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宾著名油画作品欣赏(这些画作见证着托尔斯泰与列宾交往时俄罗斯的忧伤)
列宾为友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所绘的肖像,苏里科夫笔下在冰雪中被拖往克里姆林宫拷打的女贵族莫洛佐娃,以及克拉姆斯柯依笔下的神秘女子《无名女郎》——有人认为她是列夫 · 托尔斯泰小说《安娜 · 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这些俄罗斯美术史上的煌煌巨作明天起将在上海博物馆二楼展厅正式对外展出。
12月14日,中俄联合主办的“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并于12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展览将通过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和历史画等四类68件油画代表作的呈现,包括列宾、列维坦、希施金、克拉姆斯柯依、苏里科夫、彼罗夫等多名杰出油画家的作品,全面反映19-20世纪初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表示,这些展出的大多画作都是从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基本陈列中选出的,“很多名作现在到俄罗斯反而是看不到的,只有到上海博物馆才可以看到。”
“19世纪的巡回展览画派,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所代表的文学一样,完全是俄国的一个高峰。”知名美术史学者奚静之说。
展览海报
“如果说俄罗斯有一个什么画派,中国人最熟知,那一定是巡回展览画派,对中国油画家影响非常之大。”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今天下午的开幕式上对“澎湃新闻”表示,“这次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选择了68件精品。”
据悉,此次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览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学院与传统”、“巡回与先驱”、“自然与情怀”、“人物与个性”、“历史与现实”和“求新与探索”,集中向公众呈现“巡回展览画派”的时代价值与艺术成就。借助他们的作品,观众得以透过画家们所表现的欢乐与哀伤、游戏与传说,深入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人们也将从中发现普通民众的风俗、民族服饰的特色和历史事件的面貌等诸多有趣的内容。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馆长泽里菲拉·特列古洛娃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采访时说,本次展览最大的看点为所有作品都是“巡回展览画派”的经典,都是杰作。本次展品是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的常设作品,可见其重要性。尤其是在第三部分“自然与情怀”、第四部分“人物与个性”、第五部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情怀”中展出了画家费奥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里耶夫的《融雪》(1871年),描绘了冬天的融雪之日,一位身背行囊的老人和一个女孩正沿路而行,萧瑟的景物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的伤感,瓦西里耶夫在此充分展现出他对时代的关切和对普通民众艰苦生活的同情。“人物与个性”中,值得推荐的是克拉姆斯柯依所作的《无名女郎》(1883年),这幅画带着她传奇而神秘的气质来到观众的面前。与其他众多保守风格的人物形象不同,克拉姆斯柯依笔下的这位年轻女郎动人美丽的脸庞和人物的每一处细节,都诱使观众去探求人物背后的秘密。对于此次展出的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泽里菲拉·特列古洛娃表示,在克拉姆斯柯依众多严谨的肖像画中,这幅《无名女郎》可能是画家唯一体现感官美之力量的作品。
克拉姆斯柯依 《无名女郎》 1883年
肖像画是体现“巡回展览画派”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开创的“心理肖像”具有洞察对象个性、揭示人物心理的特点。每位大师都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与他们笔下的人物展开“对话”,直击人物的内心深处。“巡回展览画派”的肖像画涵盖了俄国知识分子的各个阶层,如作家、音乐家、科学家、思想家等。本次来展的肖像画中,观众将有幸欣赏到列夫·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等人物的肖像。绘画大师列宾在1887年夏天创作的《列夫·托尔斯泰肖像》(1887年),仅用了三天就完成了,他生动地捕捉到了托尔斯泰脸部的特征和内在丰富的个性,展现了画家惊人的洞察力。
据有关介绍,画家列宾(1844-1930)与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亲密交往,从1880年起到1910年列夫·托尔斯泰逝世,大约持续了30年之久,列宾为托尔斯泰画过七十多件写生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素描及雕塑。他们彼此相访,互通书信,交流思想,同时也进行艺术创作方面的积极探讨。列宾笔下的托尔斯泰非常生动,既有托尔斯泰犁田耕地的素描和油画,也有写作中的托尔斯泰,还有长椅上、病榻上的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像一株橡树,扎在大地上,列宾的画笔,忠实地记录了文学大师,没一点虚饰,这一刻是两个大师心灵的接近,在大自然中清除了一切浮躁和杂念。作于1887年,此次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托尔斯泰肖像》是列宾所绘托尔斯泰所有肖像画中最出色的一幅。画上的托尔斯泰目光避过观众,直视远方,表现了集中思维的神态。这是一个强壮而高尚的男子汉,一个带着贵族风度的伯爵,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
列宾《列夫·托尔斯泰肖像》1887年
列宾《屠格涅夫肖像》
列宾 《纤夫涉水》1872年
第五部分“历史与现实”中,展出了列宾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0-1873)的另一版本——《纤夫涉水》(1872年)。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是逆风行使,所以帆没有张起来。河面上映着倒影。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向前倾,可见都在使劲,可见船上载着很重的货物。当时,画家列宾凭借此作声名鹊起并驰誉全俄与欧洲。作品聚焦于纤夫们艰辛劳作的场景,表现了人物的内在力量、个性气质和人格自尊。萨维茨基的《修铁路》(1874年)也极具代表性。
萨维茨基《修铁路》1874年
瓦西里 · 伊万诺维奇 · 苏里科夫最著名的画作是《女贵族莫洛佐娃》(1883-1887 年),作品的主题是 17 世纪俄国历史上的悲剧事件,有着巨大的悲情感。当时,俄国经历了一场全面的宗教改革,东正教教会出现了分裂。莫洛佐娃是此类改革的坚决反对者。画家聚焦于女贵族莫洛佐娃被带往克里姆林宫接受质问和拷打,以逼迫其屈从的瞬间场面。在《女贵族莫洛佐娃》一作完成之前,画家曾创作了大量的草稿和数百张习作。由于《女贵族莫洛佐娃》尺幅太大不便运输,此次展出的是《雪橇上的女贵族莫洛佐娃》。苏里科夫创作了无数版的习作,以完善雪橇上莫洛佐娃的人物形象和手部姿势,尤其是她高举的右手。本次展览展出的是其中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版,也是人物动作的最终定格版。莫洛佐娃的脸部表情和深色外衣,垂落雪橇的衣缘和干草等,所有这一切都传递出了雪橇在行进中的动感。
苏里科夫《雪橇上的女贵族莫洛佐娃》
巡回艺术展览协会,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最具革新精神的民族艺术团体之一。这个创作团体集结了一批年轻大胆、才华横溢且具有独立思想的艺术家,构成了俄国杰出的艺术家群体——“巡回展览画派”,其成员包括彼罗夫、萨夫拉索夫、列宾、列维坦、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和科罗温等众多驰名欧洲的杰出画家。自1870年成立至1923年解散,巡回艺术展览协会共计举办过48次巡展,足迹遍布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喀山、沃罗涅什、里加等地,“巡回展览画派”也因此得名。巡回展览画派从1871年第一届展览开始,至1923年共举行了48次展览。巡回展览画派一登上俄国画坛,就受到一切进步艺术家们的重视和关注,热情支持他们的有乌斯宾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柯夫和斯塔索夫等,他们为巡回展览画派鸣锣开道,大造舆论。
“巡回展览画派”成员留影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856年。当时,24岁的商人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恰科夫首次购藏了两件俄国画家的作品。从此,特列恰科夫便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收集俄罗斯画家的作品,他不仅慷慨斥资,还坚持以在莫斯科建立一座俄罗斯艺术博物馆为其毕生的重要使命。1892年,特列恰科夫将他的全部藏品,连同亡弟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遗留下来的少部分欧洲经典藏画一起捐给了莫斯科市。当时,这批藏品总计约为2000 件。直至1898年去世前,特列恰科夫一直担任着美术馆董事,并积极致力于扩充藏品。1918年,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从市立博物馆跃身为一座国立博物馆,并以创建者特列恰科夫的名字永久命名。如今,美术馆的藏品数量已近20万件。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对“澎湃新闻”说,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的藏品几年前曾在中国进行过展览,但这一次与此前不同的是,很多展品都是从基本陈列中选出的精品,一些作品从未到过中国展示,“当时我们想就要与之前的展览有所区别”。
彼罗夫《钓鱼者》1871年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了解百年前的巡回展览画派与当下中国的关系,此次特展的一大看点是以视听结合的观展方式展现给观者。上海博物馆策划组织了《巡回展览画派与中国》系列访谈栏目,邀请靳尚谊、詹建俊、邵大箴、全山石等12位不同历史时期接受过俄罗斯美术训练的艺术家、美术史家,与观众分享了他们的艺术经历和感悟,并对本次展览的重要展品进行赏析。
格罗维奇·马科夫斯基《奔离风暴的孩童》1872年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如果说俄罗斯油画对中国油画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巡回展览画派”则是对中国油画影响最首要的。另外,在展框技术层面上,杨志刚说,本次展览所有的油画作品上都配上了一种低反光、低反射的玻璃,因而既有效的保护了作品,又满足了观者。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继“北方之星: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宝光璀璨:法贝热珠宝艺术展”和“盛世威仪:俄罗斯皇家军械珍藏展”之后,再一次与俄罗斯重量级博物馆携手合作的成果。本次展览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对俄罗斯艺术的了解,并以此促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展览现场的瓦斯涅佐夫《阿廖努什卡》有着一种俄罗斯特有的忧伤(局部)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馆长泽里菲拉·特列古洛娃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aer.cn)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也曾于2015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油画大展,但在上海的这次展览将让中国观众更加了解俄罗斯的社会文化、生活品味及风土人情,不仅仅停留在艺术领域。另外,特列古洛娃馆长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到俄罗斯。
希施金的《夜》1871年
展期:2017年12月15日—2018年3月4日(周一闭馆)
开幕:2017年12月14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
主 办 :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上海博物馆
协 办 :
俄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