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和家人谁更难熬(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淑娅 艳粉

前段时间,电视剧《都挺好》引起热议,不少人对苏家的三个男人“恨”得咬牙切齿。最后,因为苏大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女儿苏明玉辞职在家照顾父亲的故事情节而感动。但电视剧始终都是电视剧,在现实生活中“阿尔茨海默”病却远没那么温暖和轻松。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有一个非常直白且暴力的名字——老年痴呆症。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发表《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数据显示,在2005-2016年的11年间,从死因死亡数变化看,阿尔茨海默病增长57.8%。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也越来越多,变成了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它在患者健康与生命、经济负担、家庭及照料者负担等方面严重影响生存质量,而目前的医疗水平并不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心理负担大

“20多年前,我父母相继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当时的我正好下岗,就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吕女士说,当时的她并不知道父母患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只知道父母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23年前,我母亲迷路找不到家,所以我就将一个写有我联系方式的信息牌挂在母亲脖子上,一旦走失,有人看到牌子上的联系方式就会联系我。”吕女士说,母亲的病还未有好转,父亲又开始生病了,刚开始觉得父亲不对劲是因为他大小便失禁,不仅拉在床上还会拉在裤子里。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通过查看资料了解到,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痴呆症患者家属有较大的心理负担,普遍存在孤独、抑郁的情绪。

多家志愿队为老人发放防走失手环

4月26日有媒体报道,在四川成都某小区,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86岁老太太被家人反锁在家中,没想到老人从14层窗户爬出来,抓住存放空调外机的铁栅栏,一步步爬到了5层,5层住户将老人从窗户拉了进去,幸好老人并无大碍。该报道一出,不少网友看到后,都惊叹:“这位老人是怎么爬下来的?”

对于家里有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来说,不论是独自一人外出,还是独自在家都十分危险。因为疾病的原因,老人开始失智,遗忘很多事情,有的老人会变得暴躁和执拗,而病情严重后会失能,更加需要人照顾和陪伴。

其实,在我市有不少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但由于前期表现不明显而被家人忽略。4月24日,菏泽公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派出所的24小时,他们这样度过……》,24小时内就有三位老人走失的消息,其中两位老人是80多岁,而这三名老人都因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走失。虽然不能确定这三位老人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但老人一旦出现好忘事的情况,请一定不要让老人离开自己的视线。

“我们一年接到寻找走失老人的信息为300余条,这还只是菏泽城区的,如果加上县城那就更多了。由于我们经常接触走失老人的事例,我了解到大部分老人都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带着患病老人去医院检查,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只是说老人年纪大了糊涂了,脑子不清楚了。这个病没有办法根治,所以不少人选择任其发展,但结果也会原来越遭。”菏泽市闪电支援救援中心队长李合明介绍道,针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闪电志愿救援中心曾面向有需求的老年人免费发放防走失定位手环。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除了闪电志愿救援中心外,菏泽城区还有其他志愿队为老年人发放过防走失手环。

照顾患者需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据统计,2016年,全球阿尔兹海默病人数高达3500万人,预计在2050年,将达1.15亿人。 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全球每三秒就新增一例痴呆患者,且每20年痴呆患者人数将增加一倍。

“我奶奶在4年前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她患病,只知道她变得‘健忘’,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后来她变得暴躁,说我们偷了她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她自己怕被人拿走而藏起来的,结果自己忘记藏的位置了。我们带她去医院检查,最后被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病’。”家住牡丹区的王先生说,自从奶奶被诊断出患病后,每个人心里都很难受,但因为自己的孩子小,需要父母帮忙看管,所以怎么照顾奶奶这件事就成了一个难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必须时刻有人照顾,不然特别容易走失、受伤,患上这个病后,尿裤子、拉裤子也是经常的事情,所以我们决定将奶奶送进养老院。”王先生一家在查看了菏泽的几家养老院后,决定将老人送进枫叶正红养护中心。

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和家人谁更难熬(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1)

4月2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枫叶正红养护中心,看到有不少老人正在晒太阳、聊天,还有护理员和老人一起做拍拍操,可以锻炼老人的手脑协调能力。

“我们养护中心里有40余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每位老人的性格都不同,我们的护理员首先了解到老人的生活背景和爱好,这样才能花最短的时间和老人建立起情感共鸣。”枫叶正红养护中心的养老产业负责人晁丽丽介绍道。

在养护中心,记者看到一位老人正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这就是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她天天对着镜子说话,以为镜子里的人是她的亲戚,还会拿着饭喂镜子里的人。”护理部主任石丽说,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度患病阶段会出现较多的生活自理问题与精神症状,比如,不会做饭、喜欢收垃圾、藏东西、出现幻觉等等。而对痴呆病人的护理需有一套非常细致的方法,这些都需要家属在长期的照护过程中耐心学习和摸索经验。

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和家人谁更难熬(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2)

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和家人谁更难熬(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3)

“中度痴呆的病人有时会有激越行为,此时家人或护理人员应该坐在患者的侧手陪他说话,而不能坐在对面,以防止对方忽然挥手攻击。如果患者不肯配合穿衣服,家人可以在他旁边和他一起穿衣服,让患者模仿。到了晚期,患者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不会吃饭,不会走路,这时的照料主要以临终关怀为主。”石丽举例说,但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人没办法能如此细致地照顾老人,所以会将老人送到枫叶正红养护中心,让更专业的护理员进行照顾。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就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问题,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专门采访了菏泽市中医医院脑病一科主任陈银玲。陈银玲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暂时是无法预防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年龄每增加5岁,发病率就会增加一倍。85岁以后,该病的发病率为20%-50%。在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年龄较大的人记忆力减退是普遍现象。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初期的病人的表现大多为健忘、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记忆力受损;有的原本性格很好的人变得很暴躁,一语不和就会与人发生矛盾。“有时患者还会出现错觉或幻觉,总感觉有人说他坏话一样。”陈银玲说,生活中,如果发现家里的老人反应异常、记忆力差、重复语言或自言自语、性格改变等等情况可带其到医院就医,判断是否是患上了老年痴呆。

陈银玲表示,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的老人越来越多;另外,因为长期饮食、作息等不规律的生活方式,造成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人增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但是原发性的老年痴呆也不再少数,尽管有些病人在医院经过相关的检查后,发现大脑并没有病灶,但是病人已经出现了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者人格改变等等症状。“比如,原来很讲究的人,变得一点也不注意形象了,病人会变得很不正常,最常见的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陈银玲说。

目前无特效治疗逆转或阻止病情发展的药物或方法

日常生活中,老人走失的事情时有发生,而这样的老人多数不向别人请求帮助,而是被动被找到。为了防止老人走失,家人也是想尽方法,比如,将写有家人有关信息的卡片挂在老人胸前,为老人佩戴防走失手环或者定位手表。尽管,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而有所效果,但是并未能杜绝老人走失。陈银玲介绍,他们医院为了防止病情较重的痴呆老人走失,一般都会为老人佩戴定位手表,该手表与老人家属的手机绑定后,可在一定范围内监控到老人所在的位置。“住院时他们一般叮嘱家属,多留个人照顾患者,因为陪人去趟卫生间的功夫,老人就有可能走丢。”陈银玲说,阿尔茨海默病不同于一般的血管性痴呆,因为最初的症状可能就是健忘、记忆力减退,而生活中,人们老人年龄大记忆力减退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到医院就医的患者还不如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多。

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和家人谁更难熬(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4)

陈银玲表示,尽管阿尔茨海默病刚开始可能不会妨碍老人的正常生活,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影响到老人的行动、吞咽功能、甚至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治理。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的话,就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他不可能全身心的扑倒照顾老人这件事上,而其他什么事情也不做。”陈银玲说,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并没有特效治疗逆转或阻止病情发展的药物或方法,只能对其进行干预,经过治疗让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提高。“一般医院会为患者用一些改善供血的药物,另外,鼓励早期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对患者进行社会心理治疗也很重要。”陈银玲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