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

一锅牛骨汤,与四代人彼此交换历史、记忆和时间的信任

那天浓云密布,骤雨轻落万重山,整个苏稽镇都结结实实地闻到了牛汤的香味。

​刘银山在清光绪年间的苏稽镇是个远近闻名的郎中,在漫水石桥边开得四四方方一间药铺,总是长袖青衫,一柄折扇,在药斗柜前端端坐着,屋前看卖米花糖桃片糕的货郎吟吟唱唱地走过,屋后头是一陇浅丘,蒿草盈盈。季节交替时,刘银山的药铺常常关门闭户,门上有米饭黏住一张纸,上头工整两粒小楷:出诊。是镇上的大户人家喜欢唤他登门把脉,拣些调理方子以安然换季。如此往复,春夏秋冬又一春。

那时候牛肉精贵,普通老百姓吃不起,逢大户人家杀牛,大家就蜂拥去“赶牛河”。牛下水大户人家不稀罕吃,杀了牛,下水通通丢到河头。“赶牛河”的人在下游闹闹热热地等,主要是打捞牛肠,牛肠拿回去翻洗干净,油煸干了可以下小酒。而心肝肺肚就没人要了,一坨坨孤零零地飘着,油腥满河。

刘银山也赶了几回牛河,他背着手在攒动的脑壳背后笑眯眯地看,待人群散去,他靠拢河边,拿网子兜了几坨牛肚牛心起来,用麻绳系了拎回药铺。路过的人家都稀奇地跟他打招呼,刘郎中,心子肚子你拿来做个啥子嘛。刘银山依旧笑眯眯地说,哎呀,可惜了得嘛。

那天浓云密布,骤雨轻落万重山,整个苏稽镇都结结实实地闻到了牛汤的香味。这浓厚温润的香,从石桥边药铺的门板缝里溜出来,在含着暗褐色潮气的空气中漫漶四散,翻墙越瓦,不请自来地钻进小镇各家各户,连吃过夜饭早早睡着的小娃儿都翕动鼻孔,做了一个大啖牛肉的美梦。

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1)

第二天,有病没病的人都跑起来了,把药铺挤得无处落脚。

刘银山把上午最后一个脉把完,准备吃晌午,看铺子里的人丝毫未减。连咳得抓心挠肺的那个都把药方先揣进包包头,手揣到袖笼笼头,靠在墙上踮起个脚。你还不快点回去把那副药吃了啊?病人一边嗯嗯地答应,一边眼睛却落到了刘郎中端出来那锅汤里头。

刘银山推开后屋门,把那锅凝得微微米黄的汤搁到了门外的炉子上。浅丘上有鸭子在啄低洼处的积水,有风来,吹旺炭火,那口汤很快沸反盈天地滚开了。众人等了半天,绷紧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

真叫个香啊!虽然是牛心肚子,但是估摸着这刘郎中是加进去了些中草药,一味贴一味,一味降一味,刚好钳制住心肺子的腥臊回苦,此时那口牛下水锅里漾出来的鲜香,在大家鼻子面前转了一圈,熨帖了每个人的心房。

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2)

那年生苏稽镇载入族册的一件大事,就是刘银山在药铺隔壁打了个摊,开始卖起轰动全镇的牛汤。大户人家后来每次杀牛,都差人把牛下水和剔出来的牛骨给刘郎中送过来。全镇的男女老少围守着牛汤铺子门口的大铁锅,脸上喜色融融。牛的肩胛骨叫凤凰翅,牛的背脊骨叫蝎子梁,牛的龙骨肱骨油脂很少,一起跟着鼓鼓囊囊的草药包在汤里头浮浮沉沉,油珠子细细密密地织一层,像蟹眼泡。

汤面上丢一个大筲箕,一柄长漏勺,牛下水洗切得干干净净在盆里堆成小山。牛肠头、牛心肝、牛气喉、牛黄喉、牛白肚、牛肚梗子、牛火伞,兜在筲箕里烫一烫就可以吃。

草药跟牛杂相克相生,彼此的滋味敲骨入髓,初冬或者盛夏,吃这样一碗还能驱散体内的寒暑之气。后来苏稽人渐渐兴起一般感冒都不就医,跑到牛汤铺子热漉漉地整上两碗,便不治而愈。中医的“以脏补脏”在刘银山的手里盘活了。

铺子里统共几张桌椅板凳,不够坐,人些索性就在门口台阶上席地而吃。个个跷着二郎腿,吃得眉飞色舞甚是得意,久而久之,刘银山的牛汤铺子就挂起了招牌,上书“跷脚牛肉”。

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3)

民国初期社会动荡,刘银山关掉汤铺,一家十几口人辗转从苏稽迁到了五通桥。五通桥是岷江边上的一座小城,榕树成荫,白鹭翻飞,苍茫之气常常从远处的二峨山上涌泻而来。刘银山悠悠地望着二峨山,对大儿子刘九仁说,这锅汤以后交到你手里了。

那时的五通桥,盐业逐渐兴盛。盐井的轱辘声代替了鸡犬相鸣,白花花的盐巴抢过布棉菽粟的风头。岷江上贩盐的舟楫频繁,昼夜不息。刘银山的儿子们纷纷开起了药铺和小盐窑,除了老大刘九仁。老大握着长柄已被捏出包浆的汤勺,揣着父亲的汤方,开始半夜四点站到炉灶面前。

这口汤,要熬上三个半钟头。少一刻牛骨的味不能释尽,多一刻汤头会失了清白。“清清白白”,这四个字被刘银山用小楷细细地描进了那张汤方里,熬汤如做人呐。四点熬汤,七点半开门,特别是严冬时分,井上的盐丁们早早候在了门外,等着那锅滚烫的汤雾拂到脸上,化冻朝露般的寒意。

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4)

刘九仁觉得苦,比莲子还苦。

牛杂要在井水里细细地洗剥,牛骨要在文火里细细地熬煲,几十味药材要用小秤细细地秤出精确份量。人睡不够,炉灶的熊火都揭不开眼皮。但是当时间的沙漏漏掉最后一粒沙时,扑腾而来的牛汤香气,如落英缤纷,像行过花丛虽然双手空空,但这当下的触碰便是意义所在了。他觉得似乎依托这锅汤,跟父亲在某种层面上更亲近了一些。

那时候“跷脚牛肉”的招牌挂到了很多汤铺的门楣上,家家户户在药材上的配制却千差万别。刘九仁思忖着,这天地四季,轮回转圜,汤料的草药也应顺着天时而有所增减添收才是。他研究起父亲的方子,和几个开药铺的兄长反复讨论,写出一张四季汤方。

春天加入茴香,白术,枸杞,菊花,疏肝行气;夏天人容易心脾两虚,加入龙眼、大枣、酸枣仁、灵芝,滋养清心;秋天加入百合,川贝,银耳,能生津温肺;冬天的肉桂、山药、芡实、枸杞则能养肾主藏。

春顺肝,夏养心,秋润肺,冬补肾,至此,刘家这锅汤有了四季轮转,达到圆熟。

刘家的跷脚牛肉铺子生意虽然红火,但利润薄,不过傍晚一大家子收工回来时常在汤铺上聚,围着一口清清白白的牛汤,涮烫着白天卖剩下的牛肉牛舌牛杂,用牛汤泡饭,再来一筲箕莲花白,觉得风清月明,心为之安。

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5)

那年生的日子总是起起伏伏,那柄汤勺如接力一般又递到了刘九松手里头。刘九松虽然是刘九仁之弟,但二人年岁上整整相差一代。当时社会百废俱兴,刘九松之妻重新支起简易的摊灶,在青龙嘴悬锅烹汤。

不过,刘九松也觉得苦,比兄长刘九仁说的还苦。不添加任何辅料的牛汤,妻子每天得一刻不落地守着熬。父亲这口大铁锅从苏稽背到五通桥,后来从五通桥又背去峨眉山,早已滋养得油光珵亮,熬出来的牛汤,一清二白。日子久了,倒不知是人熬汤,还是汤熬人。

是个微雨的早晨,刘九松捏着手里这柄汤勺,跟侄子刘平说,你接下伯父这一趟吧。刘平迟疑地看向母亲郝加蓉,彼时郝加蓉正拎了一大块牛里脊跨进门槛。那天的雨很像几十年前苏稽镇上那场雨,正是在那个微雨的傍晚,刘银山熬出了第一锅轰动全镇人的牛杂汤。

郝加蓉几乎是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让儿子刘平接下了伯父这柄汤勺。这个农村妇女无知无识,却坚定地认为“老祖宗的东西不敢轻易丢”。刘平兄妹在峨眉县城打了间门市,从"口福来"到“尽膳口福”,至此,刘家的牛汤传到整整四代,终于有了正式的招牌。

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6)

峨眉山一年里有七八个月都笼罩在雨雾中,峨眉山脚下的城镇大部分时间也是陷在寒湿里。在这样的地界,用峨眉后山放养的两到三岁的黄牛,本地产的小黄姜,靠山吃山,大部分的草药从峨眉山里采摘,熬出来的一碗跷脚牛肉汤,能打通任督二脉,从脚底板心生出暖流来,温柔地抚触到人的四肢百骸。

经济条件好一些,刘平在选材上游刃有余了很多。除了龙骨肱骨凤凰翅蝎子梁,他发现尾椎那两节骨头不仅钙质丰富,肉质也更为活络,于是慢慢将凤凰翅和肱骨的比例缩减,增多尾椎骨和筒骨,出来的汤头比预料中更加浓香馥郁。

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7)

牛里脊,牛腱,牛掌,牛尾,牛肠,牛棒骨,牛尾椎骨,火伞,虹肠,牛蹄筋,金钱肚,牛舌,牛脸。一头牛取十三个部位,雷打不动的三个半小时,六十几味草本,不加味精,出来一锅质朴的汤,只有牛的本原滋味。

刘咏梅把祖上这锅汤带来了成都,在科华北路盘下铺面。店铺装修早已不是过去年月的草根旧破,而是亮亮堂堂,干干净净。汤每天凌晨六点开始熬制,出的头一碗汤,是盛到了刘咏梅的碗里。

一只清清白白的汝窑碗,盛着清清白白的牛肉汤,她徐徐地先喝一口,再撒进香葱芹菜继续喝尽,碗底显露一行蝇头小楷,是“清白”二字。从峨眉到成都,刘咏梅天天“喝头碗汤”,已十余年,等到额头渗出一层细密汗珠,身体舒泰,她知道铺子今天能如期开门迎客了。

秘制牛骨汤的由来(传承四代人的历史与记忆)(8)

桌上一口汤,乾坤已定。生长不足七个月的小黄牛,涮烫九秒即可食之;牛舌取是舌头的中截子,既没有舌根的软骨,又没有过薄的舌尖;时常被粗心食客误以为的肥牛,其实是牛后颈的精贵眼肉;而一头牛仅能取出的那150克溏心蹄筋,更不能错过。

跟一般的蹄筋不同,只有横切面足够大的蹄筋才能析出“溏心”。这样的蹄筋在炖煮过程中,外围分解掉一部分胶质,中心部位则分解得很少,如此改刀过后再上桌,最后从滚汤里煮出来,中芯和外围便形成“米白裹着粉红”如此视觉上的差异,溏心便由此而来。

贵州花溪的灯笼椒,宜宾双龙镇的朝天椒,贵州绥阳的子弹头配上汉源青花椒磨出来的干料碟,蘸上涮熟的牛肉牛杂,趁烫口,再跟一碗原汁原味的牛肉汤。这是刘家四代人的日子,是苏稽镇老百姓的日子,是五通桥是峨眉山老百姓的日子。

所谓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