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吃的侗族美食(侗族年味舌尖上的新年)
图片来自网络
踏遍万水千山,才明白:根在之处情最深。
我是侗族,被汉化的侗族。侗族有两个新年,农历三十是第二个新年,也是大年。
物资不富裕的小时候,对春节格外地期盼,那时候的年味,在现在,只要稍作回想,幸福就能沁心脾:
那时不数算日子,可孩子敏锐的嗅觉总能第一时间明白,年,就要到了!
——
二十年前的冬夜是异常寒冷的,村子里泥泞的小道连接着一家一户的点点星光,一到腊月,长辈们拎着手电筒聚集在一户人家家里,商议着杀年猪的事情。因为屠夫有限,必须排日子。
没有轮到的,也会早早的去当日的主人家帮忙:烧水磨刀,接屠夫,抓猪放血切肉;妇女们则忙碌地处理内脏,做“泡汤”(主要由猪血,内脏,肉末和香葱),请亲朋好友来吃,一同分享这盛年的喜悦。
这时候,留下一部分新鲜的肉,便要开始着手备腊肉腊肠:抹上盐,上炕,每日柴火不间断地熏制;一同上炕的,还有一道春节必不可少的重要菜品,那就是猪血丸子:猪血,肉,豆腐都必须是最新鲜的,当日现做。
这是大人们异常忙碌的一天,随着村子里隔天清早就此起彼伏的杀猪的叫声,年味也就正式弥漫开来。
春节前,还有一项需要一家老小都上阵的活动——打糍粑。每年春耕种下水稻之际,田埂里总有一处角落是留给糯米苗的,糯米秋日收成后晒干,放至粮仓,以备春节打糍粑用。
人们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碓款”中,左右由两个人用木头做成的“碓锤”揉打,再着一人给糍粑整形,随着一阵阵吆喝声,糯米便成了糊状。其他家族成员负责揉糍粑:留出一部分原味糍粑后,剩下的做成野菜味和红薯味,拧成圆陀压扁,涂上蜂蜡。圆形寓意家人年年团圆,风干后用水缸装满凉井水存放在阴凉处,除了以备新年食用外,这还是农民上山干活携带的一种重要干粮——只需火烤熟便可食用。
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腊月之前,趁着太阳正好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勤劳的妇女要备好蜜饯,最常见的数冬瓜蜜饯和柚子蜜饯,心灵手巧的妇女往往在蜜饯上雕刻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来祈祷吉祥。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还要将糯稻米蒸熟,用植物的汁水染上红黄绿颜色,晒干,这就是“泡茶”,这就正月里的每个早上都必须要上桌的早食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年味就这样,像侗家人的酒一样,越来越浓烈了。
酿粮食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满满一天的工程,没有侗族人不爱家里酿的这口酒,侗族男女也都是喝酒的一把好手!
图片来自网络
贴对联,里外打扫卫生,全家老少都要洗澡换姊妹衣服,这一切,就都变成新的了,就只要等着迎接这新的一年自己到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除了能穿新衣服,吃各种平日里吃不到的美味外,还有就是领压岁钱。
通常孩子们这天会早早睡下,因为第二天一大早,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天还未蒙蒙亮,整个村子里的鞭炮就陆陆续续地传开了,这样就翻开了新年第一天的篇章:
捡柴喜是大年初一早晨的事。一起床,男女主人的第一件事是出门捡一小捆柴禾进家门。湘西发音是柴、财不分的。捡柴就是捡财。捡柴喜就是捡财息。开财门后,会装香,烧纸,点青油灯,敬茶,寓意把财神迎到神龛上敬奉,希望财神永驻在自己家里。
孩子们一大早便三五成群地,挨家挨户去讨要糖果了,他们会为他们这一天的努力成果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有很多可以不被大人支配的“私有财产”了。
炸酥肉,做酒酿,浸甜豆和甜姜片。甜豆水是用来新年迎接客人的:当远方的亲戚进门,主人就立马为他们端上新的脸盆和毛巾洗脸洗尘,然后端上甜豆,姜片和点心。
交通不便的年代,走亲戚需要翻山越岭,满身泥泞只为看一个人;那时候的车马很慢,慢到可以围坐下来,细数生命的掌纹;
不过数载,便不复往日情真意切,钱带来了很多东西,但轻易也拿的走,钱带走的,却再难赎回来。
我们不再是会为得到一颗糖果就欢欣鼓舞的孩童。
只是那年味,正锁在那颗糖果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