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外国文学作品(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知识点提要

1.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过渡,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自然科学与哲学从又一种角度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19世纪的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发展,自然科学的成就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心,从而也鼓舞和促进了人们去研究社会,寻找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其次科学成就也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带来了哲学观念的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相应变化。

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也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内部原因,它是现实的创新,也是历史的继承。作为创作方法和艺术精神,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存在,亚里斯多德在总结古希腊文艺创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模仿说”,对现实主义文艺做出了朴素而有力的论证。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作家对这种原始形态的现实主义作了继承与发扬,他们着眼于现实,真实地反映生活。18世纪启蒙文学在人文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加强了社会分析的成分,这对19世纪现实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作了准备。

十九世纪外国文学作品(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1)

特征分析

1.现实主义文学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现实主义作家在分析与研究社会的过程中,既看到了金钱社会中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贪婪卑劣,也看到了下层人民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因此,对现存制度的合理性有所怀疑。他们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要求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对由金钱孽生出的社会的恶德败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3.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现实主义作家在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广阔再现和强烈批判的基础上,还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加深印象

在艺术特征上:

1.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由于现实主义作家把文学作为研究社会的手段,且要描写社会的风俗史,因而,他们就格外重视艺术描写的客观真实性,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内容具有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现实主义作家对真实性的追求固然使他们的创作十分逼近于生活,但无法使作品的文本世界等同于生活,他们主张在作品中隐退“自我”,却并不至于丧失“自我”。

2.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作家接受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在创作中,他们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与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势,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

3.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各自审美心理机制和艺术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在真实地反映生活时,在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艺术把握上就有所侧重。现实主义的成就既表现在反映外部社会生活的广阔性上,又表现在内部心灵世界表现的深刻性上,而沿着外倾性与内倾性两个方向,19世纪现实主义与20世纪文学沟通了联系。

4.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在科学主义思想影响下,19世纪的作家都企图通过文学创作去研究与分析社会,社会也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生活,回答时代和生活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精神文化条件下,叙事性的小说就比谁清醒的诗歌具有显著的生存与发展优势。在作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叙事艺术、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都比以往的小说更成熟,它以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文坛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