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

引子:“有没有脑子我不知道,唉,就是玩儿”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1)

在工业、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现代文明对于人类能动性的影响如今已变得显而易见。回溯过往,从网络兴起时被大众围攻的电子竞技发展为当前充满商业价值的产业链,到现阶段电商平台的数据模型服务与短视频软件将时间碎片化消费无一不体现着现代技术给大众生活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人类面对自身所创造的便利工具一方面无限尝试着获取经济价值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在它的技术功能中走向更加私人化的精神与社会生活,“宅”文化的流行,便是这一影响下的现象代表。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2)

如今类似“宅文化”“丧文化”等亚文化种属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更多义的理解趋向,但是在某一方面这些在当代开始逐渐萌生的亚文化现象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现代性对人的异化。对于人类异化的理论性讨论是在近代开始兴起的,在电影中此命题也被以各种类型和故事所讲述过。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3)

电影《僵尸肖恩》讲述了一个僵尸突然爆发的现代社会,浑浑噩噩的普通职员肖恩在其四处失意的生活中不得不为了生存重新整理大脑,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将身边的亲人恋人朋友在危险的环境中解救出来,虽然最终并未如愿但还是和恋人有了一个安定的结局。影片为惊悚片中的类型分支僵尸喜剧,在经典的类型片创作中影片又以鲜明的后现代风格进行了反类型书写,英式喜剧的幽默与讽刺隐喻着深刻的现代反思,叙事在类型片原有的敏感与机制中延展出更为广博的世界,影片于2005年获得了第31界土星奖最佳恐怖电影。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4)

类型电影的制作是电影产业中的一类重要生产模式,在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类型电影曾作为一种绝对力量占据着统治地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电影也均以类型观念作为影片制作的基础观念。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他们往往有着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造型,在经典好莱坞时期恐怖片和喜剧片就已成为其中的一名重要类型从属。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5)

恐怖片并不存在明确的形式定义,通常是以制造恐怖为目的,试图引起观众恐惧、害怕、不安、惶恐等原始的负面情绪,通过宣泄这些情绪令观众得到娱乐体验。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恐怖片的制作也逐渐呈现出类型融合的趋势,诸如与科幻、喜剧、西部等元素相结合,但在整体上依旧表现出类型片的范式特征。电影《僵尸肖恩》中表现出的类型糅杂和cult风格虽不适合将其置于某种固定类型下进行讨论,但影片类型化的文本构造与审美表达让我们仍然能看到对恐怖电影创作惯例的继承,并在它鲜明的后现代气质中读解为一种类型的援引与戏仿。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6)

首先在形象设计上,僵硬的肢体动作和苍白畸形的面部表情是丧尸外貌的典型符号,这一经典的奇幻形象从黑白电影活跃至今,“Zombie”这个名词来自海地的巫毒教文化,最早在银幕上进行实现是在乔治·A·罗梅罗的电影中,如今已经成为这一文化的独特标志。而电影不仅集成了这一形象,在镜头上也对罗梅罗进行了致敬。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7)

在影片开场,镜头顺着肖恩的脚垂直上摇,肖恩无精打采的脸进入画面,这一片段是对乔治·A·罗梅罗的恐怖片《丧尸出笼》(Day of the Dead,1985)的直接翻拍,但后者在画面中出现的是僵尸形象,电影在开场便做了一种反差对比来营造喜剧效果。随后的蒙太奇片段,快速地剪接将肖恩的日常迅速打理清晰,最终室友皮特出现,这一部分也是对《美国狼人在伦敦》进行的模仿,原作中的叙事为男主角被狼人咬伤,同伴寻找他首次出现的场景,有趣的是在电影结局部分恰好与开场原版的叙事形成反差,变为了好友被僵尸咬伤,肖恩不再尝试救他而是选择与女友离去。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8)

此外,影片所采用的大量快速变焦也在有意地对一些经典类型片进行戏仿,诸如《浅坟》《猜火车》等,一些长镜头的使用则能明显看出马丁·西科塞斯的调度意味。该片大量的镜头恶搞与观众进行了迷影互动,在这种戏谑内,叙事则是以类型片的经典结构来进行讲述,故事的张力形成于矛盾紧密的建立与化解。电影的反类型改写就建立在这样简单的类型基础上,更进一步说,导演埃德加·赖特的作品“类型”恰恰是反类型,他标新立异的风格在处女作中便已有体现。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9)

电影《僵尸肖恩》中存在着大量对于类型化设计的颠覆,主要表现在形象反差,视听表达两方面。在一般的丧尸电影中,进入求生冒险的主角往往展现出人类更具能量的一面,例如具备某种技能,灵活的头脑,勇敢或身体健硕等,而《僵尸肖恩》在开场却呈现了一个浑浑噩噩的普通职员形象,我们甚至可以说这名角色集合着众生大多数的普通:普通的长相,普通的职位、不受尊敬的地位,凌乱的感情,麻烦的父母,一个糟糕的和另一个更糟糕的室友,而他的生活除了吃饭喝酒睡觉上班之外也别无二致。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10)

当这样的一个人面对恐怖来袭时他会怎么做?这或许是观众在进入影片时首先期待的问题。而类型片的思维模式则会提前给观众设定好一个小人物成长为英雄的心里预期,可结果却是这种预期被影片以反类型的方式破除掉了。电影并没有给予观众一个所谓的英雄历险记,在约瑟夫·坎贝尔的著作《千面英雄》一书中,作者指出,英雄在出征前体内就已经有了英雄的基因,他所需要的只是来如何唤醒。这是类型片常用的伎俩,但如果以这个角度去思考本片则大错特错。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11)

在《僵尸肖恩》中,电影选择将普通人贯彻到底。一个普通人准备承担起责任保护身边的众亲友,他的想法和做法依旧是普通的,甚至是在自以为是的聪明下化为了笨拙,结果就是导致所有人被困在了更危险的境地中。在这种情况下,主角也并没有唤醒那股力挽狂澜的英雄力量,他的能力实在太有限了,如果不是多看一眼身边的电梯装置差一点就选择了自杀,最后也不得不抛下好友与女友一同离去,即便在这部分电影给了观众一个如“英雄般的结尾”。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12)

反英雄的思路一直延续到影片结束,在片末,电视上播放着一个孩子在丧尸爆发中幸存下来的故事,孩子成为了英雄而他们依旧是打着哈欠倚靠在沙发上的普通人。肖恩与女友继续讨论着他们普通的生活,仿佛所经历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们没有成为英雄,当冒险与狂欢过后,他们就像酒醉后的苏醒,面对消失的音乐与空酒瓶,占据身体的也只不过是难以消解的乏味与空虚罢了。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13)

除了影片反英雄的人物设计,在僵尸形象上电影也做了强烈的反差。与传统充满攻击性与恐怖色彩的丧尸不同,这些游荡在街上的丧尸看起来缓慢又笨拙,它们仿佛与浑浑噩噩的当下人并无区别,以至于在肖恩刚刚进入丧尸环境时都未曾察觉。电影也意在利用“僵尸”和几个主人公隐喻并讽刺着当下的社会。它所表现的也正是已经被物质社会所麻木、异化了的现代人。这种异化消解掉了当代人的精神能量,大多数人和片中肖恩一样,生活同质化并进入了由文明所设限的娱乐困境。这也是影片不想给观众呈现英雄变形的理由之一,他所指意的正是看起来似乎越来越糟糕的尼采眼中的现代社会。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14)

在视听方面该片也摒弃了恐怖类型片的一贯做法,没有浓重的黑夜,恐怖小屋,灵异事件和吊诡的未知力量。故事始发于白天,外部空间并不以奇幻的末日景象来进行呈现,但是一些随处可见的细节依旧提供给了观众确切的背景信息,例如便利店的鲜血手印等。而这些看似恐怖的细节却与肖恩的反应形成差别,制造出一种无厘头的喜剧效果。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15)

音乐方面,一般为了制造恐怖惊悚的气氛效果,类型化的处理方式均以小调旋律和一些有未知感的音效(例如水琴)来进行听觉铺垫,再利用强烈的音强对比给观众以突然地惊吓。而在该片中,音乐往往通过叙事内部的音源来进行播放—— 车内音响,收音机,电视等,选取的风格也以90年代的摇滚流行乐为主,这给影片反倒增添了一丝活力色彩,在片中,两人扔黑胶的桥段则体现了导演对于经典碟片的文化恶搞。

僵尸肖恩模仿丧尸走路 用无聊战胜一切(16)

结语

电影《僵尸肖恩》的类型糅杂让我们在导演的立意上可以分三个层次去解读。首先是喜剧,无聊的普通人也可以逃出重围,虽然看起来他们确实“蠢”了点;其次是悲剧,在资本主义秩序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社会文明潜移默化的挟持,他们的普通体现出小人物身上的无奈与虚无感。最后是惊悚剧,统观全片,仿佛所有人都是僵尸,包括在电视中毫无公信的媒体,整个社会的运行看起来已成为一种工具化的运转,在意识形态的秩序下每个人孤独,吃力,又毫无意义的活着。电影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口吻向人们揭露着异化与危机,而如何跳出这种形态的软沙发呢,或许这是银幕之外整个社会都在渴望思考的严肃命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