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院士几人(太原理工一把手)

太原理工“一把手”,连挖清华北大墙角,网友嘲讽:火车头拉牛车

山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进入近代,山西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受到世人关注,文化教育事业出现长足发展,1902年成立的山西大学堂就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可惜的是,进入21世纪,由于新能源普及,山西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019年全省GDP全国仅排名第21位,只比黑龙江、西藏、贵州、海南、新疆等一些边陲地区高一些。受到经济影响,山西高校建设连续多年停滞不前,全省最好的大学也不过是一所211高校,还是全省唯一的一所211工程院校。

太原理工大学院士几人(太原理工一把手)(1)

这所山西最好的高校就是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正是在中国高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山西大学堂。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太原工学院,直接隶属中央高教部管理,是全国各大工学院中极其重要的一支。改革开放以后,又再次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实力又一次壮大,由原来仅有的6系1部变成了拥有14个系、4个中心、8个研究所的全国知名综合性工业大学。1997年,合并山西矿业学院,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入选中国高教著名的“211工程”,达到巅峰。

太原理工大学院士几人(太原理工一把手)(2)

就在外界认为山西高校发展将迎来新纪元时,事实发展却让人揪心。受到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影响,进入21世纪的山西高校发展犹如陷入泥潭,停滞不前,太原理工大学亦没有逃出这个怪圈,凭借“211工程院校”的标签勉强跻身进入中国高教建设新工程“双一流”名单。然而,“双一流”名单不像“211/985”工程成员固定不变,而是五年一轮换,谁也说不好,在第二轮“双一流”高校评选时,这所山西最好的大学能否再次入选。

太原理工大学院士几人(太原理工一把手)(3)

关键时刻,2020年4月,太原理工大学空降了一位“一把手”,直接引发了中国高校界的震动,他也被成为太原理工史上“最牛”一把手。此人到来之后,也确实厉害。短短半年时间,接连不断引进人才,连续挖清华北大墙角,太原理工大学宛如吃了兴奋剂一般,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快速壮大,为死气沉沉的山西高校界注入了全新活力。这位刚刚上任的太原理工大学“最牛”一把手就是郑强。

太原理工大学院士几人(太原理工一把手)(4)

但凡关注中国高校的人,一定知道郑强。这位“网红校长”对中国教育的见解发人深省,观点犀利,语出惊人,往往一言刺中中国教育的痛点、困点,背后又不乏对中国教育的款款深情。他个性鲜明,敢说敢干,时时刻刻都在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被当代大学生亲切地唤作“强哥”。他两次担任浙江大学“二把手”,却都在任职不久便放弃了职位,第一次只身前往条件艰苦的贵州大学,留下了一段让贵大人永远不会忘怀的感情。第二次,他选择了北方,来到了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全国大学的目光也来到了这里,所有人都在看着他想怎么干,又能干出什么?任职半年,他没有让太原理工失望,他也让全国高校惊叹。

太原理工大学院士几人(太原理工一把手)(5)

他到任后,大刀阔斧进行调整改革。首先,找来了三位“杰青”做副校长,他们分别是孙宏斌、张献明和冯国瑞,其中孙宏斌曾经是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还是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能量管理与调控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其次,就是对学校师资力量进行扩充补强,招收了一批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90后博士,其中最小的还只是95后。看来,我们的“网红校长”挖起清华北大的墙角,真的是一点都不手软。

太原理工大学院士几人(太原理工一把手)(6)

这批年轻的博士一共10人,将在太原理工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等7个学院走马上任。除此之外,太原理工大学半年来还招收了8批博士生,合计207人,效率之高、数量之多,即便放在全国范围,也是难以想象的。最后,太原理工大学还聘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设计专家吴光辉为特聘教授,充实学校高端师资力量。

面对郑强教授半年来在太原理工大学做出的这些实事,受到外界惊叹的同时,就有人说:“强哥到太原理工是火车头拉牛车!”我想说:“火车头拉的牛车就是火车,车的区别不在车厢而在车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