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路图和基础知识点(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电路图和基础知识点(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归纳)(1)


  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
  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
 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通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
 8、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10、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11、电路的连接方式分:串联和并联两种。
 1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3、电流用符号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6、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
 17、电压U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18、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19、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20、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23、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4、电阻(R)的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2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6、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
  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应用收音机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
  ⑤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
  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