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

春节期间,天水大地到处是那久违的锣鼓声、礼炮声、喧闹声,又将返乡不久的游子引入叫做“故乡”的往日岁月,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也将年迈的老人带入他们所处的那个和美坦荡的年代。

如今尽管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但只要有社火,无数游子似乎有了一份归属感,一份值得去信赖的精神依托;只要有它,我们的脚步原来可以慢下来,原来也可以去享受那份“古老而弥新”的欢笑;对,过年的日子,我们不求乱纷纷的网络红包,我们只要慢下来,一起去享受那份久违的天水社火……

小编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

咱天水的绝活有哪几个,大家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社火,起源于北方民间的图腾形式-傩仪,是一种古老而广泛流传的民间文化。史料称:“社火,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又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舞 龙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4)

舞龙又叫“耍龙灯”,表演时由七至九人分节手持撑杆举起龙体,碎步起跑,动作多变,有“蛟龙出水”、“蛟龙漫游”、“蛟龙戏水”等多种舞法。在表演“单龙戏珠”、“双龙戏珠”时,则必须由一人手执“红珠”在前引逗,而飞龙随即追扑“红珠”,时而向上翻腾,时而向下俯首,给观众一种龙入云霄而又破浪入海的感觉。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5)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6)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7)

舞 狮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8)

狮子舞有软硬之分,软狮子动作灵活,以武技为重;而硬狮子则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其制作、表演以及引狮人的服饰和脸谱都很独特,很有古印度驯兽之遗风,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最初的原始形象,被称作狮子舞的活化石。

硬狮子头多为民间传承下来的,狮子头部一般较大,脑门硕大宽博、额顶圆髻隆起,下颌裂开,眼窝深,眼球鼓,鼻根深陷,张嘴时似笑非笑,憨态十足,毛发呈卷曲状。

硬狮子一般由二人舞动,舞狮人都是身体强壮、有一定武术功底的人。表演主要在八卦图案上进行,有天地人的三合寓意,通过狮子在八卦图中的表演,以达到娱神祈福、避邪祛灾的目的。随着鼓、锣、钹铿锵有力的节奏,八卦图中的硬狮子在引狮人的引逗下,做出腾、卧、扑、跃等各种动作,一招一式表现得酣畅淋漓,既展现狮子的威武凶猛,也表现出了对幼崽的呵护,做到刚柔相济。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9)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0)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1)

铁芯子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2)

一种造型艺术形式,也叫高抬。用钢筋焊接成花木等造型骨架(过去用木杆绑扎),缠绕彩绸,固定在底座上,标有戏名。选某折戏的典型场面,将五六岁的儿童扎缚为动作造型,穿上戏装、成为相应戏剧人物。造型讲究险、奇、巧。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自空中举棒扑打,白骨精昂首举剑招架,棒剑交接处连为一体,其势岌岌可危。据说小孩参加扮演能给家人带来吉祥平安,所以家长都争着让自己的孩子来装扮演出,出人头地,争得脸面。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3)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4)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5)

旱 船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6)

旱船也叫“花船”或“采莲船”,船体用竹、木、秫秸扎成,长约2米至3.3米,宽1.7米左右。上半部用彩布装饰,系扎纸花,下半部周边挂着80厘米宽白布做的船围,上面画着潮水,用以遮挡表演者的腿脚。表演时船体由表演者-船姑娘用带子背起,或套系在其腰间,舞者在船中如坐船状;船外一艄公手执船桨,做划、推、拽船等动作,船随艄公的表演做行进、摇曳、旋转等各种水上荡舟的姿态。表演时艄公与船姑娘对舞,双方配合默契,犹如水面行船。边舞边歌,每转船一次就唱歌一曲,内容一般是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7)

竹 马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8)

竹马是用细竹竿做骨架,外面由厚纸糊成的马,有头有身,无腿无蹄。竹马的表演和旱船的表演相似,表演者站在竹马身体中间,将辔头齐全的竹马用带子背起,手执马鞭,模拟扬鞭奔驰的动作。表演者一般由十几岁的小孩子担任。他们扮作历史剧中人物,行进时按一定顺序站好位置,再反向逆序撤出位置结束。伴奏以唢呐为主,兼以暴鼓、小锣。夜间表演时点燃内部的灯烛,光彩流转,十分好看。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19)

踩高跷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0)

踩高跷,是天水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

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现在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1)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2)

秧 歌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3)

天水秧歌也叫社火,它是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其流行于天水城乡,尤其是每年春节期间,村村镇镇,城里城外,形成秧歌汇演的海洋,其阵势非常热闹。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4)

天水秧歌多以打击乐伴奏或由民间小乐队伴奏,主要有耍龙灯,耍狮子,高抬,腰鼓,跑驴,竹马灯,大脑壳等;边歌边舞的有旱船,央板,高跷,马秧歌,高摇伞,腊花,打虎,火龙等。流行于天水民间的秧歌题材广泛,生动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也有一些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传统的戏剧故事,在市区流行的“央板”秦安的“腊花舞”,“十里亭”,以及武山的秧歌“四大景”,“四小景”,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天水群众的喜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天水秧歌的传统格式已打破。人们用传统秧歌的载体,推出广告宣传,利用彩车,队列等形式把经济信息,商品信息深入到人们的娱乐生活中。秧歌的内容也起了重大变化,人们赋予秧歌以时代感和现代意识,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5)

社火仪仗队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6)

仪仗队是社火中的排场门面,一般跟在春官老爷的后面。仪仗队的声势直接反映着整个社火的规模。仪仗队的人通常手持彩旗,抬着横幅或牌匾等。彩旗上有的绣着“国泰民安”或“风调雨顺”,多数无字。横幅或牌匾上一般是社火举办单位的名称或是社火举办投资方的名称。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7)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8)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29)

武山旋鼓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0)

武山旋鼓叫扇鼓或鼙鼓,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明。曹植《鼙舞歌》中有“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赞若惊”之句,扇鼓形似扇、又似芭蕉,边以铁铸成,面蒙去毛羊皮,手柄“硬三环套小九环”,成“九连环”。鼓槌用皮条编拧而成,并套缠花纹缨穗。打鼓时,鼓手头戴六瓣青白小帽,身穿赤膀围兜,外套羊皮马甲,腿穿灯笼裤,脚蹬麻线鞋,身背三色小旗,由几十甚至几百人的鼓队,围绕高五丈、顶有仙女骑鹤、中缠蟒蛇;吊有串串花团,围有八仙、二十四孝、福禄寿等花纸圈幡,鼓手左手举鼓,右手执鞭、边舞边打,鼓声铿锵、坠环“嚓嚓”。传说古时,武山森林茂密、狼群出没、恶兽成群,农历四五月份,狼群正出天花,乡民集结打鼓,鼓声震天撼地,震死狼仔、轰跑野兽,从而形成了武山旋鼓。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1)

武山旋鼓已形成了独特的一条长蛇、二龙戏珠、三英战吕、四马投唐、五虎群羊、六驾迷魂、七进七出、八龙扭丝、九宫八卦、十面埋伏等十大阵,在阵中融入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白马分鬃、烟雾绕顶、凤凰三点头、宝贵不断头、三桩编芭子、三齐王乱点兵等套路。在表演上灵活自如,有收有放,张弛有序,轻重和谐,快慢相衬,兼有变化多样的手脚技巧和进退有变,缓急相间,群而不乱,合而不板的列队特色。由于当时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在神事活动中,为祈福禳灾,便以旋鼓敬奉神灵,于是,旋鼓形成了祭拜天地的民俗活动。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2)

清水轩辕鼓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3)

清水轩辕鼓,阵容庞大,气势恢弘。由136人组成,以3面大鼓和64名女鼓手为主,以20面平鼓、12面大钋、4面大锣、24杆轩辕旗为衬托。3面大鼓和大、中、小三种鼓型,表现轩辕黄帝“观天”、“理地”、“治民”,天、地、人三者和谐生存、永恒发展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对《黄帝内经》关于“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的理论精髓的暗合。4面大锣和12面大钋寄托着人类祈求四季平安、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24杆轩辕彩旗展示着轩辕黄帝探索农时二十四节气、创造农业文明的不朽功勋。64面小鼓是先天八卦演义规律的隐寓,昭示着轩辕黄帝带领远古先民们认识大干世界,寻求万物规律,把握人类命运的聪明智慧。《清水轩辕鼓》由黄帝开国、先民生存、万邦和睦三部分组成,采用清水民间世代流传的鼓点韵律和舞蹈语言,通过豪迈奔放、简洁明快的艺术表演,阐述轩辕文化“敢于斗争,勇于创造,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是清水人民对轩辕黄帝出生清水轩辕谷、发迹清水轩辕溪、创造人类福祉的深情缅怀和崇高礼赞。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4)

秦岭鞭杆舞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5)

秦岭鞭杆舞是秦州区民间发现的最原始、最古老、最优美、最能代表秦文化的民间艺术之一,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比较古老的秦文化之一,是秦人在长期放马畜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蹈动作以养马时的放牧动作和一部分武术动作为基础融合而成,有千年以上的历史。鞭杆舞随时间的演变而发展演进,世代相传,绵延不息,是秦州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世代秦州子民智慧的结晶。2008年已被批准列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6)

清水马社火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7)

清水马社火,顾名思义,就是在马背上演出的社火,是我国西部山区群众根据居住的地形、地理特点和条件,借助畜力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马社火衍生于秦腔,是一个只演不唱的剧种。但那些人物不是谁想演就能演的,也需要一些真功夫。表演者必须懂戏的内容,会骑马,根据剧中人物,穿戴传统戏剧服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骑在马上,待到表演时,表演者双脚踩蹬,立于马上,手持刀、矛、剑、戟等道具,摆成各种不同的姿态。由锣鼓队前列,按历史戏剧故事装扮成各个角色,骑骡马列队成行,于进行间变化动作姿势,叙述故事内容。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8)

天水正月十五社火哪里有(在天水有一种年味)(3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