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表和实际经营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快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想要了解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的三张主表涉及的科目和信息繁多,怎样才能从这些信息中快速提炼出我们所需的,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也需要对于财务数据的敏感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和实际经营分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财务报表和实际经营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快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企业财务报表和实际经营分析

想要了解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的三张主表涉及的科目和信息繁多,怎样才能从这些信息中快速提炼出我们所需的,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也需要对于财务数据的敏感度。

在很多场景下,我们都需要通过财务报表来掌握一家企业的经营情况。假如你准备面试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岗位,那么对外公告的财务报表就是了解这家公司状况的最快速途径。

即使只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包含的数据量和信息量也比较大。作为财务人员,当然可以考虑使用杜邦分析体系或是各种财务指标分析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但这种指标计算的结果可能会因为财务数据质量的参差和行业的差异产生高估或是低估的偏差,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

所以我会从数据本身的变动以及三张主表之间的关联性来分析,总结了十五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通过这些来迅速提取有用的信息,最后拼凑出财务报表背后反映出的企业经营情况。

利润表:

  • 利润的来源

企业利润的来源总体可以划分为经营性利润和非经营性利润。经营性利润就是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由企业销售产品或是提供服务所创造出的利润;非经营性利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例如出售企业资产、获取各项补贴、投资收益等等,这些都属于非经营性利润。

一家正常经营且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利润的来源主要应该是经营性利润,依靠自身产品或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来获取客户,通过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来提升利润。但有些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很高,但实际上大部分利润来源于非经营性业务产生,例如出售了部分业务或是投资的公司、出售了二手设备或是房产、在当年获取了高额的政府奖励等等,这些纵然可以在短期内增加企业的利润,但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在判断企业盈利情况的时候,需要将这部分非经营性利润剔除。

  • 收入确认的方式

同样的一个项目,如果时间超过一年,一般会按照完工进度来确认,但完工进度究竟是多少,实际上判定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导致或许同样的项目,在不同的公司或是不同的人来判断的完工进度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收入。

所以需要查看企业的收入确认方式,这个信息可以在年报中找到。一家企业的收入确认方式应该符合会计准则以及行业的普遍认知,例如电影项目会在电影上映结束后进行整体结算,然后投资方根据结算结果来确认收入;网站会员会按照会员充值金额和会员期限分摊确认收入;施工项目会按照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等等。

  • 收入和利润是否同步增长

利润表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收入的增长应该会带来利润的增长,但现实情况往往可能不是这样。

假如收入同比增长了50%,但净利润只增长了10%,那么说明企业的利润率在急剧下降,可能是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导致的,企业为了获取客户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在孵化新的业务,新业务目前还没有产生收入。这种收入和利润的不同步增长实际上是在提示一种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如果这种下降会一直持续,那么可能会在未来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目前很多网红茶饮或是新消费品牌都存在收入利润变动不同步的情况,收入增长一路上扬,但随之而来的是亏损不断扩大,基本上都是因为获客成本的提高压缩了整体的利润,因为提供的产品可替代性高、同质化严重,长此以往,必然会有部分品牌消失在市场上。

所以,当收入和利润两者的变动率差异较大,甚至出现反向变动的时候,就需要特别关注企业公告中的一些风险提示,从多方面来查看异常变动的原因,对企业目前存在的风险保持警惕。

  • 毛利和净利的变动情况

毛利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产生的利润,净利是在毛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剔除企业运营成本、考虑非经营性损益以及税费后的利润。当毛利和净利的变动不一致时,需要进一步分析内在的风险并进行关注。

假如企业毛利率增长,但净利率下降,通常意味着企业本身的产品或是服务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或是市场目前竞争还不是很激烈,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毛利的稳定或是上涨。但企业整体的运营成本较高,或是出现了非经营性的损失,导致净利润降低。反之,如果毛利率下降,但净利率上涨,通常是行业竞争激烈、可替代性产品多导致毛利被压缩,在这时企业可能采取了裁员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或是通过获取非经营性的收益来增加净利。

  • 费用占收入比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营销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在行业内竞争激烈或者企业收入增长进入瓶颈的情况下,拓展新客户需要花费比之前更高的成本。例如各种茶饮品牌提供的产品差异化并不大,想要获取新的客户就需要在各渠道投入大量的营销或是发放优惠券,这种支出都归属于营销费用。

但营销费用的增长或许并不能换取更多的收入,例如用更高额的新用户注册优惠来推动增量收入的上涨,付出的代价就是支出了更高的营销费用,会导致整体的利润率下降。最终财务报表会呈现出营销费用增长率远远超出收入增长率,同时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后续可能并不会好转,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企业出现大量营销投入无法换取预期收入、利润进一步下滑的恶性循环,存在一定的风险。

  • 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就是集团公司内部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交易往来,还包括同一控制人下属不同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并非由外部客户产生,而是关联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存在一定造假的风险。

例如A公司今年业绩表现不好,同一控制人名下有另一家B公司,为了增加A公司的收入,让A公司和B公司签署合同,A公司确认收入同时B公司确认成本,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业务往来,这种情况就属于财务造假。另外也可能A、B公司之间存在真实交易,但实际上交易价格却与市场价格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就存在转移利润的可能。

所以需要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第一是关联交易比重过高,证明企业对外商务拓展能力有限,有粉饰业绩的可能;第二是关联交易的价格不公允,存在转移利润的可能。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我们对于企业经营情况的错误判断。

  • 非经营性损益

非经营性损益包括投资收益、减值损失、其他收益、营业外收支等,这些都带有一定的偶发性,并不能持续给企业带来利润。

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减值损失,存货、应收账款等各类资产,实际上都需要计提减值损失,但计提的方式和比例在不同的企业会有所差异,判断上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果企业想要让利润表更好看,可能会隐匿真实的情况,尽量降低减值计提的金额,以此来增加利润。

例如明明已经过季的库存却声称还有价值,已经存在回款风险的应收账款却不提坏账,投资公司产生的大额商誉在公司业绩已经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依然维持原有的估值不计提商誉减值等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某一年度集中计提减值,当年利润出现大额亏损,但后续年度因为减值的降低,马上扭亏为盈,制造出一种业绩转好的假象。所以在分析利润表的时候,需要关注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避免过于乐观预估企业经营情况。

  • 税率的影响

一些行业资质可以给企业带来所得税优惠政策,例如高新、双软以及动漫企业认定等等,同时小微企业也会享有所得税的优惠税率。不同企业采取的税收筹划方案,会导致即使是同行业的公司,整体的税率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同样是1000万的利润,A公司只有一家法人主体,那么所得税率就是25%;B公司申请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所得税率就下降为15%;C公司将业务分拆到4家法人主体,每家利润不超过300万,那么就可能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会更低。因为采用了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所以同样的利润会产生不同的税率,对利润造成影响。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收入的对比

企业收入产生的回款,在现金流量表中体现为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属于经营性现金流入。所以在分析报表的过程中,可以将利润表的收入与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进行比对。

一般企业都会存在赊销的情况,所以两个数据通常不会相等,但如果现金流量表的流入金额远远低于利润表的收入金额,那么就意味着企业的现金回款方面存在重大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忽视有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当然部分特殊的行业也会有现金流入金额远远大于收入金额的情况,这就意味着企业存在大量的预付款。例如教育行业,通常会一次性支付培训费,然后按照课时消耗确认收入,所以现金流入会远远大于收入金额。这种情况需要关注利润表的净利润,如果利润很低甚至是亏损的,就意味着企业在经营中提前预支了后续的现金,当用户增长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时,资金链就会出现断裂的风险。

  • 资金来源分析

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筹资、投资三部分,三者的现金流量净额最终会导致企业现金余额的增减变动,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中。

维持企业运营的资金主要应该来源于经营现金流量,这是企业业务直接产生的。但如果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意味着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无法完全满足现金支出,这种差额会导致出现资金缺口,那么企业就需要通过筹资或是投资手段来补充资金,维持企业的持续经营。

但筹资或投资所能获取的资金并不是源源不断的,如果企业自身缺少造血能力,只依靠外部资金来维持,那么在无法获取外部资金的情况下,企业资金链就会断裂,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

  • 利息与借款本金的比率

现金流量表中筹资的部分包括借款和利息,包含从第三方获取的借款以及出借给第三方的借款,借款产生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利息。根据利息与借款本金可以计算出平均的利息率,可以将利息率与金融机构借款利息率进行比较。如果偏低,可能存在内部关联借款,这种借款通常不会支付利息,一般情况下可能是集团子公司之间的资金拆借,也可能是母公司给予子公司的资金补充,后一种情况基本没有归还的可能性。

资产负债表:

  • 资产质量的衡量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并非都有价值。例如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没有价值的存货、存在高风险的商誉、烂尾的在建工程等等,这些如果企业没有进行处理,就会误导报表使用者高估企业的资产,也会导致一些财务指标计算出现偏差,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资产质量的分析。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揭开资产的面纱——关注资产质量

  • 关联方往来

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借款等等,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形成关联方的往来,关联方业务的真实性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相应的数据,导致资产和负债的高估或是低估,影响我们对于企业经营情况的判断。

  • 折旧和分摊的规则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这部分都涉及到折旧或是摊销,采取的折旧或是摊销年限不同、折旧或是摊销方式不同,都会对报表上的资产数据产生影响。

例如视频网站购买的影视作品,会计入到无形资产中,一般会在三年内进行摊销。但是具体的摊销方式会有所区别,一种是采取7:2:1的摊销方式,在第一年摊销资产的70%,第二年摊销20%,第三年摊销10%,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影视作品在刚上线播放的时候可以获取最高的热度和点击量,带来更多的收入,这可能是整个收入的峰值,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品关注度开始下降,虽然具有一定的长尾效应,但是能够带来的收入有限,根据这种收入特性来选取摊销方式,达到收入成本的配比。

但也会有企业选取平均摊销的方式,因为影视作品形成的无形资产金额较大,两种摊销方式就会造成巨大的差异,反映在报表上就会影响我们对于资产的判断。

  • 表外事项

表外事项通常是年报附注中提到的未决诉讼等风险,这些风险无法在报表中体现,但我们也不能忽视。

假设企业研发了一种新产品,但是其中使用的某项技术或设计存在侵权纠纷,目前已经进入诉讼流程。假如最后法院判定企业真的存在侵权行为,首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赔偿,同时企业的声誉也会面临打击。同时新产品的销售会受到影响,出现大量退货,这种影响可能是重大的。


财务报表是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渠道之一,但不是唯一。如果需要了解的企业并非上市公司,那么通常无法从公开的场合获取财务数据,就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情况。例如企业公众号、行业资讯、企业相关新闻等等方面进行了解,辅助经验加以判断,这样才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形成初步的认识。

结束后的碎碎念:一说到财务报表分析,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杜邦分析体系。杜邦分析体系有它的作用,但并非万能的。在没有办法保证财务数据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很可能被误导或是被扭曲,基于这样的指标作出的分析是无意义的,也没有办法进行横向或是纵向的对比。不能过度夸大杜邦分析体系的作用,把它当成万能的公式来套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