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

缘起

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是2019年世界音像遗产日的主题。两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上海音像资料馆采集部的同事在外埠出差时,从文物商人提供的一堆境外回流的老旧电影胶片中拣出了两部成色尚新的16毫米拷贝,一部名为《Painting a Chinese Figure》(画中国人物),一部是《in Two Chinese Dances》(两支中国舞蹈)。经小范围拉片试映,发现两部影片的主人公分别是著名中国画画家叶浅予(1907-1995)和著名舞蹈家戴爱莲(1916-2006)。影片均拍摄於1946年的美国,为彩色有声片,英文旁白,每部时长约8分钟。在《画中国人物》一片中,戴爱莲扮演模特,穿着藏族传统服饰摆出一个舞蹈姿势,由叶浅予写生、素描、勾线、着色……电影摄影师记录下了整个绘画人物造型的过程,是一部罕见的介绍中国传统人物画技法的影片。《两支中国舞蹈》则是以演播室单纯记录的方式拍摄了戴爱莲表演的两段舞蹈《徭人之鼓》和《哑子背疯》,前者为西南民族舞蹈,后者为民间舞蹈,都是戴爱莲早期从民间采风获得并经艺术提炼的经典作品。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2)

叶浅予《画中国人物》影片截图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3)

叶浅予《画中国人物》影片截图

画家,尤其是知名中国画画家的作画技法,一般来说是秘而不宣的,偶尔有公开的,也大多是在二三同好之前露一手,而用电影手段全程记录下来制作成拷贝公开发行,此前连我们这些专业影片收藏机构也很少看见。由此,我与上海音像资料馆编研部的同事一起,把叶浅予先生的这部《画中国人物》连同后来发现的记录另外两位著名中国画画家创作手法及过程的影片,创设了一个名为《中国艺术大师:早期画家影像档案库》(Chinese Art Masters: The Predecessor Painters Video Archives)的项目。我把精剪后的三分钟视频带到了正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的国际电视资料联盟( FIAT/IFTA)2018年年会上播放交流,来自世界各国的电影、电视与影像档案系统的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由此获得了当年度的历史影像“全球最佳保存大奖”的两个提名奖之一,那也是亚洲电视机构在该届年会上唯一获得的奖项。

同年10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影史年会恰巧以“1940年代的中国电影:战争风云、历史转折、多元形态”为主题,主办机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暨中国电影资料馆)正式邀请我们把叶浅予的《画中国人物》和戴爱莲的《两支中国舞蹈》两部短片纳入了学术放映环节,给在场的观众以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了境内外电影与电影史学者的欢迎。

追寻

电影拷贝《Painting a Chinese Figure》(画中国人物)和《in Two Chinese Dances》(两支中国舞蹈)的发现,让我们对影片片头上的制作人“Produced by …… WANGO WENG”和出品机构“CHINA FILM NTERPRISES OF AMERICA”(中国电影企业美国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WANGO WENG”是谁,“中国电影企业美国公司”是个什么样的机构,除了已经发现的这两部影片该机构还制作出品了哪些电影,还有哪些影片存世?遗憾的是,几乎查遍了所有中国电影史与中国纪录电影史的文献、档案资料,没有任何线索:多部中国电影史和中国纪录电影史专著只字未提,与上述这两部影片相关的学术论文几乎空白,“WANGO WENG”更不知其为何人。

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有同事从书库里翻出了《叶浅予自传》等图书,书中有叶浅予先生的日记和回忆文章,那些日记和文章正好解答了我们的两个疑惑:“前些日子郑用之、司徒慧敏、翁万戈合伙办的‘中国电影摄影公司’ 为我拍了一部画戴爱莲的小影片,我上了镜头”,“翁万戈、司徒慧敏合办了个中国电影企业公司,将为爱莲摄制一部舞蹈小片,定明日开拍。今天要完成《徭人之鼓》的背景”,“慧敏今日拍摄爱莲的《哑子背疯》,上午我一人赶制桥面,正式做布景工人。”由此我们知道,“中国电影企业美国公司”是旅美华人翁万戈先生与民国电影家郑用之、司徒慧敏三人於1946年联手在美国创办的电影机构,“我们的计划是大规模的制片,译制,发行,制片要包括单卷文化短片二十种,一半在美就地取材摄制,一半在中国摄影后寄美编剪。这些短片的对象是美国,加拿大,南美,以及欧洲,以补他们对中国认识之不足”(翁万戈《“中国电影企业”在美一年录》),“WANGO WENG”当然就是翁万戈本人的英文署名了。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4)

翁万戈先生

其人

翁万戈,原名翁兴庆,1918年7月出生於上海,是清末著名政治人物翁同龢的五世孙,一岁时(1919)被指定翁氏家族财产继承人,幼年及少年时代主要在生活天津,十八岁(1936)那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二十岁(1938)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留学,二十二岁(1940)获机电工程硕士,同年进入威斯康辛大学美术系改学油画,此后一直在美国从事绘画、摄影与电影制作以及中美文化交流,二战时期先后受雇於美国军方特别服务部和美国国务院电影部从事电影工作,“美国国务院专为中国放映之影片多由其编译及说明”,据说著名的二战影片《中国为何而战》中文旁白就是出自翁万戈手笔。

而据翁先生回忆,当年之所以放弃工程师的职位去学电影,跟纽约的华美协进社大有关系,是受协进社社长孟治先生的鼓励与引荐,才去某个私人电影基金会学电影的。“我翻译过的美国电影有几十部之多。一开始做讲述人,后来改用字幕时,有些大片会在银幕上压低英文字幕,增加一行中文字幕,再后来全部改用中文字幕,这些变革我都经手过。最早翻译的是卓别林的电影,原是默片,后来制片方给它加上了声音,又翻译成各国文字,全世界推广。中文就是我翻译的,而且从头到尾都是我配的音。此外,出自我手的最著名的片子,可算是《卡萨布兰卡》。”“我的运气非常好,1941年学拍电影,一年不到就进了好莱坞,当时我24岁。”“我拍过不少小电影,都是讲中国的,比如书画,因为我对那东西熟悉。”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博收藏圈的人们都把翁万戈当做收藏大家,而他自己却不这样认为:“我属于运气好,虽然也收了不少东西,但大多数都是祖传的家藏。所以,别人总问我‘你是不是收藏家’,我会说,我是 ‘守藏家’。”其实,电影才是翁万戈先生一生的重要事业。

在民国时期金陵大学孙明经教授主编的《电影与播音》期刊“海外通讯”栏目中我们找到了几份当年“华盛顿美国国务院电影部翁万戈先生致本刊主编函”和翁万戈翻译介绍的美国纪实影片资料,以及诸如署名翁万戈的《利用电影协助消除我国的愚贫弱私--平民电影厂计划纲要》等文献。如果说,1940年代与翁万戈长期合作的金陵大学孙明经教授,是把海外尤其是美国的纪录片制作理念与技术引进到中国来,创立并促进了中国高等院校的电影电化教育,那么,翁万戈则是通过电影化的技术手段,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历史和人文景观系统地介绍到美国乃至世界上去的第一人,他留下的那些影片足以证明这一点。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5)

翁万戈与摄影师在拍摄中

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自1940年代至1980年代的四十年间,翁万戈先生至少拍摄制作了三四十部中国题材的纪实类影片,现存的600多本电影胶片(包括成片拷贝与拍摄素材),大多存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以及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其中,《Buddhism in China》(中国佛教)一片曾在1973年亚特兰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奖。

以目前我们已经获得的近二十部成片和看到的样片来说,翁万戈先生的电影作品,从拍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中国历史文化系列,《the Story of Chinese Art》(中国美术概观)、《Chinese Ceramics Through the Ages》(中国历代陶瓷)、《Chinese Bronzes of Ancient Times》(中国古代青铜器)、《Chinese Jade Carving》(中国玉雕)、《Chinese Painting Through the Ages》(中国古代绘画)、《Buddhism in China》(中国佛教)、《Chinese Landscaping》(中国园林)等等;第二类是中国艺术与艺术家系列,《Ch'i Pai-shih paints》(齐白石画)、《Painting a Chinese Figure》(画中国人物)、《Painting the Chinese landscape》(画中国山水)、《Chinese puppets:song of eternals》(中国木偶:永恒之歌)、《Chinese Shadow Play》(中国皮影)、《Chinese firecrackers》(中国鞭炮)、《Chinese Dressmaking》(中国服饰)、《Chinese Kitchen》(中国饮食)等等;第三类是中国城市景观,《A Town by the Yangtze》(扬子江畔一小城)、《Nanking the southern capital》(南京:南方的首都)、《Hangchow,China’s garden city》(杭州,中国的园林城市)、《Tientsin,gateway to North China》(天津,华北的门户)、《Peking,Marco Polo's Wonder》(北京,马可波罗的奇迹)等等;第四类是中外文化交流及其他系列,《镕美铸华》(记录留美中国学生生活)、《有书大家读》(介绍美国国会图书馆概况)、《Yellowstone,Grand Canyon,Steiner's night over America》(黄石公园,大峡谷,美国斯坦纳之夜)等等。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6)

《中国美术概观》影片截图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7)

《中国美术概观》影片截图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8)

《中国皮影》影片截图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9)

《中国皮影》影片截图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0)

《南京:南方的首都》影片截图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1)

《杭州,中国的园林城市》影片截图

翁万戈及其“中国电影企业美国公司”的影片,大多是容量一本拷贝(10分钟内)或两本拷贝(20分钟内)的短片,小制作,低成本。很多时候,他自己既是编导,又是摄影,有时候还是演员或旁白配音演员,甚至还要利用自己的绘画才能充当布景工人,后期制作时的片头衬画、字幕,大多是他亲自手绘书写的。譬如《画中国山水》一片中的国画家就是翁万戈本人,传统士大夫家庭出身的他,从小受到中国绘画艺术的熏陶与训练,其功底,其技巧,无论是画线条还是着墨上色,丝毫不逊色於同时代的大画家。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2)

童年翁万戈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3)

翁万戈与他的兄弟姐妹

江苏常熟,是翁氏家族的繁衍地,也是翁万戈先生的故乡。影片《扬子江畔一小城》,是翁万戈1948年回国时拍摄於常熟古城。“我一回到上海,就回到过常熟,就在常熟自己拿一个小的16毫米Bell & Howell老式摄影机,还要上簧的,我花了一天工夫在常熟拍了这部纪录片,言子墓,著名的古迹,我记得我照了,剑门,我跑到剑门去拍了。我拍的电影里头,也稍微有点悲感,我写的英文讲词,目前很多人认为就是写的诗,是一首英文诗,这个诗就是有点眷恋的意思,就是想家,思乡之念,我这个电影在我制造的时候,在录音的地方,那个录音师是个欧洲人,他也想家,他看了我这个电影他落泪了,所以有这个感动力。”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4)

翁万戈的常熟故居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5)

影片《扬子江畔一小城》截图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6)

影片《扬子江畔一小城》截图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7)

影片《扬子江畔一小城》截图

翁万戈的纪实影片,其初衷是向海外推介中国文化、艺术、历史与自然景观,但客观上为今天的中国观众留下了庞大的不可再生的历史影像资源,是中国纪实电影史上珍稀的音像宝库。2019年10月,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音像遗产日”,经翁万戈先生家人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的授权,上海音像资料馆先后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电影放映史上的重要地标建筑礼查饭店旧址(现为上海证券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南京艺术学院电影馆、南京市艺术中心等场馆举办了《被电影史遗忘的电影人——翁万戈与他的故国情怀》主题系列放映活动,把这位被中国电影史遗忘的电影人及其影片,重新拉回到观众的视野中。

“身在异国他乡的期颐老者,一生致力于推广和弘扬中国文化。他的纪录片没有花哨的镜头,没有高超的编辑,有的只有那份对祖国、对家乡深深地眷恋。”(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当我看到穿城而过的小火车,我很兴奋,在场的很多人可能只听过没见过。纵观翁先生的片子,既蔚为大观又富有田园风光,画面里的山水、农田景象,勾起了我对以前生活深深浅浅的回忆。”(南京白话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查志华老人现场观影后的感慨)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常熟水乡的劳作情景我熟悉,犁田水牛、播种稻谷、盛开的向日葵都是那时候乡村的景物。还有常熟古城的风貌,影片里看到的是真实的原生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好多景物都消失了,现在这个片子可以作为城市更新中的参照物,某些特色的景物景观可以据此来恢复的。”(常熟翁同龢纪念馆王忠良馆长)

“我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珍贵的历史影像,既触动了我的兴趣,也与我正在钻研的课题有关。翁先生拍摄的片子有三点与众不同之处:一是整部片子是他亲自操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二是质朴的画面既灵动又鲜活,像诗歌一样缓缓流淌,向我们娓娓道来;三是与充满说教意味的纪录片不同,他对片子注入了情感,使影片散发出浓浓的思念和怀旧气息,把自己的情感完美地诠释了出来。”(南京艺术学院新闻传媒学院沈晓平副教授观影现场点评)

今年已经103岁的翁万戈先生目前生活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自己设计建造的莱溪居家中,真诚地祝福这位百岁老人!

翻涌眼底的光影和熟悉的声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18)

翁万戈先生

参考资料:

《电影与播音》1944年第3卷第7-8期。

《电影与播音》1946年第5卷第6-7期。

《电影与播音》1946年第5卷第8-9期。

《铁报》1946年9月30日。

《影音》1948年第7卷第1期。

《细叙沧桑记流年》,叶浅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

《叶浅予自传》,叶浅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富世》2012年3月号,上海富世传媒有限公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