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书札记7篇(每天一本书-巴黎圣母院)

小说《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浪漫离奇而凄婉动人的,其间深邃的主题更是耐人寻味。雨果在他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的序言中提到:“宗教、社会和自然,这是人类的三大斗争”,《巴黎圣母院》是为了控诉宗教的宿命而作的。

这本书里有三样东西:伟大的建筑,纠葛的爱情,悲悯的作者。

巴黎圣母院读书札记7篇(每天一本书-巴黎圣母院)(1)

雨果以史诗的波澜壮阔,铺陈几十页笔墨,描写一座教堂与一个时代,使这部小说堪称一幅百科巨著。作者讲了一个关于“不可得”的爱情故事,吉卜赛少女美的明亮耀眼,钟楼怪人爱的卑微执着,副主教邪恶中露出软弱,“美与丑毗邻,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作者苦恼于这种矛盾,浪漫又悲情,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美丑,什么是善恶。

《巴黎圣母院》主要讲述了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做一个撞钟人,克罗德神父外貌看似正经,但在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后,被爱斯美拉达的美貌深深吸引。

后来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福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埃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福比斯。但福比斯生性风流。克罗德劫掳不成,对福比斯怀恨在心便刺杀福比斯,但没有死。

事情败光后就嫁祸于埃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就在行刑时,卡西莫多救走了爱斯美拉达,卡西莫多将爱斯美拉达藏身于圣母院中。

乞丐群众为了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自杀。

巴黎圣母院读书札记7篇(每天一本书-巴黎圣母院)(2)

  这本书里不只有三样东西,还有激情,有自由,有前言中的一个希腊文词,有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有人要把他搂抱的骷髅拉开,他的遗骸也就立时化作尘埃”,这结局浪漫极致,悲悯如佛,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爱,如何爱,爱是否有结局。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巨擘,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才华横溢,并且富有激情,二十八岁时,只用三个月即完稿《巴黎圣母院》,一鸣惊人。他早期曾思想摇摆,被人讥嘲“雨果已经完蛋”;后期立场坚定,与帝国政权作斗争而被流放,虽生活困窘,不改初志,以一部《悲惨世界》奠定自己的文学地位。

  他有着纯真的人道主义,曾大声疾呼反对入侵中国,控诉英法联军掠烧圆明园。他秉着诗人的气质,高呼“诗歌不会消亡”;他是想象力与创造力天才,一生创作3500多幅绘画,影响无数后来者。雨果去世后,他的遗体穿过凯旋门接受万民守灵,历史中仅有三人获得此种殊荣,这是世人对他的致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