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里的情商分子(论学术偶像的人设崩塌)
学术偶像的“人设崩塌”其实并不少见。
他们的“人设崩塌”往往起于一些事件,比如在真实生活中背叛原则,为人虚伪、势利,抄袭、篡改数据,讲着他们本人也未必相信的话,甚至犯下不可理解的罪恶。当我们发现他们的学术水平远不如展现出来的那样,也可能会认为是一种“人设崩塌”。尤其他们出现与其研究相违背的问题,更可能使人幻灭,比如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一个研究性别平等的学者在真实生活中歧视甚至侵犯他人。
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有几位学术偶像,纵然并不认为在学术问题上有什么“偶像”,却也有情有独钟的、尤其尊重的学者。当一个具备学术声望和影响力的学者遭受道德人格质疑,哪怕我们不认识、不了解,看到其他人谈论起“没有想到是这样的人”,也难免感叹一番。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终究期待着“人-文”合一吧,读了一个学者的文章或书,不自觉地认为其人定如其文,如果某一天突然发现不是,在幻灭那一刻甚至可能怀疑起知识究竟是什么。
现代学术研究经历着不断去道德人格化,也就是理性化的过程。在本期视频中,我们探讨人与文的关系,去思考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知识生产逻辑,而这一切都说明,一个人的职业身份、成就跟其真实的道德人格从来都是两回事。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不是‘学术偶像’作恶,而是作恶的人其职业在社会分工中刚好是一个学者。”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微博、B站搜索@罗东时间
本期时间轴
00:40
反差让我们对知识也产生怀疑
01:25
他们的职业在社会分工中刚好是学者
02:52
文章去道德人格化
04:08
“价值中立”对学术文本的影响
06:43
“价值判断”也同样不等同于道德人格
本期书目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者: 林奕含
版本: 磨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2月
《平常的恶》
作者: [美] 朱迪丝·N.施克莱
译者: 钱一栋
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8月
《论自己和大众的无知》
作者: [意]彼特拉克
译者: 张沛
版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回归语文学》
作者: 沈卫荣
版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年5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有个议题的文化评论”系列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据研究”“有研究表明”充斥书本,傲慢到没有出处
书桌乱的人,更可能捡到知识
取消J.K.罗琳的,和不允许使用“潼关肉夹馍”的,其实都是“社会”
“路边玩耍”,消失于城市
新京报18周年“正青春”特别策划
语言、货币与外乡人:与经济学家韦森逛菜市场“买烧饼”
作者|罗东;
视频后期|刘小可、欧阳皎;
视频字幕校对|王心;
编辑|西西;
本文校对|付春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