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耳饰宝蓝色 李冬花藏族人的耳饰

文图/李冬花

藏族耳饰宝蓝色 李冬花藏族人的耳饰(1)

耳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首饰之一。在中国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就开始使用耳环。

藏族首饰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历史发展之路跌宕起伏,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卡若文化时期,在吐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开始定型,并趋向成熟,最终呈现出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的藏簇首饰。藏族首饰的服饰中的珍贵配件,为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富和地位的标识。藏族小伙18岁之后戴上耳环,就证明他已经成年了,这是藏族同胞的风俗。

10世纪初,吐蕃王朝的后裔在西藏的西部(今西部阿里)建立了古格政权,属于古格王国文明时代。正值元代政权建立丶蒙古族忽必烈统一中原,并且将西藏归属于元朝,藏丶汉丶蒙三族文化交融,元朝的艺术文化传入藏区。这一时期藏区首饰的少数民族特征愈发明显,藏民的首饰品由品种较为单一,装饰简洁转变为品种繁多,呈现多元化的艺术特色。

贵族仁蚌巴等地方首领的时代,黄金首饰、长耳坠、耳饰、红白念珠、制服、顶帽等奇特的服饰也很流行。另一方面,自从元朝对西藏统治管理以来,明清时期的蒙古族的首饰文化与藏族互相交融,蒙古族妇女的装扮同藏族有相似之处,《西藏志》中记载道:“其蒙古妇女,发亦自顶分两股打辫子,以青布作套束上,约宽寸余,长二尺许,以钩挂发辫际,垂两乳旁,是穿香牛皮靴,身穿长衣上盖镶边齐肩长挂,其挂腰作细褶、仿朝衣褶、耳带累丝金镶,绿松石石坠,珊瑚坠,脸不敷糖脂,不披方单,冬夏俱戴“狐皮帽。”

藏族男子佩戴绿松石耳饰用来祈福,可以用于巨大的力量,明代兴起的世俗贵族政权藏巴汗也运用此耳饰祈福,以庇佑得胜战:“旧密派在行供神仪式时,口含金玉,以此为世间最大的之荣耀,据说在供献神饮时如果收不到璃玉耳饰,则以此代替。后来,第悉藏巴(藏巴汗)也继承了这种凤格,使之流传不衰。但是,自从铁蛟年(1641年)之乱以后,就名存实亡了。”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封建政权。而西藏的部落争夺激烈。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小部落,并在公元7世纪建立吐蕃王朝。吐蕃王朝后期社会矛盾激烈尖锐,王室后裔、外族与王族等争夺王权,中原时期也经历了晚唐、北宋、南宋、金、西辽等政权兴亡更替。10世纪中叶古格王国建立。这时蒙古族首领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藏区处于萨迦政权。而到明清时期,藏族终于同朝廷的发展步伐相近。

清代建朝初期,因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明末反清势力与之对抗,社会各种民族矛盾突出,文化艺术呈现出两种风格:一种是繁琐精细的清朝宫廷风格,另一种是清秀朴素的明朝民俗风格;清代是后金时期的满族人建立的,满族人是游牧民族,与藏族人民生活方式相似,服饰特征都是粗犷豪放。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

清代服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生动,纤弱更美的汉族传统遭到破坏和变革,其中“一耳三钳”就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之一。

清代开始使用玉材制作精美的玦,而稍后的新乐文化则出现用煤精制作的珰。

在古代汉语中“瑱”、“珥”、珰”指的都是耳饰。

1988年笔者在山西五台山周围地摊收买的男士戴的耳环,5个是大小不同,花型各异的一套银耳饰。包桨古色浓厚,完整无缺,是地道的汉代雕工时代符号。从耳环就能看到古人艺术的精灵丶智慧,从规格,样式的作工上,文物体现了朝代的兴盛。

包罗万象的藏品,每件的故事不同,它们来至五湖四海,归根是社会的财富。如今相聚在一所大学家忆博物馆,展示各自的容颜,与爱好者、学者结缘。

藏族耳饰宝蓝色 李冬花藏族人的耳饰(2)

作者简介:李冬花,民间收藏家,大荔家忆博物馆馆长,大荔诗词曲学会秘书长。

藏族耳饰宝蓝色 李冬花藏族人的耳饰(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