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二南”指(诗经二南释义)

《诗经》中的“二南”指(诗经二南释义)(1)

《诗经》之《周南》与《召南》两篇中“周南”与“召南”的意思,历代治《诗》学者解释不一,以《毛诗序》之“周公”、“召公”、“南化”说与朱熹之“国名”说流传最广。《毛诗序》:“《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唐孔颖达《毛诗注疏》:“直言‘周’、‘召’,嫌主美二公,此实文王之诗,而系之二公。”宋朱熹:“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文王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成王立,周公相之,制礼作乐,乃采文王之世,风化所及民俗之诗,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言自天子之国,而被于诸侯,不但国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言自方伯之国被于南方,而不敢系于天子也。”此外还有地名或地域说。如《史记·燕世家索引》:“诗有周、召二南,言皆在岐山之阳,故曰南也。”《韩诗》:“二南在南阳、南郡之间”。

从《诗经》产生的背景和功用来说,将“周”、“召”解释为周公、召公,显然比朱氏国名说更合理,故笔者以为《毛诗序》可从,“周”、“召”应为周公、召公。

对“南”字的解释,除“南化”、“南国”等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更值得关注,即“南”或为乐调之名。宋王应麟《诗地理考》《吕氏春秋》:“禹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候禹于涂山之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程氏曰:“鼓钟之诗曰‘以雅以南’。季札观乐,有舞南籥者,二南之籥也。《文王世子》:‘有胥鼓南。’则南之为乐信矣。《孔丛子》云:‘孔子读诗曰:吾于二南,见周道之所成。’”《左传》吴公子札观周乐,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仪礼注》:“昔大王、王季居岐山之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

“南音”说是关于“二南”中“南”字最早的解释,但汉宋以来一直未引起《诗经》学家的重视。王应麟首次引用后,才逐渐为后世所注意。清朱右曾《诗地理徵》及尹继美《诗地理考略》均曾引之。尹继美《诗地理考略》:“诗乐之南音,本出于南国,凡效其章节而作诗乐者皆名南。”

刘毓庆先生《诗经图注》:“‘南’是一种乐调,因产生于中国的南方,所以叫‘南’。犹如今之‘眉户戏’,因产生于陕西的眉县、户县,而被称作‘眉户’一样”,“《周南》当是采用周公从南方带回来的乐调而演唱的歌子,不一定都产生在南方。有些诗篇可能是采用了原歌的句子作为起兴,有些则是对原作作了修改。”夏传才先生《诗经发祥地初步考察报告》:“这是说这种乐调,是夏禹时代的一种乐调,涂山在南方,夏禹娶涂山之女,在洽川治水。后来夏启封支子立有莘国,因而这种乐调流传在洽川。”

《吕氏春秋·音初》篇:“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於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感则百奸众辟从此产矣。故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乐和而民乡方矣。”从这段话大概可以理解周公、召公“取风”之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