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身教大于言教(寓教于乐还是玩物丧志)

子女教育问题困扰着所有的父母,尤其是爱好更是让所有的父母头疼。究竟是玩物丧志还是寓教于乐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前一步“天堂”,后一步“地狱”,别说孩子,就连家长都很难把控这个尺度。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面有一个武功修为极高、琴棋书画医土花戏无一不晓、无一不精的绝顶天才无崖子,纵观金庸先生十五部书中也只有东邪黄药师能够和无崖子媲美。然而无崖子的徒弟苏星河却是一个玩物丧志、耽误一生。苏星河或许是吸取了自己的经验教训,他的八个徒弟函谷八友每人修一门工艺专科,想要他们不至于荒废武功,结果八个弟子照样是工艺专家,武功不入流。

父母对孩子身教大于言教(寓教于乐还是玩物丧志)(1)

可以说,无崖子在苏星河这一脉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辈不如一辈。这是一个武侠的世界,一切以武为尊,他们颠倒了主课副课,师门遭难的时候只能坐着等星宿老怪丁春秋,这就是玩物丧志的结果。

现在提倡父母给孩子一片自由蔚蓝的天空,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却没有一个标尺来衡量究竟怎么样才是合适。家长们担心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好奇心强,根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一旦觉得好玩就会沉溺在里面忽视了学业。

父母对孩子身教大于言教(寓教于乐还是玩物丧志)(2)

固然家长的担心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知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孩子掌握知识的意愿。”这说明兴趣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老师。只有感兴趣的,自己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才有信心,这样才会感觉愉悦。

但是如何把握住这个尺度呢?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家长没有理解“寓教于乐”的真正含义。真正的寓教于乐是把宣传和思想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比如通过看电影电视、讲故事、学唱歌曲、欣赏音乐美术等娱乐活动开展宣传和思想教育活动。

父母对孩子身教大于言教(寓教于乐还是玩物丧志)(3)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渴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懂得比其他同学、小朋友更多,他们通过这样体验到一种无比的自豪感:我知道的他们不知道。而一旦我们做好了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知识带来的,知识就是力量,就能够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孩子自己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通过自己动手得到的结果,驾驭知识的情感会更加的强烈。只要我们在通过引导把这种情感转移到学习上去,孩子的成绩就会平稳上升。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家长的陪伴!大部分家长直接把这些东西直接丢给孩子,自己忙自己的事情,却忽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选择、监督、陪伴。身为家长也需要学习如何扮演这个角色,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共同成长,成为孩子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同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