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

修行切忌成“懂王”

很多人在“学佛小白”阶段时

非常虔诚、谦虚,有“空杯心态”

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佛法的养分

随着修行年限的增加

脑子里的佛学名相、知识

经文、道理等等

变得越来越丰富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1)

这原本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如果没有保持

最初的正确修学态度

很可能会让所学的佛法

变成贪嗔痴慢疑烦恼的增上缘

化为凡夫心的华丽包装

看似什么都“懂”

语言、行为“佛味儿”十足

时不时地点拨一下他人的修行

义正辞严地指出对方不如法的地方

内心却早已偏离了修行解脱的轨道

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轮回道上“稳步前进”

学佛,若成这样,何其可惜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2)

“懂”是个什么东东

懂,究竟是什么?

如何才算真的懂了?

学佛修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证得如佛陀那般圆满的断证功德

生命不再有任何缺陷、过患

对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全然了悟

且平等地慈悲救度一切众生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3)

“懂”,并不是停留在口头的

一个空洞道理、一句口号

而是需要去亲身践行、体证的

真实生命改变

如果说100%“懂”

是对佛菩萨境界的究竟证得

那么,在此过程中

生命素质每得到一分改善

烦恼习气少一分,智慧和慈悲增加一分

才是比之前更“懂”一分

若嘴里懂、感觉懂,知行却不一

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懂”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4)

“懂”的三个维度

佛陀教给我们的

常规修行方法是“闻思修”

要成就的功德是“戒定慧”

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维度

来衡量自己“懂”的程度: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5)

“于未了义,能正解了”

通过听闻正法

知何为错误见解,何为正确见解

比如,学习了关于“无常”的内容

理论上明白,无常才是世界真相

过往执著于恒常,是错误见解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6)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7)

“于未善决定义,能善思惟”

在此基础上,根据闻思的正见如理思维

不断观察世界和生命的真相

并做出正确的抉择

比如,在了解无常之理的基础上

去生活中观察一切现象

都是随着因缘聚散的变化

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

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不是现象本身

而是内心对恒常的执著

及对无常的抗拒

于是,生起决定,不应执著于恒常

应学会接纳无常,随缘自在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8)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9)

“由修慧故,断诸烦恼”

进一步,如法修行

落实经正思惟做出的抉择

面对现实生活的实际境界时

不断观照、修正身语意的行为

断除身心的惑业、烦恼

比如,受疫情影响

生活、工作状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为明白无常真相及执著恒常的过患

内心能够接纳种种改变,不生烦恼

并冷静分析当下因缘

做出适时的调整和努力

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

走出负面情绪和暂时的困境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10)

以上,便是通过闻思修

将佛法从道理

变为真实生命改变的过程

能如法行持一分,才算懂得了一分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11)

被别人骗是小骗

被自己骗才是大骗

佛菩萨、祖师大德

为我们留下的珍贵宝藏

不应成为纸上谈兵、包装自我的道具

而是需要我们用身心、生命

去践行、验证的大智慧

当我们与佛菩萨品质合而为一时

大概才有资格说“真懂了”吧

学佛常见的六大误区(学佛路上千万别被)(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