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认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一句有钱能使鬼推磨,便看出来财富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看过一个对于王石的采访,谈话中王石坦承自己1988年放弃万科股权其实是因为“仇富”。此话怎讲?在当时的王石心里,如果骤然拥有60%的股份,也就是差不多五百万的财富,他会感觉自己变成了暴发户。

而那时的他,心里是瞧不上暴发户的。这种看不上,其实也是被财富控制的另一种表现。

谈谈你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认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1)

更有甚者,只因仇富心里心理作祟,就烧毁路边的豪车,几近扭曲的三观,也终会带来法律的惩罚。

那么,孔子是怎么看待财富的呢?本文将对于《论语》中关于财富的几个片段进行分析,了解一种更为通透的财富观。

01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曾经说过,只要能够合理地挣到钱,哪怕是让我担任市场里的守门人,我也会去做这份工作。但如果无法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得财富,我就会选择追求自己爱好的理想。

谈谈你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认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

财富,分为可求与不可求两种。只要是正当的谋生手段,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何况孔子自己也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为了求生,孔子做过的粗活可不少。

但是孔子却从未感觉这有什么丢人的,只要能够正当发挥金钱的作用,钱财可以行善,可以助人,更可以达己。

就像很多个拾荒老人,哪怕自己生活拮据,也都在尽力地帮助别人。每每看到这些报道,心中总会涌起既敬佩又心疼的情绪。他们自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却仍然不忘拿出劳动所得来周济他人。

谈谈你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认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3)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仁者以财发身”,仁者,会用自己的钱财来做善事,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由此可见,孔子并没有视金钱如粪土,他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财富的。

02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于孔子来说,吃粗粝的饭菜,喝冷水,曲肱而眠,这其中也蕴含了无尽的乐趣。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并不值得追逐。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过得并不好,他没有拥有很多财富,生活水平甚至都达不到小康水平,然而他说自己乐在其中。

谈谈你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认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4)

安贫乐道,强调的并非安贫,而是乐道。他们内心有追求的道,所以无论身处何地,也无需凭借外在的成就来证明自己,他们都可以乐在其中。

如果想要了解孔子对待财富的态度,那么这一段和刚才的几句话是必须放在一起来看的。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财富并不介怀的孔夫子,正如世人眼中一贯的清贫高人一样;而刚刚孔子说得多么热烈,只要有钱,让我看大门都可以。这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正是体现了孔子对于义的取舍。

可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不取不义之财。

谈谈你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认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5)

03 财富不过身外之物

有很多富豪都曾经说过,他们能够拥有财富,也不过是暂时保管了钱财,既不是钱的主人,也不是钱的仆人,他们的职责是用财富造福社会。

财富只是工具,本身并无正义与邪恶之分。

而孔子已然深谙此道。

在孔子看来,人们都喜欢钱财,这原本无可厚非。只要是正当的途径,人人辛勤劳作,岂不是社会进步所必须的吗?

谈谈你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认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6)

但是,钱财并不能决定孔子的乐,因为孔子不受它役使。让孔子值得一生去追求的,是“仁”。

所以,对待钱财应有一种更为超脱的态度。不卑不亢,努力挣钱的同时,也不忘本心,不被金钱所奴役。

如此,便是孔夫子教给我们更通透的财富观。#活得通透##翘楚读书会#

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