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1)

一直以来,人们对幸福家庭的定义都是:

爸爸、妈妈、孩子们一家几口,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但随着社会越来越多元,女性越来越独立,“非婚生育”“去父留子”被越来越多的女性所接受。

“不想结婚,只想要孩子”,成为很多现代女性最真切的渴望。

前段时间,我就刷到一位博主,她在39岁的时候,选择了跳过婚恋、独自买精生娃。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2)

39岁下定决心:辞职非婚生娃

焦薇今年43岁,初次萌生生娃的念头,已经是9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的焦薇34岁,一心忙于工作,没想明白为什么人一定要结婚生子,生育对她而言是一个很遥远的话题。

一次坐火车出差,她的旁边恰巧坐着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4、5岁的样子,不停地向飞机舷窗外张望,时不时地和妈妈聊天,语气轻柔。

这一幕简单而美好,给了焦薇很深的触动。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3)

自此之后,她看了很多关于亲子关系的书,还找到一位正过着“丧偶式育儿”生活的宝妈朋友,了解了生娃养娃的快乐与负担。

就是从那个时候,焦薇萌生了生娃的渴望。

但多年来的经历,让焦薇既不想找个人随便凑合,也害怕错过正常的生育年龄。

她只想要有一个孩子,不是作为家庭的附属品,也不是见证爱情的产物,而是单纯的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命。

直到站在奔4的节点上,39岁这年,焦薇终于下定决心:

辞职,全身心地投入备孕、生产,她选择了一条鲜有人走过的“非婚生育”之路。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4)

大龄备孕:花费50万挑选博士精子

2019年底,39岁的焦薇在国内外两地奔波,为了孕育新的生命而努力。

在对孩子父亲的选择上,焦薇十分慎重。

在大量的资料中,她注意到有位博士学历的捐精者,兴趣爱好一栏上同时写着:
足球和刺绣。

焦薇认为,既喜欢足球,又喜欢刺绣,这种强烈的反差,意味着他是个气质平衡的人。

综合考量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由这位博士来作为孩子的爸爸。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5)

这一趟远赴国外的“求子之旅”,共花费50万元左右。

尽管此时焦薇将近40岁,算是妥妥的“高龄产妇”,但好在整个怀孕分娩的过程都很顺利,母子平安。

看着眼前的这个小生命,焦薇忽然觉得“内心似乎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在那一瞬间,她就适应了母亲这个新的身份。

目前,焦薇生活在成都,她集中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全职带娃,用科学的方法“富养”小孩。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6)

她认为:

“现实中,没有人能生长在绝对完美的家庭环境中。

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瑕疵,做父母的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给予孩子更好的环境,以及他所需要的爱和呵护。”

现在焦薇每天都会抽出大量的时间,陪儿子读绘本、做游戏、到户外活动,还会尽量营造一个双语的环境。

未来充满未知,但焦薇觉得自己能够在思想成熟、经济独立的时候当一个妈妈,拥有自己的后代,这很幸运。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7)

在焦薇的博文下面,无数网友也议论纷纷:

有人在质疑她这样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也有人表示理解,还有女性网友表示羡慕她的生活方式,称自己有经济能力的话也会这么干。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8)

“非婚生育”是自由,也是责任

在普遍观念里,结婚和生育往往是紧密挂钩的,要生孩子,必须先结婚。

但近年来,“丧偶式育儿”等家庭问题频发,很多单身女性开始思考:

难道婚姻一定是生育的必备前提条件吗?

前段时间,四川生育登记取消了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非婚生育”再一次引发热议。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相较于一地鸡毛的婚姻,没完没了的婆媳矛盾、夫妻大战,自己带孩子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女性拥有生育自主权,可以自由过自己喜欢的人生,这是一件好事。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9)

但是,选择“非婚生育”的前提,是自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自身经济状况、可能遭遇的舆论,都经过仔细考量。

虽然社会观念越来越开放,但当前社会大部分人依然认为“一夫一妻”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选择“非婚生育”,剥夺孩子拥有父亲的权利,让孩子出生于“单亲家庭”,很容易面对异样的目光、不友好的舆论。

对心脏强大的成年人而言,这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孩子而言却并非如此。

“非婚生育”养育孩子,可能需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孩子双倍的爱,才能弥补与普通家庭孩子之间的差异。

有没有人研究男性是否能生孩子(39岁女性挑选博士精子)(10)

结语:

如今选择“非婚生育”的人群越来越多,这样的生活方式看起来很“酷”。

但“非婚生育”之路并非一片坦途,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心理素质,做好养儿育儿的准备,才能有能力、有勇气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否则结果可能会不太尽如人意。

今日话题:你对“非婚生育”怎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