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八大特征(健康术语-切而散之)

《素问·离合真邪论》:“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译文:“黄帝问:正气不足的虚证怎样用补法呢?岐伯答:进针之前,首先必须用手循经摸准穴位,用手指按压穴位使经气布散,再揉按穴位周围的肌肤使经脉之气通畅,再用手指弹动穴位使局部气血充盈,再用左手指掐着穴位,右手将针刺入,等到气血通畅,然后将针取出,并立即用左手按闭针孔,不要让经脉中的正气外泄在病人呼气快要结束时进针,长时间留针以静候其气,以产生“得气”的效果为目的(留针候气时)要像等待贵宾—样有耐心,忘掉时间的早晚,得气之后要谨慎地守护,待病人出气时出针,这样可使经脉之气不至于外泄;(出针之后)分别在各个针刺部位推合关闭针孔,使真气存内,针下所聚之下气长时间地留聚在局部,所以叫作补法”“切而散之”一词出现在《内经》中关于针刺补法的篇章中,其意义是在用针之前,要用手指按压穴位使经气布散,是行针(补法)前有益的准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健康的八大特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健康的八大特征(健康术语-切而散之)

健康的八大特征

解读

《素问·离合真邪论》:“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译文:“黄帝问:正气不足的虚证怎样用补法呢?岐伯答:进针之前,首先必须用手循经摸准穴位,用手指按压穴位使经气布散,再揉按穴位周围的肌肤使经脉之气通畅,再用手指弹动穴位使局部气血充盈,再用左手指掐着穴位,右手将针刺入,等到气血通畅,然后将针取出,并立即用左手按闭针孔,不要让经脉中的正气外泄。在病人呼气快要结束时进针,长时间留针以静候其气,以产生“得气”的效果为目的。(留针候气时)要像等待贵宾—样有耐心,忘掉时间的早晚,得气之后要谨慎地守护,待病人出气时出针,这样可使经脉之气不至于外泄;(出针之后)分别在各个针刺部位推合关闭针孔,使真气存内,针下所聚之下气长时间地留聚在局部,所以叫作补法。”“切而散之”一词出现在《内经》中关于针刺补法的篇章中,其意义是在用针之前,要用手指按压穴位使经气布散,是行针(补法)前有益的准备。

应用领域

“切而散之”是在行针之前,对穴位进行按压,可促进得气,有益于补法的进行及效果,原文中论述的针刺补法即为现代所说的“呼吸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是指在用针刺手法时,配合患者的呼吸以区分补泻的方法。此法最早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而《针灸大成》说:“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指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一)操作方法1、补法:病人呼气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病人呼气时行针,吸气时出针。2、泻法:病人吸气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病人吸气时行针,呼气时出针。(二)临床应用呼吸配合各种补泻手法,能调和阴阳、升清降浊,促使营卫气血运行通畅。《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曰:“诸阳浅在经络,诸阴深在脏腑,补泻皆取呼吸,出内其针。”说明经络脏腑病证均可配合呼吸补泻法。(三)注意事项1、单纯的呼吸补泻只能起到加强补泻疗效的辅助作用,如《难经·七十八难》载:“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标幽赋》说:“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通过临床观察可以看到,只凭呼吸而不配合诸如提插、徐疾等法,往往收效甚微。2、呼吸补泻法应令病人做深而徐缓的呼吸调息法,最好是医者与病人在施行手法时能同时进行呼吸调息,既可促进得气与针刺感应作用,又可提高凉、热感应的成功率,对提高针刺疗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医者在施术中,必须心无内慕,手如握虎,全神贯注的操作。

参考文献

1、曹洪欣,刘保延总主编,李剑,曾召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2、唐雪梅,张同远主编.《素问白话解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3、寿康.《刺法灸法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4、贺普仁主编.《针灸传世经典国医大师贺普仁临床点评丛书 普济方针灸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