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一号文件详细解读(一号文件新提法透露哪些信号④)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菜苗入住宽敞大棚,全自动喷灌车日夜作业,精心呵护着一株株幼苗……在现代化设施装备帮助下,农产品摆脱了“靠天吃饭”,老百姓的“菜篮子”更稳当了。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首次将“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写入文件,也是首次提出“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

啥是设施农业?将迎来哪些改变?海妹问了问专家——

农业一号文件详细解读(一号文件新提法透露哪些信号④)(1)

现代设施农业啥样?

“现代设施农业是指利用新型的生产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调控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内的动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土、气、肥等环境条件,改善动植物生长发育环境,使动植物的生长不受或者很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建立动植物周年连续生产系统,实现高效优质生产。”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与贸易研究室主任翟雪玲告诉海妹。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耕地和水资源的高度依赖。

海妹了解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设施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

目前,全国设施农业面积约4000多万亩,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超八成种植蔬菜。黄瓜、番茄、辣椒等30多种蔬菜在设施农业帮助下摆脱了“靠天吃饭”。在物流、电商等多重配合下,新鲜蔬菜变得触手可及。

设施农业“焕新升级”,今年将有哪些大动作?

传统优势产区的设施将变得更“智能”。今年,将加快老旧设施装备升级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广。包括提高保温和蓄热的性能和整体设施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现代设施育苗中心正抓紧建起来。海妹了解到,中国设施农业70%以上是以家庭为单元的小农户经营,机械化水平仅为30%-40%。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建设现代设施育苗中心,通过扩大蔬菜的优质种苗,提高优质种苗的供给覆盖率,将有效解决小农户育苗难、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

戈壁、沙漠也不能放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

“戈壁、沙漠以及盐碱地、滩涂等地方发展设施农业,是为了更好利用水土资源。”翟雪玲分析,通过科技的改造,让这些过去不能生产农产品或生产率非常低的土地资源得到改造。这不,甘肃生产出了个大味美的“阳光玫瑰”,新疆也充分发挥了光热资源优势,生产出了高质量农产品。

现代化设施农业,对大城市的“菜篮子”同样重要。大城市人口集中,蔬菜消耗量大,土地资源紧张。翟雪玲介绍,“现代都市型的智慧设施农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包括建设全年生产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联动温室、植物工厂等,形成布局合理、高产高效、能够保障一定产品需求的农业标准化园区。”

随着现代化育苗中心遍布大江南北、塑料大棚变得更加智能高效,中国人的“菜篮子”定会拎得更稳,餐桌上的蔬菜种类也将更丰富、更美味。

本期编辑:白天亮、聂传清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