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日时期的歌这么振奋人心(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两首壮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1935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歌八百壮士》,1937
上海·四行仓库
两首壮歌,同一故乡1937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战火从北京延烧到长江一线。8月13日,日寇的枪口对准上海,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上海化作“孤岛”。国军大部队撤退后,谢晋元将军率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浴血奋战近三个月,成为全民族抗战史上最为壮烈的篇章和最为巍峨的丰碑之一。
谢晋元将军像
一个来自云南沾益的回族青年,受八百壮士事迹感染,奋笔写下了《歌八百壮士》的歌词——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
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
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
十万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
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八百壮士
这个云南人,名叫桂涛声。
桂涛声像
在他写出《歌八百壮士》的两年前,也就是1935年,他的云南老乡聂耳,谱写了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首歌被确定为国歌。
云南,抗战中最坚强的大后方、最后的堡垒之一,也贡献了两首振奋全民族的壮歌。
飞虎队从云南巫家坝机场起飞
一个民族,一段记忆全民抗战的年代,这两首歌曾无数次被广泛唱响。台湾学者、作家齐邦媛在《巨流河》中写道:
1941年的寒假在大轰炸中度过。开学后,南开合唱团每天抽一小时勤练“千人大合唱”歌曲……全城二十多个合唱团齐聚,同声高唱爱国歌曲,希望让全城困顿的同胞听到,让全世界的人听到,让地下的亡魂也听到……
抗战时期的国都重庆
书中,她着重写出的两首爱国歌曲,恰恰是《歌八百壮士》和《义勇军进行曲》这两首有“云南基因”的歌。她写:那一夜,歌声震撼云霄,所有人热血沸腾,眼泪没有干过,高声唱出压在内心深处国仇家恨的悲愤。
齐邦媛与《巨流河》
十四年抗战,是中华民族最深的伤痕,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记忆。虽然,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这两首歌也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
大陆方面,因《歌八百壮士》歌颂的是国军,渐渐没人再唱了;
台湾方面,因《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国歌,根本没人敢唱了。
但,在炮火纷飞、山河破碎的抗战年代,在国共合作同仇敌忾的战争岁月,这两首歌凝成了统一战线,曾携手响彻神州大地,旋律飘荡在每一座顽强抗争的城市上空。
抗战中牺牲的战士
一个传奇,一个无名聂耳,早已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传奇。
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生于云南玉溪,1935年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虽然他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23岁,但他写下的《义勇军进行曲》、《金蛇狂舞》等乐章,都成了黄钟大吕的传世之音。
聂耳像
而他的云南老乡桂涛声,知道的人已经不多。
桂涛声,回族,字仰云,原名桂独生,曾用名浩然、翘然,化名吴璧,涛声是笔名。他生于1901年,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奔赴山西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在山西,他于1938年写下了另一首慷慨的战歌——《在太行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油画《太行山上》
桂涛声本人没有他的音乐作品那么出名。解放后,从1950年至1977年,桂涛声一直兼任上海市音乐协会副主席,为党的文艺工作作出了极大的贡献。1982年12月16日,桂涛声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81岁。
民族精神,愈炸愈强
彩云之南,诞生了阿诗玛的地方,孕育了诸多能歌善舞民族的地方,那片斑斓多姿的土地,竟孕育出两位杰出的音乐家,在国难当头的悲愤时刻,一个作词、一个谱曲,分别写下了雄浑悲壮的抗日之歌,多么令人神往。
而在民族抗战中浴血奋战的每一位英雄,为民族独立作出贡献的每一位先哲,我们都不该遗忘!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