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1)

自古以来到澳门寓居、避难、游览、办事的文人墨客很多,他们被这里秀丽的景致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面貌触发灵感,创作出了众多优秀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探寻别样的诗意澳门。

妈阁庙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最古老的庙宇,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诗山”。有数据统计,妈阁庙是留下近代诗人足迹最多的澳门景点。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时任广州知府的张道源因为公务来澳,在妈阁庙石壁上题了一首五言律诗:“遥转莲花岛,天然地构亭。当轩浮积水,护楫有仙灵。海觉终宵碧,榕垂万古青。鲸波常砥定,风雨任冥冥。”后来,其他来澳的文士、官员都喜欢依这首诗的韵脚作诗,至今刻在庙内岩石上的应和诗作,就多达十二首。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2)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3)

除此之外,还有赵元儒、张玉堂等众多诗人游历于此,并在石壁题诗。经年累月,这些诗人的吟诵累积起来,让人们在欣赏妈阁庙的传统建筑艺术之外,还能欣赏到别样的石刻诗词的文艺风景。

郑家大屋

距离妈阁庙不远的郑家大屋,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也是澳门现存面积最大的民居建筑群。在这里,郑观应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著作《盛世危言》,也创作了众多对联以及跟澳门有关的诗作。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4)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5)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6)

“惜时惜衣不独惜财还惜福,求名求利必须求己免求人。”这副训言对联挂在屋内当眼之处,诉说着屋主人对生活的态度:珍惜身边一切,凡事要靠自己。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7)

郑家大屋还有一副有意思的对联:“现阴阳而合,借阁楼以撑天。”上联明显缺了一个字,不知是诗人故意为之还是意外在岁月风霜中消弭。

大三巴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吟咏澳门的中国人,就是明朝诗人、编剧家汤显祖。明朝万历年间,汤显祖经广州到澳门,游览过大三巴等名胜。他此行以澳门为题材写了四首诗,其中描绘了葡萄牙商人:“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形容葡萄牙少女:“花面蛮姬十五强,蔷薇露水拂朝妆”。通过这些诗句中,我们得以窥见16世纪的澳门风情。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8)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9)

大三巴

大三巴整体虽然是西式的建筑风格,但是浮雕却尽显中国特色,不仅有牡丹、石狮子等中国特色雕刻,还有中国传统的浮云纹饰和汉字对联。

长假去澳门的感悟: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10)

汤显祖离开澳门后,到了广东徐闻任职。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传诵至今的剧本《牡丹亭》。据考证,其中的部分情节,就是根据他在澳门的见闻构思出来的。不知汤显祖在创作过程中,是否也曾想起过大三巴,想起过大三巴上雕刻的牡丹……

//

澳门虽然面积不大,但特色景点众多。如今,澳门与珠海已经恢复免隔离通关,不妨趁着节假日,与亲朋好友一起,“打卡”诗人们眼中的澳门~

来源: 大湾区之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