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一生都在写作中努力摆脱)
1993年,托妮·莫里森成为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 (视觉中国/图)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于当地时间8月5日晚在纽约去世,享年88岁。
莫里森去世后,政界、文化界人士发文哀悼。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伯尼·桑德斯在推特上发文:“今天我们失去了一位美国传奇。愿她安息。”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称莫里森“是我们时代的巨人……当下的美国和其他地方针对少数族裔的仇恨死灰复燃,在这样一个时代,她那坚强有力的声音将要消失了” 。
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她的一生出版了11部小说。2019年2月,她最后一部作品、散文及演讲集《满口鲜血》(Mouth Full of Blood)出版。
作为一位非裔女作家,莫里森获得诺贝尔奖,需要克服种族和性别的双重障碍。尽管莫里森于1977年凭借小说《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获得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但美国两大最重要的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都姗姗来迟。
1988年,48位非裔作家和学者在《纽约时报》发表联合声明支持莫里森和其他非裔作家,批评主流美国文学界在评选重大奖项时忽略非裔作家。
“尽管托妮·莫里森拥有国际地位,她还没得到与她那五部重要作品相称的国内承认:她还没得到国家图书奖或普利策奖。”声明中说。5个月后,莫里森凭借《宠儿》(Beloved)获得普利策奖。
美联社评论说,莫里森的作品帮助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登上了世界舞台,并且揭开了美国历史不可忽视的一面,挖掘出了那些“无名者”和“多余者”的人生,她称他们为“处于这个民主实验中心的不自由的部分”。她的小说将黑人的历史描绘为一个充满诗意、悲剧、爱、冒险和古老美好传说的宝藏。她将种族认定为一种社会构造,并且用文字建构了一个她笔下人物竭力去实现的更好的世界。莫里森将非裔文学、奴隶的民间传说与圣经、加西亚·马尔克斯编织在一起,组成一个众声喧哗而又水乳交融的文学世界。
1993年,瑞典学院公布当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时,称莫里森的小说“充满了想象的力量和流淌的诗意”,“为美国现实中至关重要的一面注入了生命力”。
1931年,莫里森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钢铁工业小城洛雷恩,本名克洛伊·安东尼·沃夫德(Chloe Anthony Wofford)。她是家里四个孩子中的第二个,父亲是一名造船厂的焊接工,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父母都曾经历过美国南方严酷的种族主义时期。莫里森出生于大萧条时期,家境一度非常艰辛。在她大约两岁时,房东曾因她家付不起房租而纵火烧了他们的公寓。为了在经济上帮助家庭,她12岁就开始打工挣钱,同时顽强地坚持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
在洛雷恩的成长岁月,莫里森的同学和玩伴普遍像她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背景,有许多来自移民家庭。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种族和种族主义还没有成为她日后生活和创作中的核心关切。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没人觉得我低人一等。我是班上唯一的非裔学生,也是唯一一个会阅读的学生。”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莫里森曾说。
1949年,莫里森进入华盛顿的霍华德大学就读,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只接收非裔学生的私立大学。那是她第一次遭遇种族隔离。
1953年,莫里森获得英美文学学位,毕业后进入康奈尔大学,获得英文专业硕士学位。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莫里森起初在得州南方大学任教,后来又回到了霍华德大学,她的学生中包括非裔权利运动家斯托克利·卡迈克尔等人。
在霍华德大学,她与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缘,他们于1958年结婚,生育了两个孩子,1964年离婚。
然而,莫里森终其一生都坚持以夫姓莫里森为自己的笔名,而托妮则是她读高中时的昵称。创作处女作《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时,她第一次用了“托妮·莫里森”这一笔名,但她后来对此表示过后悔。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她说:“不觉得这很愚蠢吗?我觉得我被糟蹋了。”而最熟悉她的人还是称她为克洛伊。
《最蓝的眼睛》讲述了一个痴迷于白人审美标准的非裔女孩向上帝祈求拥有一双蓝眼睛的故事。“我想阅读这样的一个故事,但没人写过,所以我想,或许我可以自己写写看。”2015年,她如此告诉《卫报》记者。
“我的一生都在写作中努力摆脱‘白人凝视’。”在2019年上映的纪录片《托妮·莫里森:我的作品》(Toni Morrison: The Pieces I Am)中,她说道。
1970年,出版《最蓝的眼睛》时,莫里森已经39岁,日后接受采访时,她曾回忆道,自己要到30多岁的时候才对写作发生兴趣,而且那时她也将之视为写作,而不止是把词句放置在纸上而已。
《最蓝的眼睛》出版后反响平平,之后她又创作了小说《秀拉》(Sula),但真正开始为她赢得全国声誉的是1977年的《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小说讲述了一名非裔男性的人生故事。这部小说的成功使她决定成为一名全职作家。1981年,她出版了第四部小说《柏油娃娃》(Tar Baby),成为了继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 Hurston)之后第二位登上《新闻周刊》封面的非裔女性。
1987年,莫里森出版了她最著名的作品《宠儿》,小说取材于真实历史,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非裔女奴在携女逃亡途中遭到追捕,因不愿看到孩子沦为奴隶而杀死了她,18年后奴隶制早已废除,而被她杀死的女婴还魂归来,以自己的出现惩罚母亲当年的行为。这部小说久居畅销榜25周,并被全国的学校列入了阅读清单。
翻译家、学者王家湘在《黑色火焰: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一书中,认为莫里森的作品反映了非裔在美国社会中,在他们各自生活的环境和集体中,在被种族歧视扭曲了的价值观的影响下,对自己生存价值及意义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莫里森获奖无数。她在此期间创作了小说《爵士》(Jazz)(1992)和《天堂》(Paradise)(1997),以及大量关于当时种族冲突的文章。
“如果没有托妮·莫里森,美国文学中将失去浓墨重彩的一笔,”2018年,温弗瑞说,“她是我们的良心、预言家,以及真相的书写者。”
进入21世纪,莫里森又出版了四部广受称赞的小说。她在普林斯顿任教,直到2006年退休。2008年,她表示支持奥巴马当选总统,这是她第一次为总统候选人背书;四年后,她得到了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我记得我幼时阅读《所罗门之歌》时,不仅仅思考了如何写作,更是试图思考如何做人,如何思想,”奥巴马说,“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一种道德观,以及很少有作家能达到的情感强度。”
当地时间2012年5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为托妮·莫里森颁发总统自由勋章。 (视觉中国/图)
声名远扬的莫里森甚少在公众场合谈私事,她更愿意让作品为自己代言。2012年,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莫里森说:“我这一生,都在为别人做事,无论是作为一个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还是一个好老师。唯一我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写作。这是一个我无需应承的真正自由的所在。”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沈河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