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经历的四个阶段 说说科举考试的细节
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古人。这当然是好事,但在理解历史方面,这很容易让人有隔阂和错误理解。
01关于科举考试,大家并不陌生。近年来有过不少相关的介绍和讨论。但毕竟年代久远,古今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很多具体的细节,今天往往不为人所知,甚至难以想象。
今天就来说说科举考试的一些细节。
科举考试兴起于隋唐,但到宋朝,科举规模还很小,很多方面的运作也不完善。元朝的科举更是提不上。到了明清两朝,科举才发展得比较健全和完善。这里所讲的,也主要是明清两朝科举的情况。
02科举考试分为好几层。起步的那层是“乡试”。之前从童生到秀才,也有个门槛,但那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从秀才参加乡试开始。秀才考中乡试,就成了举人。乡试在各省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
范进中举,考过的就是乡试。乡试的竞争是最激烈的,淘汰率很高。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大省,中举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一左右。那些文化不发达的省份,中举的比例也有五十分之一左右。难度比高考,可难多了。范进中举,确实很不容易。
乡试也是最重要的一层。通过乡试,秀才就变成了举人,就跻身体制内。举人不但进入士绅阶层,而且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一些职务,甚至有机会当个知县——当然,当知县的概率很低,但毕竟是有。
所以,范进一中举,很多人就主动来送钱来投靠。中举以后,范进已经有了“投资价值”。范进家当天就有了钱、翻了身。鲤鱼跳过了龙门。
举人下一步参加的考试是会试。乡试的下一年,会试在京城举行。乡试在头一年的秋天,称为“秋闱”,会试则是下一年的春天,所以称为“春闱”。会试的录取比例比乡试明显高,也就是难度低一些,一般是三十中一左右。
会试在每年的二月。明朝初期,首都在南京。二月的南京,已经比较温和。可后来迁都到北京。北京的二月还很冷。这就给考生带来不小困难。一则天气寒冷,墨汁等等都会冻住,大家很辛苦。二则头年“秋闱”过后,转过年来就是“春闱”。现在人不觉得有什么难的,但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云贵等地区的考生,赶到北京,其实时间很紧张。
所以各界一直呼吁延迟会试时间。明朝一直没改,到清朝乾隆时,终于改为三月。
会试之上就是殿试了。殿试在紫禁城中举行,名义上皇帝是主考官,所以考中的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不过实际上皇帝很少亲自到场,都是走个过场而已。实际主考的还是王公大臣。
相比乡试、会试,殿试有个大变化。通过乡试的,不见得能通过会试,要淘汰下去一批,但殿试就不再淘汰人了。通过会试的,参加了殿试,就算是进士。殿试是通过考试确定进士们的名次,状元、探花、榜眼等等。
据说这是因为,宋朝时,有一次殿试淘汰了一个人。这人一怒之下,投奔西夏去了。从此以后,朝廷就决定,殿试不淘汰人了。毕竟,能通过乡试、会试的,已经很不简单,大概率是个难得的人才。对人才,要爱护,不能再淘汰了。
03接下来说说乡试、会试的具体场景。
乡试、会试最大的特点,概括来说就是非常辛苦。
考试时间要持续三天三夜。第一天考五经,第二天考四书,第三天考策问。考场是一排排的平房,分成很多小隔间,每个小隔间里一名考生。
位于南京的江南贡院科举考场
每个小隔间里,三面是墙,一面冲外。说是在屋里,其实和在室外差不多,受天气影响很大。在二月的北京,在这种“半露天”的房子里待上三天三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三天三夜里,考生要一直待在小隔间里。上厕所要报告,经允许才能出来,一次只能出来一个人。其他吃喝睡都在里面。所以考试时要带上吃喝洗漱等用品。
这三天三夜,就能拦住很多高龄考生。规则上,参加科举没有年龄限制,但六七十甚至更高龄的老人家,在小隔间里待上三天三夜,吃不好睡不好,还要集中精力写卷子,多半坚持不下来。
条件如此简陋,各种意外情况都可能发生。清代就曾经发生过考场失火。起了火,但监考的官员不敢擅自决定疏散,结果大批考生逃不出去,活活烧死。火灾以外,刮风下雨,考生都很难受。比如赶上下雨,考生几乎是冒雨写卷子,还得注意别把卷子打湿了,否则就只能再等三年。
当时既没有广播,更没有显示屏,考试时,考官举着考题,冲着每一排隔间读一遍。听清听不清的,就自求多福去吧。这对年龄大,眼神耳音都不好使的考生,又是一个大困难,往往是模模糊糊来,稀里糊涂去。
04科举考试的这些细节,让人不禁感到,科举对人的筛选,实在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测试人的知识文化,还要考验人的身体和意志力。虽然表面上没有年龄限制,但年纪太大,身体不好,精力不济的,别说通过考试了,能坚持三天三夜,可能性都不大,早早就被淘汰了。
当然,还有对人运气的“考验”。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好的运气,很容易在某个环节出问题,那就被淘汰了。
联想到今日高考,简直是把各种干扰尽可能排除,尽可能只是测试卷面知识。考试在室内,几乎不受天气影响,有的考场还有空调。近年来,高考时,附近马路都要封锁,以免交通噪声影响考生。就连疏忽大意忘带准考证的,都有警察飞车帮助去取——或许这种情况,就应该淘汰。考试,本就应该是全方面筛选。如此重要大事疏忽大意的,其实就是不合格。
当然,科举考试的艰苦条件,主要是由当时的低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不是朝廷刻意为之。比如,小隔间的考场,应该是当时的建筑技术下能够提供的最好水平。当时可盖不出能同时容纳几百上千人考试的大型建筑物。
不过,这种艰苦的考试条件,倒也暗合当时官场的实际需要。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明清时期,当官其实很辛苦,既是个脑力活儿,也是个体力活儿。
首先,被任命以后,往往要千里迢迢赶到各地。在明清的交通条件下,没有足够的体力,这种长途都吃不消。今天的人,坐一天绿皮火车,都叫苦不迭。古人可是骑马或者步行的,就算坐轿子,几百上千里路,也不是个轻松活儿。
其次,明清的地方官,工作实际上颇为繁重,征收钱粮、审理案件、治理匪盗、上迎下派,终日忙个不停。种种工作,都需要有个好身体,顶得住。
就算是首都的京官,也并不轻松。明朝还好一些,到了清朝,皇帝都勤政,每天天不亮就上早朝。皇帝起得早,大臣们只好起得更早,往往凌晨三四点钟就得出门。夏天还好,冬天,在苦寒的北京,就算坐在轿子里,也是又冷又困——那时候可没有带暖风的小汽车。
清朝中后期,皇帝们还往往在圆明园办公。圆明园距市内好几十里地。官员们要想一大早赶到圆明园,只好半夜出发,或者干脆头天住在圆明园附近。上午和皇帝谈完,下午就要赶回北京市内落实部署工作。今天有汽车,让你跑上这一趟,就会觉得挺累。在骑马和坐轿的时代,辛苦程度,不问可知。
如此种种,都要求官员有个好身体。而能挺过科举那三天三夜,还能写出好文章的,至少身体不会太差。
因为同样的原因,对那些高龄考生,即使能通过考试,朝廷一般也不安排实职,而是安排到一些闲散职位,或者干脆只发工资不干活。乾隆以后就规定,七十岁以上的举人,只能要坚持考完三天会试,不管考得如何,直接给个闲职及待遇。
05经过工业革命,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古人。今天普通百姓的很多生活条件,古代帝王将相都做不到。这当然是好事,但在理解历史方面,这很容易让人有隔阂和错误理解。
在很多人看来,科举考试和高考,只是内容不同,加之毛笔换成硬笔。其实,真实的科举考试,非常艰苦,按照今天的标准看,甚至是不人道的。能够从科举中“杀”出来的,都是德智体美兼备的人才。能通过殿试成为进士的,则是人中之龙。吾辈望尘莫及。把我们放到古代,大概率是连乡试都考不过的废柴。
很多现代人,都有对古代、对古人的优越感,觉得古人经常愚不可及,犯下低级错误。暗含的意思是,换了他,轻轻松松解决问题。实际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优越感是一种错觉,是那种把平台当作自身能力的错觉。
或曰,读史可以明智。我看啊,更重要的是,读史使人谦逊,避免成为妄人。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