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脉络详解(矛盾论精解第四十六章)
(原文摘要)有人觉得有些矛盾并不是这样的。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是主要的;它们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
这是机械唯物论的见解,不是辩证唯物论的见解。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
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某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相转化,上面已经举了很多实例说明了,但是机械唯物论见解的人们,却说有些矛盾的双方并不互相转化。例如有人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方面,两者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这种见解是不合于唯物辩证法的。
在辩证唯物论看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要素,是生产发展过程中决定的要素。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相适合的。“生产力怎样,生产关系就必须怎样。”“先是社会生产力变化和发展,然后,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依赖这些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地发生变化。”《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占据主要地位,当然是很明显的。
但在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也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也依赖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依赖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但同时它也反转来影响生产力。因为社会的生产力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当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并使生产力有发展余地时,它能助长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并使生产力无发展余地时,它就会障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在这种时候,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就占据主要地位了。不过这种情况不能持久,生产关系不能长此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它迟早必定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这就是说,生产力仍要占据矛盾的主要地位。但是,生产关系为什么能障碍生产力的发展呢?因为生产力说明着人们用怎样的生产工具生产他们的物质资料的问题,而生产关系则是说明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也就是归社会所有或归个人所有的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归特殊阶级所独占,而别的阶级则丧失生产资料。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资产阶级所独占,无产阶级则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也就是财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障碍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家的财产关系起着障碍的作用。这种障碍生产力发展的实例,便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发生的经济危机。
因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和生产过程的公共性质,和生产力的性质不相适合的,所以才发生经济危机。为要使生产力得以顺利发展,就必须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于生产过程的公共性质,也就是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的新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必须由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这一经济法则,仍然是发生作用的,也就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的事实仍是客观地存在着。
但以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人们一旦发现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时,随时可以改变那种生产关系使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有人说,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们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这种见解同样是错误的。革命的实践对于革命的理论,固然占据主要地位,但革命的实践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做指导,就会变为盲目的实践,必然要遭到失败。
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当无产阶级要实行革命而缺乏革命理论做指导的时候,革命的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要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了。就中国人民百多年来革命的历史来看。从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五四”运动以前为止,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地进行着,但因为一直没有建立起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所以都没有得到胜利。
在这个期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但自从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起了变化了。
伟人说:“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54页)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之结合,正是伟人思想。
中国人民革命由于有了伟人思想的指导,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革命理论对于革命实践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之良好的例证。又如我们要做任何一件工作(即实践),必须有一定的方针、方案、计划和政策,作为工作的指导。这方针、方案、计则和政策,对于那个工作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现在,我们为了准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制订着伟大的经济计划,作为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计划对于建设的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