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什么时候重新划分(农村土地以后会重新分吗)

站在农民角度,关注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转瞬之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正在全面落地,农业农村迎来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之下,农村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迎来了大变样。在系列利好政策的推进之下,农村土地农房的价值越来越高。

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的全面完成,很多的农民兄弟已经领到了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确权证书。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土地改革也关系着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今天老道要为大家重点关注一下土地承包的最新消息,同时针对农村土地统一耕种,老道也要做一下具体分析。对于咱们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讲,农村土地托管“统一耕种”已经成为大家的新选择,农民在进城务工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下面咱们就来详细说一说农村土地承包、托管“土地统一耕种”的相关情况。

农村土地什么时候重新划分(农村土地以后会重新分吗)(1)

随着11月份的开始,各项惠农政策正在持续推进,也在积极制定2023年的三农扶持政策。从乡村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乡村风貌一定会有更好的变化,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进一步提高咱农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随着农房、农地价值的持续增长,很多无地农民非常关心农村土地承包的相关情况,未来农村土地是否会打乱重分?我们无地农民又应该如何申请承包地?咱们来分别说一说这两个重要话题。

话题1:农村土地是否会打乱重分?

老道说:从目前国家制定的土地承包基本方针来看,现行的政策依然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而且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的具体规定来说,国家明确指出要保障农民和土地的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特别是在今年的下半年,农业农村部在南方一些地区已经正式启动了土地二轮承包到期之后继续延长30年承包期的试点。在这些消息发布之后,也为我们表明,农村土地打乱重分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话题2:无地农民应该如何申请承包地?

老道说:对于无地农民来讲,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如何获得承包地。根据目前实施的《土地承包法》相关要求来说,起码有三种方式,无地农民可以申请。首先,大家可以向所在村集体,申请之前村集体预留的机动地。其次,大家也可以与同村集体成员进行沟通协商,有序流转土地承包权。最后,我们无地农民也可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依法依规开垦荒地来获得土地。无论哪种方式,都能得到政策和法律的认可。

通过以上情况来说,在农村土地迎来持续增值的大背景下,咱农民也将成为国家土地改革举措的最终获益者。而从土地改革的推进趋势来看,农村土地托管从而达到统一耕种或将成为一个新的土地经营模式,对于我们这些进城务工的朋友来讲这种选择,大家的相关收益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涉及到农村土地统一耕种方面,有两件事老道要给大家做一个具体汇报。

第1件事:农村土地统一耕种或将成为新趋势;

老道说:这些年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发展,很多的农民兄弟已经选择进城务工,大家在城市生活、工作,新农人们也慢慢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节奏。而对于这些进城务工农民来讲,如何安排好老家的承包地变得至关重要,毕竟不能让承包地荒芜,所以很多的务工农民会选择将土地托管给专业的托管机构。

尤其是在这几年,土地托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变得越来越多,他们通过土地托管的方式实现了乡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统一耕种的模式也将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提升了农业产值,最终实现了土地托管机构和务工农民达到双赢。所以从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角度来看,土地统一耕种已经成为新趋势。

第2件事:激活农村土地活力,一户一宅、一户一田将大力推进;

老道说:今天我们既然谈到了农村土地,涉及到土地改革方面,老道还是要给大家做一个简单汇报。在土地确权完成之后,土地改革的下一个重点就是要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活力。所以一户一宅、一户一田等相关试点也将逐步推进。尤其是随着一户一田的全面推进,通过小块并大块多块并一块的方式,也能有助于我们农民规模化从事农业生产,大家通过统一耕种的方式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

透过以上两件事来说,农村土地统一耕种已经迎来了全新的局面。最近有一些专家认为,如果土地托管机构每月给农民3300元,将土地流转上来进行统一耕种,相信很多农民的生活就会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针对专家的这个提议,大家有哪些看法,你是否支持?

老道认为,从实操性的角度来看,农村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实施统一耕种的费用标准化并不可行。毕竟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均耕地面积有所差异,所以还是要一事一议地推进。

从国家制定的土地改革相关政策来说,老道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国家各项土地改革政策的逐步深化,咱农民也将成为土地改革系列政策的最终获益者。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土地改革政策措施点个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