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值多高才会致命(患糖尿病44年的经历告诉我)

我患糖尿病已经44年,生活及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我发现情绪是血糖的晴雨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糖尿病血糖值多高才会致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血糖值多高才会致命(患糖尿病44年的经历告诉我)

糖尿病血糖值多高才会致命

我患糖尿病已经44年,生活及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我发现情绪是血糖的晴雨表:

  • 有人因为家庭的重大变故引发2型糖尿病;

  • 有人因为经常吵架生气导致血糖波动大;

  • 火爆脾气的人,没有一个血糖控制得好的。

    这些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糖友:情绪与糖尿病关系密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糖友生活和药物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血糖却升高了。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是糖友的一堂必修课。

    血糖升降与情绪关系密切

    糖尿病是个“烦燥病”。血糖平稳与否与情绪有密切相关。

    1.不良情绪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加速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人体胰腺上有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两种细胞,A细胞释放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降低血糖的胰岛素。

    紧张、激动、焦虑、抑郁、恐惧、忧愁、孤独、绝望等不良情绪直接作用于A细胞,增加胰高糖素的释放。同时,作用于B细胞,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在这双重作用影响下促使血糖上升。

    2.不良情绪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升高。

    3.不良情绪有类似肾腺皮质激素一样的作用,使大脑交感神经兴奋度增强,加速人体脂肪的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发生酮症酸中毒,加剧糖尿病恶化。

    4.人在紧张发怒时,血流加快,自主神经兴奋,内分泌代谢紊乱,变得脸红脖子粗,心跳加快,血压、血糖升高,有的人甚至小便失禁,脑血管破裂,发生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时,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再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

    稳定情绪的5项措施

    我稳定情绪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正确对待糖尿病

    糖尿病是个变化多端的慢性病,必须天天服药或打针,还要控制饮食,吃多了会出现高血糖,吃少了会发生低血糖,很难对付。

    我对糖尿病的态度是:既来之则安之。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把打针服药、监测血糖、控制饮食等作为一种游戏,而不当成包袱,“黄连树下吹笛子,苦中求乐”。

    2.组建一个温馨的家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韾的岸”。一个温馨的家就是糖尿病患者的“避风港”和“救助站”。

    我为了建好这个港湾,经常给家人宣传普及糖尿病知识,尤其是饮食、运动、药物、情绪和低血糖抢救办法等,让他(她)们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关心、支持、监督我的治疗工作。他(她)都成了我战胜糖魔的好帮手。

    我70多岁的老伴,是我的炊事员、采购员、卫生员、管理员、接待员、安全员、护理员、监督员。几次低血糖都是她帮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

    3.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

    我将全国佛教协会原主席、百岁老人赵朴初的《宽心谣》写好贴在墙上,天天对照自已,作到: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金,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4.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世界是精彩的,也是复杂的,难免不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挫折。

    每当遇到矛盾和挫折时我采取的方法是:一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二是回避矛盾,离开是非之地;三是转移目标,找朋友聊天谈心;四是把心中不愉快的事通过上网、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喧泄出去。

    5.投身社会,动中取乐

    我利用当今优越的社会条件,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走向社会,作好事,献爰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已。我常与朋友散步、练功、唱歌、下棋。

    在自家阳台上栽花种草、养鱼,打扫公共卫生。

    先后撰写调研文章2200多篇,医学著作11部,发起创办县、市两级糖尿病康复协会,发动组织2000多糖友集中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扫除“糖盲”,使成千上万患者从中受益。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8次立功,50多次受奖,得到全国著名教授和广大糖友的赞赏。这些均使我精神大受鼓舞。

    希望糖尿病患者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为平稳血糖助一臂之力。

    作者:邓焕新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巜华夏医魂》特邀编委中国糖龄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