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家长做到这三点)

孩子胆小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新鲜事物永远保持警惕心,他们对任何身边的不确定事物都感到恐惧,不认识的东西不敢吃,不认识的人不打招呼,甚至带着他去商场,别的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的淘气堡,孩子也总是畏畏缩缩的躲在一边。

孩子胆子小很让父母头疼,胆子大的孩子什么都愿意尝试,但是看看自家孩子谨慎的样子,恨不得一巴掌把他推过去。威逼利诱也好,哄骗鼓励也罢,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就连走在马路上,面对飞驰而过的汽车,孩子也要跑到人行道最里面沿着墙根走。

这样的孩子总是粘着大人,恨不得寸步不离,这样如果出现了什么,马上就可以躲到大人的身后求救。年纪小还好,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如果总是那么胆小,总要自己面对很多事情,这样怎么能让家长放心呢。

家长在抱怨孩子胆小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或许就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导致孩子现在的状况。比如说孩子很怕狗,如果他曾经并没有被狗咬过的经历,是不是家长每一次在领着孩子路过狗狗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快步走过去,小心翼翼的躲避?

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家长做到这三点)(1)

担心孩子受伤没有错,但是这样的躲避行为有可能就给孩子造成了观念影响,从而导致他们会莫名其妙的很怕狗。

家长有的时候宁愿孩子可以调皮一些,如果胆子小今后还有受欺负的可能,家长可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吃亏。

其实孩子胆子小只是他们焦虑的表现形式,在大人眼中看起来很正常的事物,到了胆小的孩子眼中,那就是很大的恐惧,父母在面对孩子恐惧的时候,不是行动起来帮助孩子,而是迫切的想要孩子变得“正常”,但是恐惧没有停止键,按一下就会消失的,在孩子恐惧的时候家长总是不假思索的就冒出这样的想法:

  • 1. “不可能,孩子怎么会害怕这个”
  • 2. “孩子这样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办”

在这两种想法的刺激下,很多家长会用两种惯常的方式去对待:

  • 1. 认为孩子不应该怕这个,忽视孩子的恐惧行为,强行将孩子置于害怕的境地,并且告诉他们“别怕,没事的,胆子大点”
  • 2. 父母会认为孩子现在已经害怕了,就要保护他们,于是就会迅速带着孩子远离他害怕的东西,或者赶紧保住孩子。

以上两种都是家长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对待孩子恐惧的态度,家长对孩子胆小这件事一开始可能还会比较在意,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失去耐心,不是保护过度就是指责批评。

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家长做到这三点)(2)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正确对待孩子恐惧时候的正确做法,家长在面对孩子有恐惧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体会孩子的所见所感,就能更好的理解他们。

如果连孩子都理解不了,那就无法理解他们恐惧的源头,更不要提说教管用了。

没有理解就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孩子也不愿意听父母的话,问题没搞清楚就永远也解决不了。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塔玛琼斯基在《让孩子远离焦虑》这本书中写到:“恐惧是一种保护机制,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因为孩子们正在经历成长和发展,正在不断的学习基本的生存能力,对环境的评估能力以及避免危险的能力,伴随着心智的成长,孩子的世界正在变得逐渐开拓,并且他们要经常面对从未经历的,突如其来的新挑战,这些新状况,总是给孩子带来新的焦虑。”

从出生开始,恐惧就伴随着每个孩子不断变化成长,婴儿害怕失去父母的爱,他们受不了嘈杂的声音,等到蹒跚学步的时候孩子又会害怕和大人分开,并且很怕比自己大的东西,幼儿时期孩子会被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吓到,他们会怕黑,害怕故事书里的怪物会出来,甚至会害怕马路上的交警。

青少年时期孩子害怕的是来自学校和社会审视的眼光,他们开始面对世界,审视世界,并且开始关心一些战争,爱情,等等比较抽象的议题,渴望自己未来的成功。

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家长做到这三点)(3)

恐惧是一种情绪反应,他是人在面对新环境或者在征服新挑战的时候临时发生的情绪反应,恐惧来源于陌生,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会让人浮想联翩。

就像照相技术刚刚发明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而是下意识的先有恐惧的心态,古代人甚至会认为这是会摄人魂魄的妖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了解了相机的工作原理,恐惧就会消失。

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恐惧和焦虑来源于陌生感,还有就是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眼中的世界不是只有现实,还有大量的幻想掺杂在其中,即使是面对一只毛茸茸可爱的狗狗,他们也会展开联想然后自己吓自己。

如果告诉一个五岁的孩子周末要去动物园玩,孩子知道动物园里有老虎和狮子,他就会很害怕,因为从小到大不知道听到多少次,你再不听话就让大老虎吃了你这样的恐吓。

此时孩子的心里动物园不是游乐场,而是可怕的吃人的地方,恐惧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从表面上理解孩子的恐惧,恐惧是有两面性的,有时候它是一种理性的声音,可以帮助人们变得更加谨慎。

但是恐惧会让孩子的想象力无限夸大和扭曲,作为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开辟新的可能性,让孩子主动出击克服恐惧,而不是被恐惧所困。

在塔玛琼斯基的书中,就给出了父母三条建议:

1.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无论焦虑是否有意义,又或者在大人听起来是很荒唐的,都要让孩子知道,说出来都有人听,父母不会笑话自己,父母要告诉孩子,倾诉就是勇敢的开始,比如一个孩子和父母说夏天睡觉能听到怪物的呼吸声,父母很诧异为什么只有夏天能听到冬天却听不到呢?经过孩子的倾诉和搜索才知道所谓呼吸声其实是空调吹风的声音,父母站到了孩子的一面,知道了孩子的恐惧是从何而来的,才能和孩子解释。

想要帮助孩子克服,就不能有太多的尝试束缚思维,和孩子一起学习身边的知识,孩子则会通过身边人如何应付情景来学习,因此家长要注意,孩子是把你视为榜样,也会注视着你的行为和恐惧,如果家长对宠物狗很小心,孩子就会依样学样的这样做,在未来他也会对狗很惊恐害怕。

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家长做到这三点)(4)

2. 帮孩子进行认知重构

当家长觉得孩子害怕的事情不值一提或者是没有意义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暴露法”,将孩子置于他们觉得可怕的境地能够改善孩子恐惧的心理。

以毒攻毒会加深孩子的恐惧心理,还会损害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孩子本来就通过想象力对现实进行了加工,并且在脑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逻辑闭环,孩子需要的是被纠正错误的观念,他们需要的是将恐惧具体表达出来,家长才能根据孩子的描述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拆开逻辑闭环进行认知重构。

比如说孩子吃曾经因为吃鱼卡到了鱼刺,之后他可能就会出现害怕吃鱼的情况,因为在孩子的脑中就会形成吃鱼=卡住的逻辑闭环,甚至以后连看到鱼都会害怕。

对于家长来说,要了解害怕背后的真正原因,然后和孩子说一些他们恐惧的东西有可能带来的好处和让人开心的地方,这样帮助孩子找回正确的逻辑。

比如说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是所有的鱼都有那么多刺的,吃鱼可以让身体吸收很多营养,变得更聪明,鱼还有很多种做法,特别好吃,爸爸妈妈小时候也让鱼刺卡住过,这是在提醒我们吃鱼的时候要小心,大家都是克服了这个问题之后继续吃的。

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家长做到这三点)(5)

3. 让孩子接近恐惧,系统脱敏

不要一上来就全面让孩子接近恐惧,可以慢慢来,直面恐惧是克服的最好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太着急,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家长在了解了孩子具体恐惧的事情之后,可以将恐惧拆分,从看到,摸到,全面接触,从一个小目标开始,让孩子慢慢完成面对的过程。

比如孩子害怕某种小动物,可以不要上来就让孩子直面它们,先给他们看一些图片,经常谈论这个话题,然后远观,接着逐渐接近,最后是触摸。

过程是漫长的,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完成了某一阶段的胜利就认为大功告成,要从头负责到尾,始终陪在孩子身边,给孩子支持。

如果孩子在一个阶段停留时间过长,不要尝试强行推着孩子往前走,可以停留甚至倒退,让孩子彻底完成现阶段目标,再往前走。

父母可以尝试用创意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试着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沟通,或者让孩子转换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经过慢慢的练习,孩子对恐惧的事物就会慢慢脱敏,家长在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和支持孩子,让孩子知道战胜自己的恐惧是一件特别值得自豪的事情。

正面强化孩子对勇气的看法,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肯定还会遇到其他的恐惧,只要他们能够保持一个勇气之心,就能不断探索和接触未知的事物,作为父母,也没有必要要求孩子今后什么都不害怕,人总会遇到自己恐惧的事情,只有能够克服,时刻准备好,教会他们的应该是如何面对恐惧和焦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