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1)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建党100周年之际,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大多数作品都关注于毛主席的后半生,因为此时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期。但其实早在2007年,就有一部描述青年毛主席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该题目正是节选自《沁园春·长沙》。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的思想也并非一日而就。每一位智者都必须经历青年时期,而这份生活轨迹将对每一位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人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伟人的年少时光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因为我们都曾在此处驻足,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伟人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2)

《沁园春·长沙》或许能够带给我们答案。

混乱的年代

1912年2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诏书。自此,混乱的民国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各方割据的军阀势力更迭不停,旧派新派思想碰撞不休,中国像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潭,不知出路为何。

早前康有为领导的百日维新成为了政治笑话,孙中山创造的中华民国很快被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折腾得人仰马翻,1919年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利更是一度点燃了五四运动,而正是五四运动,让学生这一群体走进了历史舞台。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3)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说“少年强则国强”,鲁迅在《热风》中说“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少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动乱年代,青年的成长有时由不得人控制,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实在太过强烈,不容人忽视。

如果学校里有十个老师,那么可能就有十个不同的政治主张;如果家里有三个亲戚,那么可能就有三个不同的阶层划分;如果大街上有七八个朋友,那么可能就有七八个不同的人生理想。

那毕竟是一个无法安放下一张课桌的时代,也是所有伟大思想的孕育之处。因为正是通过这些嘈杂的声音,毛主席了解到了新的世界。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4)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出生。九岁至十六岁时辗转韶山的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了传统的中国教育。这段教育经历于他而言非常重要,文史哲的基础素养就此打下,诗词的平仄押韵也是传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十七岁时,毛主席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1910年的中国还处于清朝宣统年间,正是康有为、梁启超的活跃时期,毛主席受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较深。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5)

然而情势几乎在一夜转变,辛亥革命的枪声从武昌响起,继而遍布中国。毛主席读到同盟会创办的《民立报》,撰文表示对孙中山和同盟会纲领的拥护,青年人的思想变化几乎同天气一般反复无常。毛主席一度投笔从戎,但在湖南新军的生活只维持了半年。

1914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大学学习,受到了杨昌济的影响,开始阅读杂志《新青年》,崇拜胡适和陈独秀。正是对陈独秀的崇拜,让毛主席在1918年接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

自此,毛主席彻底被马克思主义所吸引,并从初始时的全盘吸收转变至后来的结合国情,让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的土壤中开出新的花朵。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6)

毛主席同民国时期所有的青年人一样,曾经摇摆于不同的流行思想之间。因为那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时代,所有人都在提出问题,而现实总是无法很好地给予回应。

但正是在这仿佛弥漫着大雾的时刻,青年毛主席逐渐成长,并借助马克思主义这一阶梯,向上走出了云雾。

青年的向上

1925年12月,三十二岁的毛主席创作了《沁园春·长沙》。此时的毛主席早已不是学生身份。早在1919年,毛主席就发起成立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并在主要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这之后又主编了《湘江评论》、同何书衡等组织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以及在1921年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并担任书记。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7)

1922至1925年这段时期,毛主席组织领导了多次工人运动,从书斋里的学生变成了新思想的具体践行者。古人常说“知行合一”,毛主席明显继承了这一点。通过具体的罢工活动,毛主席对中国社会的观察逐渐深入细致,他不再重复过去前辈的问题,而是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是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在打出这个问号之前,毛主席首先描绘了橘子洲头的自然景观。橘子洲头笔者曾经去过,因为其孤绝一线的地理位置,站在其中确实有天地混一的苍茫之感。

深秋时分,正是万物肃杀之时。万山红遍的枫叶与碧绿汪洋的湘江在色彩上给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子曰:“逝者如斯夫!”对于大江大河的流动,自古便不乏描写,因为奔腾的江河正是自然之力的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趣。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8)

百舸争流,看似是写船,实则是在写人。天下人熙熙攘攘,何尝不如同这百舸一般,皆争涌向前呢?雄鹰与潜鱼都在自己的领域自由烂漫,这一高一低的空间差距瞬间将诗歌的张力拉满。

而百舸之所以争流,鹰之所以击长空,鱼之所以翔浅底,是因为皆天性使然——它们活着便必须如此。

于是,才会有问题的出现。既然鹰和鸟的浮沉已经由造化之力决定,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由什么来决定呢?尤其是此刻身处不安与动荡的中国,它的未来该走向何方?

毛主席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籍中的山川,他将目光放进现实,同时看见了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与贫瘠落后的中国人民。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9)

三十二岁的毛主席,离曾经年轻气盛的自己其实并不遥远。往昔岁月在此刻尽入眼底,那些年轻的名字一一涌现在脑海中:蔡和森、何叔衡、罗学瓒、周世钊等等。这些年轻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血荐轩辕,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浇灌着正在恢复生机的国家。

先辈谭嗣同就义时仅三十三岁,他在临刑前曾说“我们洒出去的鲜血,必将唤醒中国人民的觉醒。”这一句话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中国的青年学生,让他们的血液变得热腾,让他们的脉搏变得强劲。

青年的重要,正在于新。旧不是一天就能革除的,唯有靠生生不息的新将其替换。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尾将中国比喻为“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以及“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正是新之力量的展现。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10)

初生牛犊不怕虎,书生意气听起来幼稚,却是人类性格中最本初的美好。他们会对社会的不公提出抗议,会为底层人民的痛苦遭遇而愤慨,会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一个新的中国。

鲁迅曾弃医从文,因为他觉得学医救不了中国,而思想可以,这就是文章的用处。古人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像鲁迅这样的革命斗士却告诉大家,“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是可行的操作,是对现实黑暗的另一种反抗。

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就曾写过不少社论以表示他对革命观点的支持。在当时的言论环境下,敢于发声就是勇气。每一篇文章都可能会引来警察和特务,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是最后一篇文章。然而,当毛主席抱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气概之时,世间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手中的那支笔。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11)

中国的青年,若是没有必死的勇气,没有誓要改变一切的强烈愿望,没有永远向上的目光,该如何将巨大的中国从泥泞的深潭中拉扯出来?毛主席的词中映现着这些美好的人类品质,它们仿佛群星般,在中国黑暗的夜幕中璀璨不已。

不忘初心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的末尾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年人并非永远年轻,他们也会变老,世界上每天都会有新的年轻人,如何让年轻人永远保持清醒和热血,这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1925年11月23日,国民党召开了西山会议,开除了毛主席等人的国民党党籍。国共合作的破裂已初见端倪。中国共产党需要培养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队伍。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12)

过去之事虽不可追,但是却可以激励人心。当黑暗来临之际,我们需要的是对光明的追求之心。

眼中可以无光,心中却要有情。记住曾经在中流拍浪的壮志豪情,记住当初不畏一切的勇气,记住自己想要改变旧社会的信仰,只有记住这些,才能在阴郁中坚守,才能在黯淡中寻出光明。

思想的火炬需要传递,每一个人都是火炬手。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其间经历了109年。109年,远不是一代人所能奠定的,这其中需要的是无数年轻英雄的奋勇向前。

如今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根据数据,这些英勇就义的先辈平均年龄不过二十余岁,正是一生光辉灿烂之时。

来一首沁园春(32岁时所作的一首沁园春)(13)

历史不可以忘却,是因为其中承载着希望,而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会放弃希望。1925年12月,毛主席就已经写下了“曾记否”三个字,尽管那时他描绘的是青年人搏浪的天真与豪迈,但其中丰富的蕴意却能够绵延至将来。

这便是优秀文艺作品的魅力,它能够不受时空的局限,透过百年光阴在我们耳边发出振聋发聩的巨响。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愿中国的年轻人都能接过毛主席的殷殷期盼,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路,斗志昂扬,灿烂光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