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绘制六要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在上一讲中,我们完成了绘制思维导图的第一个步骤——画主题。主题画完了,接下来要做的,是确定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我把这个过程称为“找关键”。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只找一级分支,而不是一口气把二级、三级、乃至更多级分支的关键词都找出来呢?

思维导图绘制六要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1)

首先,我要告诉你,寻找思维导图关键词是一件非常烧脑的工作。尽管画图和上色会占用我们相当多的时间,但是真正需要我们动脑的部分,主要还是寻找关键词。如此繁重的工作,显然不适合一口气做完。事实上,为了提高效率,几乎每个有经验的思维导图绘制者都会把寻找关键词的工作拆分成三部分:寻找中心主题关键词;寻找一级分支关键词;寻找其他关键词。

为什么要把一级关键词和其他的关键词分开处理呢?大家不都是关键词吗?难道关键词之间还有高低贵贱之分?

呵呵,你猜对了。一张思维导图会有很多关键词,但并不是所有的关键词都同等重要。其中,一级分支关键词充当着整幅思维导图的骨架。其他一切分支关键词都是由一级分支衍生出来的。有些词单独看起来似乎很重要,不过如果考虑和一级分支关键词搭配的话,就可以无视掉。相反,有些词汇,也许你单独在句子里看无关紧要,但是如果考虑到和一级分支关键词的关系,就必须要保留下来。

所以,如何确定一级分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们会影响整个思维导图的走势。

其次,首先寻找所有的一级分支会让你养成一个非常良好的思维习惯。那就是“先看整体,再图局部”。很多同学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果就演变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大局观,先看森林,再看树木。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因为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性了解而导致的错误了。

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便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与手段,你还是无法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的。

现在,思维导图来了。凭借着思维导图的帮助,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建立起“先看整体,后图局部”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系统思考的习惯。因为首先挑选一级分支关键词,会逼着你迅速浏览整个材料,并凭借着对材料整体的印象找出一级分支关键词。如果你过于纠缠细节,就很难完成这个任务。

其实,课文也好,老师的讲课内容也好,一段试题的材料也好,都是由若干个主要的意思构成。我们要做的,就是问问自己,这些课文或者材料究竟说了几件事,并把这几件事提炼成关键词,写在环绕中心主题的一级分支线上。

接下来,我们还是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线与角》一章的内容为例,说明如何“找关键”。

就教材来说,《线与角》一章主要就讲了两件事——线和角。这个结果似乎不去看教材我们也能猜到。不过如果真的只采用“线”和“角”这两个关键词作为一级分支,后面的分支会变得非常臃肿,这不符合我们绘制导图的原则(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去讲)。所以必须在一开始就开辟多条道路,把后续的交通堵塞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线”的部分,我们发现教材主要讲了“线的认识”、“相交与垂直”、“平行与平移”这样三部分内容。而在“角”的部分,教材主要讲了“旋转与角”以及“角的度量”这样两部分内容。

因此,我们把这五部分确定为一级分支关键词。在写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从一点钟方向写起,按照顺时针书写后面的分支。这与阅读思维导图的规则是一样的。

同时还要注意一级分支内部的分组。前三个分支都是与“线”的知识有关的,所以统一排列在中心主题的右边,而后两个分支都是与“角”的内容相关,所以统一排列在中心主题的左边。

画出来之后就成了图4-6的样子。大家在临摹的时候,要注意分支线的绘制。每条分支线都必须与中心主题的图像相衔接,且曲线要飘逸、自然,长度要与关键词大致相当。至于其中的奥妙,我们后面会详细讲。

思维导图绘制六要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2)

至此,整张思维导图的五个一级分支就画好了。在下一讲中我们将进入绘制导图最重要的步骤——理分支。小伙伴们千万不要走丢了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