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只要一种关系就够了(人和人最好的关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这样一则寓言。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两只刺猬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可一旦靠得太近,它们就被对方身上的刺扎痛而不得不分开。距离太远,它们又因为感受不到对方的体温而冷得难以忍受。折腾几次后它们发现,最好的方法是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就是著名的“刺猬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找到与对方相处的最佳距离。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若即若离:人际关系的禅意美学》跟我们分享了如何建立距离刚好的人际关系。

人和人之间只要一种关系就够了(人和人最好的关系)(1)

本书的作者枡野俊明禅僧是建功寺第十八代住持,也是日本国宝级园林大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

他在书中借由建造禅庭的启发,为我们揭示和分享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独特思考。他告诉我们,所有人际关系的烦恼,都可以通过距离感来解决。

接下来,烟灰缸就带大家看一看与他人保持舒适距离感的秘诀。

不要尝试改变对方

生活中,我们常常对别人心生不满,并且有意或无意地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期望去改变。

但作者认为,他人的性格不会轻易变化,想要强行转变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很可能让自己深陷痛苦。

尝试改变对方只会让我们把眼光聚焦在令我们感到不满的地方,导致失去了对他人客观全面的认识和清醒的判断,从而加剧关系的紧张和恶化。

作者建议,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放手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烟灰缸深以为然,如果对方的问题不涉及我们的底线与原则,大方地接纳和包容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加简单顺畅,亲密关系中更是如此。

纪录片《人生果实》的主人公津端修一和他的太太英子,结婚五十多年依然恩爱有加,他们把田园生活过得诗意浪漫,受到很多人追崇。

不勉强对方,是他们在生活中达成的默契,也是夫妻相处多年的智慧。

修一早饭喜欢吃米饭配海苔、纳豆等小菜,英子则喜欢吃面包配果酱,为此英子每天都需要按照两人的不同喜好准备好饭菜。修一不爱吃蔬菜,英子从不强迫他。英子喜欢购买各式各样的杯子餐具,修一也从不指手画脚。

他们始终如一地用自己的方式去体贴包容对方,让彼此感受到尊重和自由。

心理学大师荣格临终前说:“你永远不要有企图改变别人的念头!你能够做的就是像太阳一样,只管发出你的光和你的热。”

烟灰缸觉得,强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再好的关系也会分道扬镳。任何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独立完整的人格之上,而非受制于某种要达成的固有标准。

世上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人,接纳对方本来的样子,合得来就相处,合不来也不必勉强。不要让试图改变对方的念头成为你思想上的负担,交往中的累赘。如此,才能获得自洽圆满的人生。

人和人之间只要一种关系就够了(人和人最好的关系)(2)

不要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

亦舒曾说过:“人生短短数十载,最紧要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别人。”

烟灰缸十分认同,在人际交往中,刻意投人所好或许能博得对方一时的好感,但绝非长久之计。

作者在书中说,没必要事事迎合周围的人,勉强自己去做一个大家认为的好人。

如果常常揣度别人的心意,逢迎他人久了,自我长期得不到有效表达,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

作者说,比起挖空心思地讨人喜欢,我们更应该具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不掩饰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烟灰缸也很赞同,一味迎合他人很可能让人迷失自我,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压抑自己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金马奖影后马思纯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听话懂事,凡事让着别人,不能太自我。在这样的思想灌输下,马思纯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在与人相处时她习惯了以他人为中心,因为怕别人生气难过,怕别人不喜欢自己,马思纯变得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上高速公路时,她甚至会因为怕麻烦司机师傅而憋着不去上厕所。

这样的马思纯在大家眼里是个十分乖巧和好相处的姑娘,但长久地压抑自己迎合他人,让她不能释放自我,越来越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最终患上了抑郁症。

在烟灰缸看来,没有一段好的关系,是能用委曲求全换来的。

《易·乾》中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趣、意见相同的人很容易互相吸引成为朋友,但如果你需要刻意迎合才能与对方建立联系,那么你只会在这段关系中不断消耗自己。

所以,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做回真实的自己,通过读书、旅行等方式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学会自我肯定,能让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得游刃有余,从而建立起更舒适长久的人际关系。

人和人之间只要一种关系就够了(人和人最好的关系)(3)

保持弹性的距离感

作者在书中说,距离感是有弹性的。

他解释说,人的心灵状态时刻都在发生改变。我们应该通过感知对方的心灵状态来适当调整与之相处的距离。

而衡量当下距离是否合适的标准,其实是看能否让对方感到舒适。因此,距离需要随着与人交往的时间、地点、场合的变换而调整。

烟灰缸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有一次跟丈夫吵架,丈夫生着闷气独自一个人回到卧室,然后重重地把门关上了。

过了一会儿,女王回到卧室,看见门关着,只好抬手敲门。

“谁啊?”丈夫在里边大声问,“是我,女王!”维多利亚十分傲慢地回答。

她以为丈夫会恭敬地把门打开,可等了一会儿,发现里面没有动静,丈夫并没有理会她,女王只好抬手再次叩门。

丈夫又问:“是谁在外面?”,这回女王温柔地回答说:“是你的妻子。”

话音刚落,丈夫轻轻地把门打开了。

因为此时此刻,在丈夫的眼里,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女王,而是他亲爱的妻子。

烟灰缸觉得,距离感之所以很难把握,是因为不容易感知对方的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决定了我们当下的亲密程度。

交往中的两个人如果对心理距离的认知不同,会导致距离感的错位。

比如私下交往甚密的两个朋友,一方不分场合始终保持着与朋友相处的距离,另外一方却认为在工作场合应当保持上司和下属的距离。那么,他们迟早会因为工作场合心理距离的不同而心生芥蒂,从而破坏两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不断在人际交往的失败案例中汲取教训,通过积累对距离把握的经验,寻找到不同情况下跟对方互动的分寸,最终弹性地调整距离,让双方都感觉舒适。

人和人之间只要一种关系就够了(人和人最好的关系)(4)

珍惜每一次见面

短片《我们一生会遇见多少人》中说过,我们的一生会遇见8263563人,会彼此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相互熟悉的是3619人,会和275人走得很亲近,但最终这些人都会消失在人海。

每个人都只能陪我们走人生的一段路,我们无法预知他们何时离开,但可以在一起走过的路程里珍惜和他们的每一次见面。

日本茶道中有个词叫“一期一会”,意思是面对每一位品茶的客人,表演茶道的人都要抱着“难得见一面,一定要珍惜”的诚心来对待他们。

这放到人际交往中也同样适用,表示此时此刻与这个人相会的时间,一生只有一次。因此让对方感受到你和他交往的诚意与真心,有助于推动两人关系的良性发展。

作者说,无论何时、无论对谁,都要保持一期一会的心情,把每一次见面都当作最重要的时刻来看待,对对方的看法和态度也不能随便敷衍,而是抱着倍加珍惜的心情。

烟灰缸记得,法国有位老人叫皮埃尔·塞内尔,他是东方茶道的爱好者,他用12块细木头做成了一个简易的茶室,然后带着它去了世界各地,每到一个地方,他就邀请路过的陌生人一起共饮一杯。

在旅程中,塞内尔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他们不期而遇,只有一面之交,但拥有短暂却珍贵的相处时光。

这段特殊的经历让塞内尔明白了抱着珍重的心情能促进双方更深层次的交流,让人感受到彼此交往的喜悦。他开始变得在乎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用心维护与朋友、同事的关系,珍惜和他人的每一次相聚。

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会随着相识时间的变长而逐渐失去新鲜感。

在烟灰缸看来,我们应该把每一次的见面都当作第一次,也当作最后一次。这样,既抱有对新关系的满怀期待,也抱有对既有关系的万份珍视。

当我们每次都用“一期一会”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对方定能感受到我们满满的诚意,双方共同呵护和经营的关系也才更持久。

人和人之间只要一种关系就够了(人和人最好的关系)(5)

有句话说:“人生的奥妙就在于与人相处。”

烟灰缸十分赞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根本,不仅能让我们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也让我们充满喜悦,不断成长。

而高质量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与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让双方都能在关系中保全真实的自我,且彼此都感觉舒服。

最后,愿我们都能平衡自我和他人,拥有舒适美好的人际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