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不稳定性研究(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欢迎关注公众号老丁侃地理,精彩内容每日呈现

本文来自启慧地理的高玉华老师。

四边形不稳定性研究(倒置的垂直地带性)(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 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 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四边形不稳定性研究(倒置的垂直地带性)(2)

(1)指出图中横断山区遭受影响而反常的部位,以及该部位植被的坡向差异。(4 分)

(2)分析在未受影响的部位,东岸和西岸的植被差异,并说明原因。(6 分)

(3)说明科学家把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作为此区域地带性基带的依据。(6 分)

(4)分析东西两岸河谷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灌丛的可能原因。(6 分)

四边形不稳定性研究(倒置的垂直地带性)(3)

【答案】 

(1) 寒温带暗针叶林以下部位(或 3 100 米以下部位);东西两坡几乎没有差异。

(2)西岸同类植被比东岸生长要好;西岸为阴坡,光照弱;未受影响条件下的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和高寒灌丛草甸带生长的海拔高。

(3)周边区域海拔高,该自然带和周边地区植被地带一样,属于典型基带发育起点;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上植被,发育满足垂直自然带谱发育标准;而以下自然带不符合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发育要求,而是发育了灌丛和草地。

(4)山体高大,水汽难以到达,东西两岸降水量差异小;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微观区域白天和夜晚的山谷风加剧了谷底的干燥程度。

【解析】 

(1)依题意,正常状态的垂直自然带是由山谷向上依次分布乔木—灌丛—草甸,而图示 3 100 米以下与此分布相反,则反常部位位于 3 100 米以下。图示 3 100 米以下东西两坡植被基本没有差异。

(2)比较 3 100 米以上东西两岸植被及其分布,即可看出差异;读图可知西岸为阴坡、东岸为阳坡,则两岸最大差异是光照不同,导致土壤中水分产生差异,从而影响植被。

(3)基带要满足两个特征:要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时是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最下部植被带;注意材料中“是地区代表性植被”的含义。

(4)干旱小叶灌丛体现的是水分少的特征,则可从谷底干旱原因的角度分析。

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一灌木一草甸。但在个别山区却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 分布的情况,这种现象成为 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

四边形不稳定性研究(倒置的垂直地带性)(4)

1.该地金沙江畔的自然植被可能是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高山草甸

2.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C.谷底河畔风力强劲,蒸发旺盛

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答案及解析】 

1.根据材料,横断山区出现植被逆向分布情况,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灌木—草甸。读图可知,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下为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此为灌丛和针叶林的过渡地带,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谷底金沙江河畔温度更高、水分更少,最可能分布的自然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C正确,A、B、D错。

2.金沙江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热量充足,A错;

横断山区金沙江畔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山高谷深,山地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气候干旱,B正确;

该地谷底河畔地形封闭,风力小,C错误;

横断山区距离印度洋较近,D错。

四边形不稳定性研究(倒置的垂直地带性)(5)

在一些较封闭的河谷中,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递变规律,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图1示意金沙江(28°15′N)河谷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3~4题。

四边形不稳定性研究(倒置的垂直地带性)(6)

3. 金沙江河谷西坡雪线较高的原因是

A、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B、位于阳坡,光热充足

C、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D、位于阴坡,热量较低

4. 图中③区域的自然带是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荒漠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寒温带针叶林带

四边形不稳定性研究(倒置的垂直地带性)(7)

【解析】

3.【解析】此题考查干热河谷。图示金沙江地区盛行西南风,河谷东坡迎风,降水多,雪线低;西坡背风,焚风效应明显,降水少,雪线高,故A项正确;东坡光热条件好,类似于阳坡,理论上雪线应该高;西坡类似于阴坡,雪线低,但从光热角度思考,结论与实际分布不符。

4.【解析】由图可知,③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以下为灌丛及针叶林,由垂直地带性的递变规律,加上地形倒置和自然带过渡性的影响,故③自然带为针叶林,选D。

【答案】3.A 4.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