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地坛史铁生读后感100字(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1)

“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

“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

这是经典《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对苦难和命运的感悟之一。在本周的共读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两篇分别是《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

特别是前段时间爬楼梯后突然晕倒后,开始更加感叹生命的脆弱,未来充满无数种可能,但唯一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在向死而生,因此,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好好的活着,好好的孝敬父母。

1、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来又患上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他自称“职业是医生病,业余在写作”。他用残缺的身体,讲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了生命的苦难,却表达出了存在的欢乐,他用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更多年轻人幽暗的内心。

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被世人称为中国文学界的中坚人物,以真诚著称,也被先锋派作者奉为精神领袖。他的作品曾获奖无数,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他是中国作家、散文家,北京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原副主席。

我和地坛史铁生读后感100字(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1)(1)

2、接纳自己,好好活着,好好孝敬父母

和很多人一样,最先知道史铁生,源于他这篇入选教科书的《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他文学作品中,充满哲学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自己从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后悔和无限思念。

他对人生的感悟别具一格。正值风华正茂时,突然就瘫痪了,换做谁,可能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

我和地坛史铁生读后感100字(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1)(2)

这时候,他遇见了地坛,在地坛里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他关注到了很多人,却从来不关注他的母亲,甚至好几次,看见母亲时,还扭过头...

看到他这倔强的样子,一开始我还觉得他作,可随后却突然感觉,这像极了我们对父母生气发脾气时的样子。

看到他对母亲发脾气,不耐烦时,心想着,他这样伤害自己的母亲是不对的。但到了自己,似乎在教父母一项新的技能,父母手脚反应慢一点时,自己也曾不耐烦过,完全不记得小时候,她们教我们时有多耐心的样子。

我们总是把最坏的情绪留给身边最亲近的人,把最好的温柔对待陌生人一般。

我和地坛史铁生读后感100字(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1)(3)

在《我与地坛》里,更多是还是作者在地坛里日日夜夜的思考,无数次自问自答,寻找生存下去的意义,活着为了什么?为什么而活?

最后终于想通了,就生命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地坛象征了什么呢?是对母亲的包容和慈爱,还是对命运的坦然?又或许是一种精神寄托或者信仰。明白了人生是为了活着,就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生命

我和地坛史铁生读后感100字(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1)(4)

尤其是到了这篇字数极少的《秋天的怀念》,每次看完都鼻酸的一篇,看一次,哭一次......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着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终于答应了要和妈妈一起去赏花时,结果妈妈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我也没想到那竟是永别!”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一个因瘫痪而喜怒无常的儿子,一个充满慈爱包容的母亲,为了儿子能活下去,她隐忍、敏感,置自己的健康不顾,死前依然惦记着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我和地坛史铁生读后感100字(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1)(5)

作者用简单的文字,自己的经历,警示我们,别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才醒悟过来。能多回家一次就多回家一次,好好活着,好好孝敬父母!能见面就别只是视频,能视频就别只是打电话,能打电话就别想着发个短信。

正如作者所说,“世事无常,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一些看似清晰明朗的路线,总是在半途就改变了路线,好事如此,坏事也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