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有真假秦桧吗(历史上的三张地毯)

历史上的三张地毯——秦桧:你知道的太多了!

文/马少华

大家都知道,给领导送礼是一件让人很头疼的事,重了吧,舍不得,一家老小还等着吃饭呢;轻了吧,又拿不出手,没准儿还能起反作用,让领导以为你在消遣他,等终于想出了一个既拿得出手又不至于喝西北风的项目,我也很遗憾地告诉你,这个项目是你的标准,也是大多数人的标准,自然也是领导家里最不缺的,送了跟没送一样。

所以,送礼是一件很考验人的事,如何能少花钱又能让领导感受到你如火如荼的热情,确实是一门学问。几千年来,中国人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也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故事,比如这篇文章要说的一张地毯引发的故事。

唐懿宗时,宰相杨收建了一座白檀香亭子,还没等竣工就给大家都发了请帖,让大家来亭子看看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

大家到了一看,都惊呆了,亭子既高端大气,又低调奢华,说不出的好。一时,马屁与掌声齐飞,笑脸共吹捧一色,有个太守擅自做主将亭子列为本年度世界十大建筑之首,立刻遭到了大家的批判:你这个评比简直就是对杨宰相的侮辱,今年除了杨宰相这个亭子,世界上还有什么建筑值得一提?给这座亭子提鞋都不配!后来经大家一致研究决定,从盘古开天到2015年,杨宰相这座亭子都是全人类最最伟大的建筑奇迹,没有任何其它的建筑可以跟它相提并论!

秦相爷日理万机,身心都疲累不堪,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他决定建一座府第。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这座府第的伟大远在杨收的亭子之上,至于在“伟大”前面到底加了几个“最”字,因年代太过久远,已无法考证。不过有一件事可以为这座府第的伟大做个证据,就是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赵构同志亲笔为这座府第题词——“一德格天”。这四个字很妙,妙到了妙不可言的地步,连岳飞这样的大英雄都参不透。

这座府第是如此的伟大,自然少不了竣工庆典,否则全天下的官员都不答应。到了竣工这天,秦相爷特地将镇守宋金边界的精锐部队调来维持秩序,顺便也帮着搬搬东西。秦相爷高坐在大堂上,笑眯眯地俯视着芸芸众官,感慨着自己又为大宋的GDP贡献了3.8个百分点。这时,有人来报,四川宣抚使郑仲送来一张地毯。秦相爷眯着眼睛,蜀地出名绣,这张地毯肯定差不了。来人又道,这张地毯的特别之处不在它的华美,而是它跟我们的府第完全契合,铺在地上分毫不差。秦相爷一听,猛地睁开眼,好半天才重新眯上。

却说这郑仲,花了不少心思才好不容易将秦桧这座府第的尺寸弄到手,本以为能像李璋一样,让相爷体会到自己的良苦用心,从此飞黄腾达,却不料没过几天,就收到了朝廷的通知——撤职查办!郑仲一下子懵了——怎么会呢?是不是相爷没看到我的地毯?是不是地毯的尺寸搞错了?是不是世上还有另一个叫郑仲的?……很遗憾,这些都不是,要办的就是你,四川宣抚使,姓郑名仲!

小沈阳有云:“为什么呢?”是啊,小郑也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且来看看《大宋晚报》记者采访的秦桧的解释:“他知道的太多了。”

听完这句话,不禁浑身打一冷战。这句话是如此的经典,以至于九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无数影视剧在不厌其烦地引用,接下来通常是一把匕首,富裕点儿的能配把手枪,把知道得太多的你变成什么都不知道。

秦相爷稳居中国五千年奸臣榜之首,看来真不是白来的。连我新盖的房子尺寸都能知道,那我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秦相爷的联想能力真是惊世骇俗。不能不说,这确实是一种能力,难得的能力。

时间又过了三百年,明朝宣德年间,地毯又一次发挥威力。不过跟前面两个故事不同,这个故事有着另一番滋味。这次的主角换成了一代名臣周忱,而宰相则成了宦官王振。

历史上真有真假秦桧吗(历史上的三张地毯)(1)

当时王振把持朝政,权势熏天。工部右侍郎周忱巡抚江南,准备大力改革,但他知道王振的威力,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事都休想办成功。于是周忱就想了个办法。

当时王振正在建一座府第(看来任何时候都一样,有了钱先买房),周忱便以重金收买了王振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得到了新房的尺寸,让松江府连日赶造地毯,等府第竣工,地毯也正好完工,往新房里一铺,跟长在里面似的,分毫不差,喜得王振当即把周忱收作了自己的干孙子(听起来有点别扭,但中国人嘛,都习惯了)。

从此,周忱得到了王振的绝对信任,只要他提出的要求,王老爷子从来都是两个字——“同意”。在王老爷子的亲切关怀下,周忱的改革工作顺风顺水,一日千里,而周忱本人也成为一代名臣,深受百姓的爱戴。

后来,王振因土木堡之变而死,郕王派人抄家,在王振家里搜出一个金观音像,背后刻着五个字——“孝孙周忱进”。自然,周忱也受到了牵连。消息传出后,朝野震惊,老百姓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好官竟然也会“无耻”到这种地步,人们感觉受到了蒙骗。

可这才是现实。

在老百姓眼里,好官就是清官,两袖清风,刚正不阿,即使被砍头,即使什么事都做不成,也绝不能向恶势力低头。然而现实是,中国只有一个海瑞,却有无数的海公公。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海瑞,但我们可以用一种制度来制约海公公们,让他们没有胡作非为的条件。

一张地毯竟引出了这么多故事,威力实在不小。其实地毯只是地毯,是人把它变得复杂,以为铺上了红地毯,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中国人在地毯上浪费了几千年的精力,也该歇歇了,让地毯回归本来的作用,它好,人也好。

历史上真有真假秦桧吗(历史上的三张地毯)(2)

——历史杂志《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专注于有趣味、有思想的历史随笔。出版《世相西游》《百年口号》《民国碎片》,台湾出版《历史是一场思辩与智慧之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