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1)

武夷山水帘洞,位于丹霞嶂的东面,原名唐曜洞天,是武夷山风景区最大的岩洞。因此处有两道飞泉沿峰巅奔泻而下,随风飘洒,犹如灿烂的水帘,故后人便改称为水帘洞。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2)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3)

沿着峡谷迤逦而上,便可在不远处观看到心念已久的水帘洞了, 仿佛舞蹈中的一处高潮,奔泻而下的两道飞泉至半空时散作纷纷扬扬的水珠,像飘逸的裙襟,飞扬的舞袖,凝神已久,眼前的水泉依然不停留的漫下来仿佛自己是一滴飘悠的水珠,也跟着撒入碧绿沉翠的浴龙池。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4)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5)

该洞是武夷山景区内最大的洞穴,高宽各一百多米。洞顶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飞檐,遮住了半边天。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股清泉,从一百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微风过处,水珠摇曳分合。随风飘洒,仿佛天女散花,又如悬挂的两幅珠帘。水帘洞内,轩爽敞亮,可容数百人。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6)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7)

水帘洞内摩崖石刻比比皆是。岩壁上刻有“活源””二字,据说系清光绪壬午陛用总兵浙江象山协副将楚南余宏亮所题写。相传活源取自朱熹《观书有感》一诗:“半庙方塘一鉴开, 云影天光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人在此勒上“活源” 二字, 即点出了水帘洞的景致, 又勾起人们对朱熹求学精神的追思,恰到好处。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8)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9)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10)

沿崖所建这栋“三圣祠”,也为茶室,为原奉祀宋体朝大儒刘子恽、朱熹、刘珙的三贤祠和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三教堂的遗址。水帘从“三圣祠”上方泻入池中,不断溅起水花,随即又晃漾出涟漪,煞是好看,犹一条龙在圣人面前戏水,所以下面的那个水潭就被称为了“浴龙池”。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11)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12)

这个池子不大,只是不知道这池水有多深?又融入了多少历史文化的音符?不过有了《两股泪泉惊天神》民间传奇。这水帘洞也就借着别人的名,扬了自己的奇美。这“浴龙池”里的水永远都不会满溢出来,那落入池中的水都去了哪里?我怀疑池下直通东海,如此纯净的山泉水也就直接流入了东海龙宫中供龙王享用了吧。哈哈!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13)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14)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15)

福建武夷山大峡谷风景区(自然遗产武夷山)(16)

欢迎朋友 们点评指导并敬请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