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一般的区别(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庸在儒家学说中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那到底什么是中庸呢?

《中庸》作者为孔子后人孔伋,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的程颢、程颐极崇《中庸》。南宋的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中庸与一般的区别(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1)

程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子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程子和朱子就程颐和朱熹宋代两位著名的理学家。

《论语.庸也》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

中庸与一般的区别(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2)

《中庸.第九章》中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在延安时期,毛曾对中庸问题作过分析:中庸是“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是从量上去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不久他又认为“孔子主义即儒家思想的基础”的中庸“有折衷主义的成分”,“是反辩证法的”。

中庸与一般的区别(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3)

可见,中庸之道对于国家也好、个人也好虽然很理想,但做起来确实很难啊!有段时期我们国家有些违反中庸之道的事,让国家多走了不少弯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