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艺术(寻找新时代最美劳动者)

劳动最美丽,劳动者最可敬。日前,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寻找新时代最美劳动者”活动落幕,“十大新时代最美劳动者”名单正式公布。作为岛城职工的代表,这十位最美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谱写了一曲曲劳动赞歌,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时尚、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寻找新时代最美劳动者》系列报道,记录这十位最美劳动者的风采,敬请关注。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孙啸 青岛报道

周光耀是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染整技术员,负责绳缆后整理工作。当记者来到位于城阳的海丽雅集团产业园的工作车间时,周光耀正穿梭于各个设备间忙碌的工作着,这个放满了各种机器设备以及绳缆的车间,就是属于他的工作天地。见到记者的周光耀带着亲切热情的笑容,他朴实,腼腆,不善言辞,直到谈起工作,他的话匣子立刻就打开了,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扎染艺术(寻找新时代最美劳动者)(1)

满腔热忱扎根行业,刻苦攻关不畏艰难

绳缆后整理在全国都属于冷门行业,不干这一行的人几乎没有听说过。说起具体的工作内容,周光耀解释说:“绳缆后整理就是指绳缆的拉伸、染色、涂层、热处理这些工艺。通俗来说,就像咱们做衣服一样,刚做出来的衣服布很不平整,有些性能也达不到,比如有些衣服需要防水,有些需要防紫外线,绳缆也是,仅仅通过前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绳缆手感不是很好,很多性能也达不到,这就需要经过绳缆后整理,将它变得平整,达到应有的性能。”目前,周光耀参与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海洋、航天、军事、应急安全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并应用于“蛟龙号”国家863重大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国家南极专项,以及“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和大型宇宙船等重点项目。

2018年,海丽雅集团为蛟龙号研发生产第二代安全保护绳缆,这条绳缆长达9000米且无接头,公司还从来没有染过9000米的整条绳缆,尤其是在整个行业也没有相符的染整槽轨,这项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从接到任务后开始制定方案、反复实验再到最后生产研发前前后后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

那段时间里,周光耀的压力非常大,“晚上做梦我都在想着该怎么把绳缆顺利生产出来,全车间辛苦了那么久,到了后整理这关键的一步万一出现一点闪失,不光大家的努力全部白费,成本的花费也是巨额的。”那些日子里,周光耀几乎全天都泡在车间里,吃饭也是在车间看着机台吃,染色的那一天,他24小时不眠不休,就盯着机台,生怕出现绳子打结、设备温度过高等问题。“绳缆必须要精准,一旦出现偏差,性能就不同了。”他说道。最终,经过24小时不间断染色,顺利的完成了9000米无接头绳缆的染色与拉伸工作,并开创了行业新纪录。

废寝忘食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担起职责

周光耀就是这样把整颗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说他废寝忘食绝不为过。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他就到了车间,有时冬天的早上天还没亮,他也同样早早出门。“我们没有上下班固定的点,就是时刻以客户的需要为导向随时待命,有急活的时候,就像有船员急着出海需要用绳子,夜里两点多也得立刻到岗位上。”妻子也曾经埋怨他:“你就是个工作狂,自己的两个孩子也顾不上”。说到这,周光耀语气里是对家庭,对妻子和孩子深深的歉疚,他摸摸头无奈的说:“没办法,既然我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担起这个职责。”

扎染艺术(寻找新时代最美劳动者)(2)

自进入海丽雅集团的这十五年来,周光耀个人申请国家专利6项,参与研发的特种绳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专利优秀奖、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青岛市科学技术奖等。在绳缆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难关,但周光耀就是凭着他对于专业的不懈研究和攻关热情突破了多项行业技术难关,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丘。比如登山绳的后整理技术是国内行业内的一大难题,登山绳是由很多小细绳编织在一起,再加上护套包在一起,在登山的时候绳芯和护套必须一起受力,有一个先受力就会影响绳子的强力。当时研究了很长时间,护套和绳芯就是不能同时受力,周光耀就不厌其烦反复的去琢磨,去研究,通过百余次的高温温压后整理实验去测试,让它们能够同时受力,在增加绳缆柔软性的基础上,加大了延伸率,大大提升了绳缆对登山、攀岩人员的保护性能,最后还拿到了国家专利证书。

当记者问起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有源源不断的热情去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的,他说:“我觉得最大的热情还是来自于兴趣,老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到最好,别人做不了的,研究不出来的,我就想把它研究出来。要不断的去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匠心工作与时俱进,创造不凡建功青岛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喜欢琢磨一些能够使干活省时省力的小发明创造,比如做绳缆需要一直在拉,绳子很长,干拉比较费力,周光耀就找了登山用的小轴轮,用上之后,绳子很轻松的就拉过来了。有的设备进来的时候比较早,比较落后,需要两个人看,于是他就想到在前面安一个摄像头,后面加一个屏幕,坐在屏幕前就能够看到绳子是怎样出来的,就不需要两个人了。这些类似的小发明还有很多,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同事们都常常夸我说你真是聪明绝顶”他摸了摸头笑着说。

扎染艺术(寻找新时代最美劳动者)(3)

在行业上,周光耀并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去学习钻研,以前是查书籍,现在有了网络方便了很多,他就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因为绳缆后整理是冷门行业,在国内都没有很专业系统的资料,他就将理论结合实践反复实验反复去试,积累经验,再用到生产研发的过程中去。现在技术越来越完善,他也一直在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不停地学习,完善自己。“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一项互联工业,在和工厂研究做一套设备,以前是多道工序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现在争取一套工序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就能操作。”谈起未来的行业目标,周光耀满怀信心的说:“今后的工作一定要好上再好,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最好,最精准,同行业的达不到的我们要达到,我心里的目标就是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当记者问起周光耀对最美劳动者的理解,他说:“我觉得就八个字吧,匠心工作,任劳任怨。我这个人嘴巴比较笨,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多做,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不管做什么都认真,对社会负责任,光靠嘴皮子去说太不真实了,脚踏实地的去做好每一件事。”

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一颗对工作满怀热忱和虔诚的心。堆放着机器设备的工作车间,就是他的一方舞台,一根根绳缆是用匠心筑就的工艺。立足平凡的岗位,周光耀十五年如一日专注于行业技术研发,用心钻研,耐心打磨,用自己的力量谱写了不平凡的劳动赞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