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1)

如果喉咙卡进鱼刺好受的话,那么可能就没有“骨鲠在喉”、“如鲠在喉”等成语了。包括我在内身边所有的人都有被鱼刺卡进喉咙里的经历。

我的朋友曾经在晚上吃烤鲫鱼的时候,被鱼刺卡进喉咙,尝试多种方法依然没有取出鱼刺,无奈只能连夜去医院处理。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2)

鱼刺也就是鱼肌间骨,因为鱼没有哺乳动物那样强健的肌肉,所以要靠鱼刺来连接松散的肌肉做出动作。

另外进化程度也决定了鱼刺的数量,淡水鱼的进化程度低,所以鱼刺又小、又多、又软,而海鱼进化程度高,鱼刺又硬、又尖、又大。

无论什么鱼,吃鱼的时候都要格外小心,稍不留意,一次不经意的吞咽动作,就可能让鱼刺卡进喉咙,像我就是嫌麻烦的人,没有挑鱼刺的耐心,所以渐渐养成了不爱吃鱼的习惯。相比较多刺的鱼,我更喜欢大块的肉。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3)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吃一大口米饭、面包、馒头,然后赶紧吞咽下去?或者灌上一大口白醋、含着柠檬、维生素C试试?其实靠这些民间偏方对付鱼刺,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发生二次伤害,造成生命危险。

鱼刺致死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盲目暴力吞咽的话,很有可能使鱼刺扎得更深或者刺破动脉血管。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4)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5)

去年8月初,一位来自广州的45岁的陈姓男子因鱼卡进嗓子而失去了生命。几天前,陈先生在晚餐时,喝了一大碗鱼汤,一根鱼刺滑进了他的喉咙里,他尝试了吞咽、灌醋等办法,还是没有取出鱼刺。

当时正处在疫情期间,他忍痛没有去医院就诊,在家拖了三天后,才因大口吐血而紧急前往医院救治,医生检查后,发现鱼刺已经进入上消化道,刺穿了主动脉,尽管医生全力救治,但还是无力回天,四天后陈先生去世。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6)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7)

鱼刺的危害不止于此,除了会刺穿主动脉造成大出血外,鱼刺所经之处都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细菌感染。广州一位徐姓男子也是在吃饭的时候被鱼刺卡喉,最后导致肝脏衰竭。

鱼刺一“路”划开了口腔及胸横隔膜,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最终引起肝脏衰竭的严重后果。好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诊治,医生成功地取出鱼刺,清除了坏死组织,才挽救了他的生命。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8)

所以首先肯定一点,鱼刺卡喉,主观的暴力吞咽是万万不可取的。

人们在鱼刺卡喉后,都希望靠大口吃米饭、馒头、面包把鱼刺挤进胃中,靠胃酸消化鱼刺。这种方法是伪科学,也是不可取的。很容易使鱼刺卡得更紧,或者将其带至更深的部分刺破动脉。

而且较硬较大的鱼刺会使消化道出现创口,造成细菌感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9)

那么喝白醋、维生素C,能软化鱼刺吗?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人总认为鱼刺含有大量钙质,用醋就能溶解软化鱼刺,其实只有乙酸能软化鱼刺,而醋中的乙酸含量很少,很难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

另外用醋软化鱼刺需要很长的时间,喝下去的醋仅仅只是“路过”鱼刺,根本起不到“泡”的作用。如果仅是“路过”鱼刺就能软化鱼刺,那么你的胃也承受不了如此酸的“醋”。

想想糖醋鱼中的鱼刺,硬不硬?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10)

被鱼刺卡住的正确做法?

谁都不想卡住就立马去医院解决,那么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立刻放下碗筷停止进食,停止吞咽的动作。

然后放松喉咙,找身边人帮忙,用镊子、手电等工具,轻轻夹出鱼刺。如果鱼刺位置较深,那么最好弯腰低头,用力咳嗽,咳出鱼刺。

很多人认为卡住鱼刺再咳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其实真实情况是咳嗽要比吞咽安全得多,或用力咳嗽是最有可能靠气流将有鱼刺排到体外的方式。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11)

和咳嗽的原理类似,也可以用手指抠喉咙进行催吐,吐出鱼刺。如果上述方法都试过了,还是不能吐出鱼刺,那么,别耽搁时间,尽快就医。

鱼刺卡喉确实能带来不小的麻烦,或者也可以像我一样,基本不吃鱼。

如鲠在喉难受(骨鲠在喉的痛苦)(12)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