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是上市企业么(600亿元的估值还能更辣吗)

11月15日,据港交所文件显示,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卫龙是上市企业么(600亿元的估值还能更辣吗)(1)

今年5月8日,卫龙刚完成Pre-IPO融资,投资方阵容豪华,由高瓴资本、CPE源峰领投,还有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跟投,投后估值高达600亿元。截止11月17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洽洽食品的市值分别为153亿元、177亿元和283亿元,卫龙估值与这三家公司加起来的市值相差无几。

然而,从2020年业绩来看,卫龙的营收规模并不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洽洽食品。3家公司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97.94亿元、78.94亿元和52.89亿元,而同期卫龙的营收为41.2亿元。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作为“辣条”第一股的卫龙,为什么存在这么高的估值?以及这样的估值背后存在泡沫吗?

从“垃圾食品”到“年轻人的网红”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卫龙的95%的消费者是35岁及以下人群,其中55%的消费者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卫龙能够圈住这一群年轻人的最主要的原因,得益于它往高端化、健康化方向走的升级思路,从而完成了从“垃圾食品”到“年轻人网红”的进阶。

成立于1999年的卫龙是一家休闲食品公司,其招牌产品辣条堪称国民级零食,可以说是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学校小卖部、街边小摊、便利店……3、5毛一包的便宜辣条成为当时学生党的零食标配。其“辣”和“香”均具有强烈的成瘾性,往往使人欲罢不能,但同时辣条因其“重油重盐重辣”的特点,也被大家打上“垃圾食品”的称号。

时间回到20年前。当时,辣条是央视315曾重点曝光的对象。生产乱象,生产环境的脏乱差,黑作坊无证经营,违规添加各种添加剂......当时正值辣味食品行业发展早期,小作坊众多,产品品质堪忧。2005年,平江的一家面筋厂因非法添加霉克星事件的黑作坊丑闻,使辣条企业从2000家骤减为500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卫龙通过品牌、包装、产品上的升级革新,抓住了作为“消费升级一代”的年轻人,成功地与其他辣条品牌拉开差距。

从2016年开始,卫龙就将包装从低端廉价的透明包装换成了简约的白色包装,看起来更加干净卫生,也高大上了不少,令消费者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它是合规的安全食品。

卫龙是上市企业么(600亿元的估值还能更辣吗)(2)

左为包装升级前,右为包装升级后

同时,卫龙食品玩转年轻化互联网营销。它结合当下热点词汇与包装文案联动,比如从“任性”、“压惊”、到最近“真香”、“夺笋”、“嘤嘤嘤”、“凡尔赛”等。这样的别出心裁引起消费者注意,使人感叹“卫龙不再是那个卫龙”。不管是因为“卖情怀”还是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卫龙又一次出圈了。

不仅如此,包装、以及产品升级的背后是卫龙不断现代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在辣条同行们还在一味地以牺牲质量来压缩成本的时候,卫龙坚持将生产流程,各类质量指标标准化,达到符合国家标准,价格也悄然涨到了三四块钱一包,这样的“高端辣条”因此杀出了一条血路。

赛道龙头:我是赚钱小能手

卫龙相比其他休闲食品品牌,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估值,第一个原因就是它确实赚钱。虽然辣条单价低,但卫龙的“吸金能力”绝对惊人。

虽然营收规模并不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洽洽食品,但其净利润远超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从财报来看,2020年,卫龙8.19亿元的净利润超过了三只松鼠(3.01亿元)、良品铺子(3.44亿元)和洽洽食品(8.05亿元)。从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卫龙也远胜其它3家公司,卫龙2020年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8%、19.9%;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洽洽食品毛利率分别为23.9%、30.47%和31.89%,净利率分别为3.08%、4.36%和15.22%。

除了很能赚以外,卫龙作为“辣条”第一股,一级市场的“故事”确实也比较动听。

一个大众都能买得起,有辣瘾的休闲食品的生意往往令人想入非非,这条赛道可能比想象的要更宽。据沙利文报告,按零售额计,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在整体休闲食品行业中的份额,从2015年的18.3%增长至2020年的20.3%。中国的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销售额由2015年的102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1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9%,高于休闲食品行业同期年复合增长率。

不过,目前中国辣味休闲食品的市场格局分散。按2020年零售额计,中国前五大辣味休闲食品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0.7%。卫龙作为“辣味休闲”龙头,市场份额仅为5.7%;而中国调味面制品市场同样分散,前五大公司的市占率为18.4%,卫龙以13.8%的市占率居第一位。

卫龙作为赛道上的龙头,不仅是知名度足够高的网红,且增长业绩表现亮眼。从招股书内容来看,2018-2020年卫龙总收入分别是27.52亿元、33.85亿元、41.20亿元,2019年-2020年,卫龙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01%、21.7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该增速远超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同期4.1%的年复合增长率。

总而言之,新消费浪潮崛起,像辣条这种本身天花板高但格局分散的赛道,卫龙作为辣条赛道的龙头,未来还具有较好的成长性,覆盖率、占有率和渗透率还会提升,自然而然就有较高的估值。

还存在产品单一、竞争加剧等问题

如此高估值的背后,肯定具备一定风险。

首先,目前卫龙产品不够多元化。卫龙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部分: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调味面制品主要包括大面筋、小面筋、大辣棒、小辣棒、亲嘴烧;蔬菜制品有魔芋爽、风吃海带;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包括软豆皮、卤蛋及肉制品。

但实际上,卫龙一直以来主要依赖调味面制品。2020年公司41亿元的营收中,辣条占了近27亿元。在过去三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所得收益占总收益的比例为78.6%、73.1%、65.3%,蔬菜制品的占比从2018年的10.8%,2019年的19.6%,增长到了2020年的28.3%。但即便如此,到2020年,公司营收超过65%仍然是来自调味面制品,即各种形式的辣条,可见卫龙除了辣条之外,仍然缺乏有力的王牌产品。

相比之下,其同行三只松鼠已经从单一坚果品类发展出多品类,如果脯、果干、膨化等覆盖全品类的休闲零食。从他们的营收成绩上看,确实比较亮眼。2019 年三只松鼠营业收入达到了 101.7 亿元,是卫龙的 3 倍;目前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的粉丝数量达到了 4499 万,为卫龙旗舰店335万的 13 倍。

除辣条以外,能否发展出更多王牌产品,打破卫龙自身盈利的天花板有待观察。

另外,从消费端来看,卫龙招股书所提及的“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实际上就是那一批伴随着卫龙成长的那一批80、90后,但在未来,能否持续吸引这一批用户,并且获得新成长起来的00后,甚至10后的喜爱,还有待验证。

对于卫龙,还有一大难点在于竞争环境不容乐观。辣条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高,稍有实力的企业入局,可能都会对卫龙的市场造成冲击。目前,和卫龙辣条同台竞技的品牌众多。除了麻辣王子、鸽鸽辣条等卫龙的老对手,新入场的小品牌也在分流市场,而近年来,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及良品铺子等大型综合性食品企业也在拓展辣条品类。

不难看出,辣条赛道的玩家们互相追逐,新产品紧接而来,竞争颇为激烈。2017年,三只松鼠推出了“约辣”系列产品,7个月时间就实现了480万份销量;2018年,良品铺子推出了口红辣条系列产品,主打创意有趣;2019年,盐津铺子顺势推出了“小新王子”,融入粗粮打健康概念,2020年其辣条业务实现收入5043.79万元。

截至5月16日,我国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调味面制品、辣条”,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和迁出的辣条相关企业已超过2500家。而其中,中小企业众多,约七成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0-100万元。

未来,卫龙的竞争压力也不会小。

尾声

目前来看,卫龙是中国辣条市场的龙头企业,但从市占率方面来看,卫龙辣条还未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而分散的市场格局,是卫龙进一步做大的机会。

资本给予卫龙600亿元的高估值,是对赛道以及卫龙发展的认可。但从以往经验来看,一般上市时的行业龙头估值都会比较高,长期将会摊薄回归正常,财友们觉得呢?

本文源自财经早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