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送粽古诗朗诵(知见诗社蕹菜)

谢人送粽古诗朗诵(知见诗社蕹菜)(1)

配图画家:老圃

▾ 点击收听 ▾

谢人送粽古诗朗诵(知见诗社蕹菜)(2)

蕹菜


作者:吴伟建

诵读:段 英

春天快过完了,我才想起货场还一块湿润的土,还荒芜着呢。

一天,我出完车,下决心要种点什么青菜。

我拿上锄头,菜园青蛙被我匆匆的脚步惊扰,慌乱窜出草丛掉入水沟,发出“卟咚”的声响。

我花了一个小时,锄去了长在土里的草,把这块土全部松了一遍。施了几把复合肥。

三天后,我撒下了半包蓊菜籽。在旁边的水沟里提了两桶水浇灌。

时间过去了半个月,蕹菜长到一寸长了,微风吹过,柔弱碧绿的身子在初夏像幼儿园里孩子一样,欢声雀跃。

因为靠水沟的缘故,地势又不高,所以土块总是湿润的,我不需要为它们的土壤干涸而担心。也不需要为土壤潮湿而烦恼,因为它们不怕水,甚至可以在水里生长。

一个月后,我吃上了新鲜的蕹菜,有的地方,也叫空心菜。

她们长势粗壮茂盛,叶子好吃,可以清炒,也可以打汤。

只是多了的时候,我就去掉叶子,送给邻居家可爱的小兔子。

然后把蕹菜枝切碎,放点青椒,用我们萍乡炒法:先放油,等油滚后,再放蕹椒,炒软后放点蒜、盐、味精,熟了秒起锅,一定是美味可口。

此时,千万别加水,否则青青河边草就变成了黄脸婆了。中国人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如果没有了青色,哪怕这道菜再香再美味,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我记得广州人就喜欢用水煮空心菜,滤掉水,撒下盐糖,就可以吃了。我们萍乡人多不喜欢这种吃法。然而中华食谱,各有千秋,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

—— 2020年11月1日于萍乡


谢人送粽古诗朗诵(知见诗社蕹菜)(3)

【作者简介】吴伟建,笔名阿建。《知见诗社 》《崇州文艺》作者,文学爱好者,赣西文学会会员,回归派作家成员,作品散见于《知见诗社 》、《崇州文艺》、新华网客户端、香港国际卫视等平台。

谢人送粽古诗朗诵(知见诗社蕹菜)(4)

【诵读简介】段英,播音名:玛芮米娜塔。《知见诗社》顾问、主播。声音诗人、诗歌义工。成都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成都蜀人吟叹诗社社员,众家网络有声平台主播和特约诵读嘉宾。用心诵读、用爱诠释中国新诗。

谢人送粽古诗朗诵(知见诗社蕹菜)(5)

【画家简介】老圃,1955年生,姓白名进海,金海,菜园子老白,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研修班,师从张立辰先生,现为荣宝斋画院研究创作中心主任。


谢人送粽古诗朗诵(知见诗社蕹菜)(6)

策划出品:「知见诗社」

品牌定位:中国首家全民原创精品文化艺术公益平台

文化宗旨:知天下,见未来,只要热爱,皆是诗人

投稿邮箱:834498775@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