
王胜男是省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对万晓慧的素质和作风钦佩不已。2017年9月至12月初,湖北省京剧院先后分3批次,组织该剧深入省内14个市和神农架林区展演,惠及万余名党员干部和观众。“晓慧姐下乡巡演时,一个月连演9场,真的是‘铁嗓钢喉’!”
演出二团50余名演职人员中有13名党员。在万晓慧的带领下,每次演出,舞美装卸的紧急任务,所有的党员都是带头冲在前面帮忙。每次演出结束后,党员带头清理化妆间,将油彩、垃圾等收拾整洁。演出场馆的单位,没有一家不点赞,“湖北省京剧团真是好样的”!
坚守梨园,铸魂魄、健风骨,不因名利停步,不为桂冠懈怠,只求勇攀艺术高峰,永不停歇,乐在其中。
这就是万晓慧的一片冰心。
(转自党员生活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