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

蒙城县地图

安徽蒙城

蒙城,古称山桑、漆园、涡阳、淝水,是安徽省亳州市下辖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埠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介于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

楹联

  • 中文名称

    蒙城县

  • 外文名称

    Mengcheng County

  • 别 名

    山桑、漆园、涡阳、淝水

  • 行政区类别

  •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省亳州市

  • 下辖地区

    2个街道、13个镇、2个乡

  • 政府驻地

    周元西路168号

  • 电话区号

    0558

  • 邮政区码

    233500

  • 地理位置

    淮北平原中部,安徽省西北部

  • 面 积

    2091平方公里

  • 人 口

    139.4994万(户籍人口,2015年末)

  • 方 言

    中原官话-阜阳方言、凤台方言

  •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尉迟寺遗址、万佛塔、庄子祠等

  • 车牌代码

    皖S

  • 著名人物

    庄子、高琼、高皇后、马玉昆等

  • 行政代码

    341622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2)

北淝河

历史
  • 夏为禹贡豫州之域,商为汤都,称北冡。西周称漆邑。公元前595年归楚,称楚北地漆园。

  • 秦属砀郡。汉初,分西北境为梁国蒙县,东南境为沛郡山桑县。三国时,属魏谯郡山桑县。东晋侨置蒙县,仍属谯郡。

  • 南北朝时,属宋山桑县。南齐仍为山桑县。

  • 北魏皇兴元年(467),废山桑县建置涡州,为州治所。在漆园故城建置涡阳县。

  • 梁大通二年(528),梁改置涡州为西徐州,后置北新安郡,均为州、郡治所。

  • 东魏武定八年(550),置南谯州,仍以涡阳为治所,并山桑、蒙县为蒙郡。北齐复称蒙县。

  • 隋开皇十六年(595),称淝水县;大业七年(611),改淝水县为山桑县。

  • 唐天宝元年(742),正式定名为蒙城县。此后,虽归属屡有变更,但县名一直沿用未变。

  • 五代时,为河南道亳州蒙城县。

  • 宋代,先后属安丰军、亳州、寿州。

  • 元代,属总管府安丰路。

  • 明代,属南直隶凤阳府。

  • 清代,先后属亳州、颍州。

  • 民国元年(1912),属安徽省寿州。

  • 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淮四道(道尹驻泗县)。

  • 民国17年3月,直属安徽省。

  • 民国21年10月,属安徽省第六(泗县)行政督察区。

  • 民国27年6月,属安徽省第三(阜阳)行政督察区。本月中国共产党建立板桥区抗日民主政府。

  • 民国33年12月,蒙城县北境归宿蒙县,属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 民国34年12月,宿蒙县属华中区第八行署。

  • 民国36年6月,宿蒙县属豫皖苏区第三行署。11月,县南境归蒙城县,属豫皖苏区第六行署。

  • 民国38年3月,裁撤宿蒙、宿怀、蒙城(涡河南)、涡阳4个边区县,设蒙城县,原蒙城辖区恢复,属豫皖苏区第六行署。4月12日,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

  • 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 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阜阳地区。

  • 1996年,阜阳地区改市,属安徽省阜阳市。

  • 2000年6月,地级亳州市建立,属安徽省亳州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末,蒙城县下辖漆园街道、庄周街道2个

街道,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13个镇,以及王集乡、辛集乡2个乡,县政府驻周元西路168号。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3)

蒙城县行政区划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埠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全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总面积1.52%。位置介于北纬32°55′~33°29′,东经116°15′~116°49′之间。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4)

蒙城县

地形地貌

蒙城县境位于华北平原南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高程由29.5米降至21米,端差8.5米,坡降1/8500,沿涡河区域为黄泛冲积平原,北淝河、芡河流域属河间侵蚀平原。有万亩以上碟状封闭型湖洼地42处,岛状山丘12座,庄户高地(古村、镇遗址)1000余处,涡淝与涡芡之间两条分水带。

气候

蒙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732.63毫米,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年无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1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2%,气温最佳时间为3~6月份和9~11月份。总的气侯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夏雨集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灾害性天气以旱、涝、霜、冻、龙卷风、冰雹为主。

交通

蒙城县东距京沪铁路蚌埠站90公里,西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5)

蒙城县交通区位图

临京九铁路阜阳站90公里,南洛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县城,涡河、茨淮新河经淮河可通江达海,长年通航。

截至2015年,蒙城县公路里程26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公里,省道干线公路149公里,县道336公里,乡道933公里,村道1152公里。有1-5类桥梁1021座,总长度16635米。

旅游景点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6)

九顶灵山寺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7)

马公府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8)

板桥集战斗纪念馆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9)

万佛塔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0)

蒙城县文庙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1)

尉迟寺史前文化遗址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2)

双公庙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3)

庄子祠

名优特产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4)

狼山黑陶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5)

油酥烧饼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6)

楚村粉丝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7)

潵汤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8)

板桥无籽西瓜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19)

秋黄瓜

安徽省蒙城县历史简介(安徽省55县之蒙城县)(20)

火腿腐乳

著名人物

庄周(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国蒙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陈亢(前511—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蒙城县小辛集乡人。孔子弟子中名列第68位。

高琼(935—1006年),字宝臣,小名军保,北宋大将。《宋史》称:“真宗澶渊之役,高琼之功亦盛矣”。

刘金定(941──1010年),蒙城小涧镇刘庄人,巾帼英雄,高琼之妻。

高滔滔(1032—1093年),蒙城县漆园街道十里井庄人,曾祖高琼,史称宣仁圣烈皇后。

王竞(1032—1095年),字彦履,曹州人。熙宁末年任蒙城知县,曾主张修建庄子祠。

任化邦(1837—1867年).又名怀帮,乳名柱。坛城西南小任庄人。捻军名将,太平天国封其为鲁王。

马玉昆(1837—1908年),字荆山,亦作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清末将领。

马金叙(1848—1912年),字丽生,淮军将领,晚清名臣。

陆建章(1862—1918年),字朗斋,立仓区陆瓦房村人,北洋军第四镇第七协统领。

葛昆山(1890—1979年),字玉斋,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副官、亳县、凤台等县县长等职。

孟兆贵(1874—1914年),乐土镇李家村孟庄(今三义乡孟庄)人,农民起义首领。

时白林,原名石盛昌,民国十六年(1927年)生,蒙城县岳坊镇人,国家一级作曲家。

段树民,神经生物学家,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