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PPT(辩证法是科学认识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核心阅读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为解决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面临新问题的迫切需要而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依然能够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真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PPT?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PPT
核心阅读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为解决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面临新问题的迫切需要而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依然能够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真谛。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1915年流亡瑞士期间写的一篇笔记式短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出于解决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面临新问题的迫切需要,此文的写作以辩证法为红线回应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理论回应时代需要的务实精神,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立统一是事物固有的客观规律
辩证法就是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开篇就鲜明提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是列宁对哲学史,特别是黑格尔唯心辩证法思想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辩证法的正确性,列宁借助科学史来论证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而不是简单拼凑一个一个具体实例的结论。他列举了在数学中有正和负、力学中有作用和反作用,……在社会科学中,有阶级斗争。正是因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存在对立着的两个部分,由此可以得出对立统一不是主观随意滋生的,而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过程都有既互相统一又互相斗争的两个对立面。列宁明确指出:“对立面的同一……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括精神和社会都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
列宁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起来,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需要,又是当时俄国革命的实践需要。只有把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之上使之成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才能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当时复杂的革命形势提供科学指导。
对立统一是认识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
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理解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列宁认为,“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生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做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
对立面之统一就是指一致、同一、均势,而不是指两者在结构上统一于一物、一个过程。对立面的一致、同一、均势,一方面指构成事物的对立面因同为一个事物、一个过程之中而相互联系,另一方面指一方因另一方的存在才存在而相互对立。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对立面之间的对立是指对立面之间互相分离、互相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对立面的“斗争”是指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事物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所以,事物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事物内部或事物发展过程之中的两个对立面因互相斗争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从而引起事物的变化发展。因此,对立统一也是理解事物“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列宁在阐明了辩证法客观上要求人们从对立统一来认识事物自身运动后,又通过比较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来深刻阐述辩证法的本质特征。
这两种发展观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另一种就是辩证的发展观。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根本否认客观矛盾的存在,到事物外部去寻找发展的动因,否认事物发展中的飞跃、转化、中断、质变。而辩证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注重从事物自身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从这里可以看出,是否承认对立统一(矛盾)是辩证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分水岭。
辩证法是批驳唯心主义的理论工具
哲学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并回应时代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指导作用。在当时的俄国,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表现为庸俗进化论,已成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调和阶级矛盾,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因此,为了帮助人们认清这种错误思潮的危害,列宁从哲学根源上找到了辩证法这个理论工具来批驳它。
在列宁看来,唯心主义比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更为隐蔽,更为有害,还必须运用辩证法这个理论工具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而当时的形而上学唯物观难以完成这种批驳任务。
辩证法是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是人类认识的规律。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致的。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他认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由于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则把哲学唯心主义简单称为是一种胡说,这种对唯心主义的批驳是没有说服力的。
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对哲学唯心主义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认为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在列宁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不一样,它与辩证法一样同样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唯心主义(主观主义)看不到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认为相对就是相对,是排斥绝对的;而(客观的)辩证法则认为相对和绝对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中有相对。因为在当时的俄国,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中的机会主义者就是利用折衷主义和诡辩论来冒充辩证法,这样就很容易迷惑人。
为了批驳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这种错误思潮,就要从理论上揭穿他们用折衷主义和诡辩论冒充辩证法的伎俩,从而与它们划清界限。列宁深刻阐述了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发展过程,人类认识的发展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进而在结合研究总结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唯心主义就是因为把相对与绝对割裂开来,在个别中看不到一般,在一般中看不到个别。由此,列宁深刻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结合人类认识的哲学史,列宁还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哲学唯心主义不仅有着认识论根源,而且有着阶级根源。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只有认清了其背后的根源,人们才不会被蒙蔽和欺骗。
面对俄国革命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并用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分析事物,尖锐地批评了那些支持本国参战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错误做法,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旗帜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的前途和命运在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廓清了当时一些无产阶级思想中的迷雾,及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了无产阶级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正是因为列宁坚持运用辩证法这种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指导人民正确认识和处理帝国主义战争和革命的关系,为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列宁主张无产阶级要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当时俄国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要坚持用发展而不是静止、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统而不是零散、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地观察和分析面临的各种矛盾,对各种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客观实际,同时又要认清矛盾的本质,真正掌握规律,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2015年,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依然能够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真谛。
来源:学习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