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聪明(聪明并非小聪明)

中国古语曾道,聪明反被聪明误。诚然,孩子聪明可爱的确惹人喜欢,但是您的孩子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呢?孩子若是一味耍小聪明,不想付出只想靠偷奸耍滑来赚得所谓利益,您可一定要提早掐灭这根小火苗!

举个例子:

瑞瑞是个市分可爱的小男孩,平时大家都叫他机灵鬼。为什么机灵呢?他眼珠子一转就能想出招来,只不过,他有的时候想出的招却是损招。前段时间老师要他读课外名著,老师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想让孩子增长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可是瑞瑞却想到了一个投机取巧的好法子。他去找同学玩儿并听同学讲课外名著。在同学的讲解下,他逐渐明白了名著讲的什么故事,因此当第二天老师问他时,他也就有的答了。

你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聪明(聪明并非小聪明)(1)

看似完成了老师的任务,可瑞瑞真的理解了这本书讲的什么意思了吗?瑞瑞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投机取巧,这个聪明算是真聪明吗?

真聪明和假聪明往往会让人傻傻分不清。那么,孩子爱耍小聪明,究竟有哪些日常表现呢?接下来就随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01.孩子爱耍小聪明,究竟有哪些日常表现呢?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却总有些“捷径”可以走。有很多孩子就瞄准了这些“捷径”,不管是平时上课还是日常游玩,他们总喜欢靠投机取巧来谋得小利益。

举个例子:

例如,靠考试作弊来谋得好成绩,又比如靠偷奸耍滑来赚取别人的信任等等。这些都是投机取巧的小把戏,孩子以为能够瞒天过海,殊不知,这一切都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

虽说人性的弱点便是自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提升了上来,自私自利的一面也逐渐被收敛。然而很多孩子因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却仍然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一毛不拔。这看起来是在为自己谋得的大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势必是一个心胸不宽广的人,而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交到好朋友,又怎么能够有更大的视野和见识呢?

好男儿是要顶天立地走一方的。然而很多孩子从小就逃避责任,找各种借口来推诿以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这看起来很聪明,懂得为自己规划也懂得给自己省力,但其实,这些省来的力最终都会成为打脸的巴掌。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长大以后还会有谁托付于他?还会有谁给他机会让他发光发热?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你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聪明(聪明并非小聪明)(2)

中国有句成语说的好,“滴水穿石”,有的时候每日每夜的积累,最终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小就爱耍小聪明,长大以后又会给他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02.孩子总是耍小聪明,这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呢?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外打拼没有朋友怎么行?然而一个爱耍小聪明总是将自己的利益看得高高在上的人,是不太可能能交到真朋友的。即使有朋友,也多半是些狐朋狗友、酒肉朋友,等自己虎落平阳后,这些朋友也就随之而散了。交这样的朋友又有什么意思呢?无非是给自己的人生徒增寂寥罢了。

有的时候,这些爱耍小聪明的孩子看似逃避了责任,但却往往会因自己逃避责任而背负起更大的“责任”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从小就想找借口逃脱责任,长大以后势必会屡屡钻空子。久而久之,他也就无法再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了,也就更无法托付起别人给他的重事,他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发展余地了。在当今社会,经济压力十分巨大,没有人信任你,也没有人敢托付给你,你该怎么办,又该如何生存呢?

你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聪明(聪明并非小聪明)(3)

看到这里家长也不要慌,孩子虽说爱耍小聪明,但家长只要及时引导,完全可以将孩子扳回康壮大道上来。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03.孩子爱耍小聪明,家长应该如何教育他呢?

有人曾说,家长要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自己首先就得成为什么样。有很多孩子之所以爱耍小聪明,完全就是受了父母的影响。父母买菜时爱偷奸耍滑,爱占个小便宜,这种品性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家长要想让孩子不耍小聪明,自己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自己都不是“君子”,又怎么怪孩子是“小人”呢?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家长要想让孩子不耍小聪明并懂得担负责任的重要性,完全可以让他读一些经典名著、经典好书,通过读这些书目,让孩子明白古代大人物是如何承担责任的,进而让他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

家长总是让孩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当中,他是无法体会到博爱的重要性的。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可以是旅游,也可以是参加户外实践活动。只有多接触人、多接触事,才能让孩子逐渐把自己的心胸打开,也能够让其明白责任的重要性,渐渐的,他会放下心中的“小利益”而拥抱“大利益”,回归集体,才是摆脱狭隘的重要措施。

你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聪明(聪明并非小聪明)(4)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耍小聪明时总心中窃喜,“我的孩子真聪明”。但是此聪明非彼聪明,此时的小聪明往往会为以后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甚至会成为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您真的愿意看到孩子变成这样吗?家长只有及时引导、及时归正,才能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及时回过头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