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十三回,发生在吕布兵败兖州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陈宫、吕布、刘备和张飞。原文如下: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1)

却说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布乃收集败残军马于海滨,众将皆来会集,欲再与曹操决战,陈宫曰:“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先寻取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未迟。”布曰:“吾欲再投袁绍,何如?”宫曰:“先使人往冀州探听消息,然后可去。”布从之。且说袁绍在冀州,闻知曹操与吕布相持,谋士审配进曰:“吕布,豺虎也:若得兖州,必图冀州。不若助操攻之,方可无患。”绍遂遣颜良将兵五万,往助曹操。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2)

细作探知这个消息,飞报吕布。布大惊,与陈宫商议。宫曰:“闻刘玄德新领徐州,可往投之。”布从其言,竟投徐州来。有人报知玄德。玄德曰:“布乃当今英勇之士,可出迎之。”麋竺曰:“吕布乃虎狼之徒,不可收留;收则伤人矣。”玄德曰:“前者非布袭兖州,怎解此郡之祸。今彼穷而投我,岂有他心!”张飞曰:“哥哥心肠忒好。虽然如此,也要准备。”玄德领众出城三十里,接着吕布,并马入城。都到州衙厅上,讲礼毕,坐下。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失利,派人前往冀州,打算再次投靠袁绍。袁绍采纳谋士审配的意见,派颜良率五万兵马协助曹操与吕布交战。无奈之下,吕布来到徐州,打算投靠刘备。麋竺和张飞都不赞成刘备接纳吕布的主张,但刘备坚持己见,收留了吕布,并让其驻扎小沛。后来便有了吕布偷袭下邳夺取徐州之事。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陈宫口中的“安身之地”,意为存身的地方,多用来形容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5)

小说中提到的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失利及投靠刘备之事,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吕布传》载:“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太祖引军还,与布战于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余日。是时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布东屯山阳。二年间,太祖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三国志·武帝纪》亦云:“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布夜走,太祖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布东奔刘备。”至于刘备收留吕布的原因,史料中并未提及。不过,结合《三国志》的相关传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对刘备的心态作一个大致的推测。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6)

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刘备是从陶谦的手里接过徐州这块地盘的。当时刘备面临的对手只有一个:曹操。曹操曾两度进攻徐州,无论是陶谦还是刘备在战场上损兵折将,都不是曹操的对手。最终曹操未能拿下徐州,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吕布与陈宫等人一起在兖州作乱,夺走了曹操在兖州的大部分地盘,曹操这才不得不放弃夺取徐州,转而回援兖州,与吕布展开激战。兖州争夺战先后持续了一年,这对于刘备而言,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利用这一年的时间稳定了徐州的局势。而造成这一有利局面的关键人物便是吕布。当吕布被曹操击败,走投无路之时,刘备收留吕布,或许正如《三国演义》中刘备所言的“前者非布袭兖州,怎解此郡之祸”。至于吕布的名声有多差,显然并不在刘备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是原因之一。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7)

尽管吕布兵败兖州,但实力犹在。三国志· 郑浑传》注引张璠《汉纪》中说:“且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吕布手上的这支军队大多数成员来自并州,该地在汉代就以盛产骁勇善战之士闻名天下。吕布能纵横中原,靠的就是这样的一支劲旅。面对孱弱的中原步兵,这支劲旅也曾多次取胜。作为实力薄弱的刘备而言,吕布的这支队伍是一支生力军,正好可以弥补自己实力不强的弱点。这是刘备收留吕布的第二个原因。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8)

纵观刘备平生,除了坚忍不拔的性格之外,还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见《三国志·先主传》)著称于世。对待吕布这位同样来自边鄙之地的落难之人,刘备认为有能力使其听命于自己,这是刘备收留吕布的第三个原因。

吕布投奔刘备后来怎么样了(刘备为何还要将其收留)(9)

还有一个可能原因史料中并没有提及,但却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从当时的情况看,吕布兵败兖州,逃到了徐州。假如刘备不收留吕布,吕布一怒之下向刘备发动进攻,以刘备的兵力能否打赢吕布尚属疑问。或许当时刘备心里想的有这么一条:多一个朋友好过多一个敌人,收留了吕布,吕布感恩戴德,全心全意听命于自己,那样徐州不久高枕无忧了?不过,显然刘备最终的决定是错误的。他不仅未能找到一个好帮手,反倒是引狼入室,最终丢掉了徐州。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