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1)

Z链夸克团队研究员|胡泽松 编辑|LZ

在及格公司中寻找良好公司,在良好中寻找优秀公司,在优秀中寻找更佳公司。

基于“扣非净利润”这个关键能力指数,经过第一次初选从4791家全体公司余下666家,这些公司算得上及格公司,本次篇二的遴选算得上进阶——找到良好及更佳公司。

这次要排除的是:任何过去三年半扣非后亏损的,任何扣非净利润不足归母净利润50%的,任何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速不足25%的。

三轮严苛淘汰赛后留下的是259家,这相当于沪深两市总量的5.41%。

优者,必稀也。

进阶一:剔除扣非净利润出现过亏损61家公司,遗憾剔除盐湖股份、中芯国际

这一步要剔除的是在近三个完整年度及2022年上半年扣非后出现过亏损的公司,总量共61家。在这之中有58家扣非负数出现在2019年,其中2020年及2021年分别的25家、8家,也出现在2019年58家之内。

58家公司中有34家在2020年就已实现扭亏为盈,至今均无再有亏损。反差最大的是盐湖股份,2019年扣非净利润-13.22亿元,2020年增至21.49亿元,至2022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就达91.18亿元,是这一步被剔除公司中最高。

2019年连续亏损4年的的盐湖股份完成破产重整,剥离镁业、化工板块业务,专注钾肥及锂业。

2020年,盐湖股份成为中国最大氯化钾企业,全年生产氯化钾551.75万吨,销售644.90万吨增长42%;生产碳酸锂13602万吨,增加2300万吨,优等品占比92.67%提高14.4%。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增长104.45%,扣非净利润21.49亿元增长262.50%,持续经营能力恢复,至今盈利规模仍在扩大。

夸克团队相信,盐湖股份会在后面“困境反转”专题中复活过来。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2)

58家公司里半导体公司有6家,是被剔除最多的行业,之中包括中芯国际、长电科技、北京君正,它们分别是各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如果只看中芯国际净利润,这家中国大陆最先进的晶圆代工企业从未亏损,扣非后2019年亏损5.22亿元,主因“在建工程转固后的折旧计提”。

2022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负的9家公司,其中3家公司前三年度均未任何亏损,它们是广立微、国电南自、华如科技。

广立微是中国第一梯队的集成电路EDA软件与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供应商,国电南自是国内电力自动化行业数一数二企业,华如科技是中国为数极少以军事仿真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3家公司在过去几年都有过上半年扣非亏损,但全年下来却能盈利的记录。

另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步筛掉的61家公司中,种植业公司敦煌种业、光学光电子公司宇顺电子、零售公司赫美集团、电池公司保力新,是仅有的4家在连年正向增长情况下连续亏损的公司。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3)

进阶二:剔除“扣非净利润/归母净利润<50%”公司,目的减少非经常性损益对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扣非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之比最能反应非经常性损益对一家公司影响的数据之一,数值越小说明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越大。我们以50%为标准,剔除了过去三个完整年度及2022年上半年出现过低于50%的61公司。

重灾区仍是半导体公司,共7家。这不难理解,半导体是国家重点扶持行业之一,之中所涉政府补贴、税收政策,及各式设备折旧等大受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紧随半导体之后依次是航空装备、IT服务、软件开发、化学原料、医药生物、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类科技行业。

中兴通讯是一家知名度很高的通信设备龙头,它排在这份名单中2022年上半年扣非净利第二名,其也是少有的三个完整年度扣非归母比低于50%的公司。过去三年,中兴通讯归母净利润51.48亿元、42.60亿元、68.13亿元,扣非后分别4.85亿元、10.36亿元、33.06亿元,比值分别9.42%、24.31%、48.52%。

它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净额46.63亿元、32.24亿元、35.07亿元,主要由“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组成,具体“其他”为何,中兴通讯并未过多披露。

2022年上半年,中兴通讯非经常性损益8.40亿元,同比下滑57.27%,旋即归母净利润涨幅11.95%的情况下扣非净利润增长65.83%。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4)

航运港口行业有3家公司被排除在外,分别中远海控、厦门港务、招商港口,是科技类行业外数量最多的行业,3家公司扣非归母比低于50%都出现在2019年。

中远海控、招商港口是这份名单上2022年上半年盈利最高前三的其中两位,两家公司2019年均因处置资产分别收入76.45亿元、47.95亿元,远高于常年,从而被剔除。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5)

值得被关注而出局的还有CXO的泰格医药、药石科技,以及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

进阶三:剔除2022H1增速不足25%的公司,著名的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海天味业出局

余下544家已是沪深两市的佼佼者,但夸克团队本着探寻“成长性”原则,最后将滞涨和缓慢作了一刀切——剔除所有2022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速不足25%的公司——这一次性淘汰了285家公司,这份名单上半数以上是各行各业龙头企业,亦是社会经济中流砥柱。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稳定性优于成长性”。

285家公司合计扣非净利润11395.31亿元,沪深两市4791家公司扣非净利润合数28300.884亿元,即这5.95%的公司贡献了全市场40.26%的扣非净利润。

名单中多是迷人粉丝、机构的路人皆知公司,如增速7.21%的美的集团,它们近8年仅2014年增速超过25%;增速17.51%的伊利股份,2015年扣非净利突破40亿元后增速再未超高20%;增速13.11%的中国联通,这是它们第一季度增速-7.10%情况下交出的成绩;增速1.32%的海天味业,因疫情导致餐饮需求回落、原料及运费等成本上涨自去年开始增速陡降。

285家公司中有23家银行,均在这份名单2022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前100,之中14家在前30,垄断前9名,这23家银行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平均377.34亿元增速11.94%。

四大行位列前四,也是唯四2022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超过千亿的公司,有趣的是它们在扣非净利润数额上的排列与增长率排列正相反。

最高的工商银行上半年扣非后盈利1695.84亿元增幅4.27%,值得一提的是,所增的72.43亿元超过了全市场98.77%公司。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6)

排在第10位的是贵州茅台,扣非净利润297.63亿元增速20.75%,这是连续第8个增长的上半年。过去三年则分别414.07亿元、470.16亿元、525.81亿元,增速16.36%、13.55%、11.84%。

可以看出,随着体量的增长,贵州茅台的增速也在随之下滑,直到今年上半年出现反弹,这主要得益于过去这半年极其优秀的市场营销。

2022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相继开发推出虎年生肖茅台、珍品茅台、茅台1935、100ml飞天茅台、茅台冰淇淋等新品,加之“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正式上线,产品得以精准投放、呈现产销两旺态势。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7)

和贵州茅台一起被剔除的白酒企业还有五粮液、今世缘、舍得酒业,贵州茅台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不仅比这三家之和多出69.79%,且增速最高。

就像贵州茅台在半年报里提到的,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随着i茅台持续赋能,贵州茅台与其他白酒公司的差距或将持续拉开,未来这家最大的白酒公司或许也是更有成长性的标的。

医药行业共47家被剔除,细分之下化学制药行业被剔除15家公司,为各行业之最。15家公司扣非净利润平均3.67亿元增幅16.40%。之中扣非净利润最高的是18.62亿元的复星医药,增幅最大的是23.95%的键凯科技。

复星医药是行业领先的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企业,疫情以来,汉曲优、汉斯状等创新产品和复必泰、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等抗疫产品纷纷发力。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8)

此外,以长春高新为首的11家医药公司在过去三年增速均大于25%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却没达到,亦为各行业最多。

这11家公司2021年全年增速平均57.56%,今年上半年降至14.81%。尽管如此,11家中有10家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已超过2019年全年,唯一没达到的爱尔眼科今年上半年13.82亿元,也达到了2019年14.29亿元的96.71%。

夸克团队认为,这是医药行业在疫情推动下猛增两年后后继乏力的缩影,至于是暂时的平稳增长还是强弩之末,答案尚需留给时间。

上市公司业绩盈利扣非后又亏损(我们如何进一步剔除扣非净利不符合更高增长的407家公司)(9)

进阶结论:259家连续性成长公司出炉,我们将随之确认

至此,经过5轮筛选,以扣非净利润为指标剔除公司4532家公司。被剔除最多的行业是汽车零部件,186家,沪深两市全部汽车零部件公司204家,被剔除比例91.18%。

被剔除最少的是旅游零售及医疗美容,各1家,分别是中国中免、奥元美谷。中国中免是旅游零售行业唯一公司,医疗美容也仅有3家,另两家是华熙生物和爱美客。

以及,我们传统意义上认知的“好公司”及各业大牛,诸如贵州茅台、比亚迪、“两桶油”、四大银行、四大投行等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被剔除。

余下的,是在近三个完整年度及今年上半年中,未出现过亏损、扣非净利润连续正向增长且上半年增速不低于25%、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小的259家“连续成长性”公司。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