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寓言故事有多少(庄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除了老子,就是庄子,他因此成为我国战国中期百家争鸣璀璨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庄子》一书写的汪洋恣肆,其中记录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类象。
这些寓言故事,写的富有哲理,启发人思考,那么庄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给人们什么样的启迪?
在《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汛期准时道来,夏天的洪水暴涨,百川汇入黄河。秦晋高原流到 中州平原,黄河水量猛增,河面愈展愈阔。隔河遥望对岸,偶见牲畜点点如蚁,已难辨是牛是马了。此时黄河水神 ,百姓叫他黄河伯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笑盈盈的从上游漂下来,沿途视察他管辖的领水。水是这样多哟,连他自己都感到很惊讶。心头冒出一个愿望:天下第一壮观,这回总该轮到我了?
黄河伯伯顺水东漂,途经山东半岛,向着北海漂去。在出海口,东望无涯,但见海神,名若,在水天一线处拱手欢呼:你好,河伯。此时洪波翻滚,水色暗蓝,四面合围,回头看来时路,细细一脉黄浆而已。回想九曲十八湾,滔滔八千里,竟似短短一梦。河伯失去得 意的笑脸,露出怅惘的愁容,叹气自责,对海若说:记得河边百姓常唱:道理懂得多,谁都不如我,原来是在挖苦我呀。
在这里,庄子主要描写了河伯的人物形象,他在自我感觉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后,并没有固步自封,虽然自喜,却依然顺流而东行。
这明白地告诉我们,自主探究就是要走出自我先入为主的认知。
河伯见到北海之后能望洋兴叹更值得寻味,这就给了我们启示,那就是,在自主探究之后,很有可能出现与自己先前认知互相冲突的新认知。
党面临这样的情况时,我们是固守自己错误的认知概念,还是从善如流?
河伯的人物形象就给了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面对与自己认知相互冲突的认知,就要敢于打破先入为主,不故步自封,也不做井底之蛙。
在庄子的另一篇《列御寇》中,有这样一段: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意思是说,朱泙漫跟别人去学屠龙的本领,三年学成,但是无用武之地。
为什么呢?因为世上没有龙,你屠个鸟龙?
朱泙漫学了一身没有实际用处的本领,却才发现自己的所学已经脱离了实际,找不到施展的地方,变得无用武之地。
与河伯不同的是,原文没有说朱泙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如何改正的,但我们不难从中体会到,朱泙漫自主拜师学艺,自我认知出现错误,就好比现实中一样,我们的自主探究难免会出现偏差和失误,学到不切实际的内容。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自主探究,不断前行摸索,不断反思,不断修正。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走对路。
还有一段著名的庄子寓言故事,也是出自《秋水》,就是大家非常熟悉井底之蛙的故事。
这则故事里的动物形象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物形象。
其中巨鳖这个人物形象对我们的自主探究有很大启示。在井底之蛙向巨鳖夸耀自己的井的时候,巨鳖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然后才逡巡而退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这段古文的意思是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用实践来检验他人的观点,以自己切身的尝试、对比来保障自己的探究不走进误区,这正是自主探究的灵魂所在。
二、天性与人为善,讲究默契合作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蕴含着不少哲理,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自主探究的道理,其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还蕴含着默契配合的哲理。
例如《庄子•徐无鬼》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这段话之前我也曾引用过,他的意思是说,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这里的人物形象“郢人和石匠”合作的相当默契,以至于郢人“鼻端若蝇翼”的白泥巴也能在石匠“运斤成风”之下,“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并且郢人“立不失容”。
然而,宋元君让“石匠”表演,“石匠”则坦言:“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可见,合作需要默契,这自然离不开长时间的磨合。
从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要达到“实效合作”离不开长期的磨合,离不开彼此的默契。
这恰恰是我们在平时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忽视的。
再如庄子《德充符》与这样一个故事:恶人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和恶人哀骀它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别看哀骀它长相丑,但他与人为善,才智完备,德行美好而不张扬。
这样的人谁不愿意跟他合作呢?
这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实效合作不仅要默契,还要以与人为善为基础。
庄子的《德充符》中还有一些人物形象,例如“叔山无趾”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很喜欢他;“瓮盎大瘿者” 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很喜欢他。他们的合作如此好,除了这两个人物像“哀骀它”一样形体畸形而德行超众之人之外,与卫灵公、齐桓公理解他们、赏识他们是分不开的。
也就是说,默契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彼此互为知音。
最近播放的《延禧攻略》,女主一直坚持的一个道理就是,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
这在庄子的寓言故事中,也是早有体现。
三、心思专注专一,方能成就良技
“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其中“庖丁”的人物形象非常传神。其中庖丁解释自己解牛时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这无疑是熟能生巧。
一种能力的形成,从“习得”而起,以“养成”巩固,继而熟能生巧。从某种意义上说,熟能生巧是“习得与养成”的理论依据,即理论来源。
庄子《达生》中有个老汉粘蝉的寓言故事,也蕴含着习得与养成的哲理。
原文是这样的: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啁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 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意思是说,孔子应聘,率随员来楚国。时当炎夏,火伞高张,旅 途小憩于一片乔木林,蝉声盈耳。孔子坐在林间,看见一 位驼背老人走来,一手提竹篮,一手持竹竿,竿头涂着粘 胶,正在粘蝉。驼背老人在树下看准了树梢的鸣蝉,举竿 粘捕,就象随手拾物那样容易。捕得的蝉都关在竹篮内, 明晨用油煎得又香又脆,拌以椒盐,要送到城里去卖的。 看得出来他操此业已多年了。
孔子说:“你手艺真巧哟,有规律吗?”
老人说:“我有道呢。年年五六月间,蝉季到了,我每天练习竿顶累小球。这类杂技,先生该看过吧。如果这 天只累二球仍然不掉,我出门去粘蝉,有失手,不多。如果累了三球不掉,把握就更大了,十蝉九捕。如果累到五 球仍然不掉,例如今天,那我保证十蝉十捕,就象随手拾 物那样容易。我操作时,站在树下不动,身体好像木桩,举竿伸臂好像老树枯枝。世界虽大,万物虽多,通通与我 无缘。人只注意蝉翼,蝉翼便是一切。我在左顾右盼,也不东猜西想,便是江山也换不了我的蝉翼。你说,我能不 手到擒来吗!”
驼背老人继续粘蝉去了。孔子回头对随员说:“心思专一出神功。唔,说的是驼背老人吧。”
老汉粘蝉的方法说起来就是勤学苦练,在竹竿顶端不断放小球,从两个到五个,粘蝉是专注忘我。
四、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创新创造
《秋水》中有一段“邯郸学步”的寓言: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燕国寿陵学步少年这个人物形象出刊有些滑稽,但却发人深省。
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这说明什么?
这个一心学习新鲜事物的人,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生搬硬套他人的东西,到头来得不偿失。诚如,现在不少人、不少单位,一位追求创新,把传统放弃,并宣扬:打破旧传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我看未必,放弃继承传统,而一味地追求创新未必可取。
庄子《天运》中也有一个可以拿来分析继承和创新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东施效颦。原文说: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头,想让别人夸她漂亮。
谁知道乡里的富人看她这个样子,赶紧关闭大门不出来;穷人见了,也拉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远远地躲开。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就告诉我们,做事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但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来看,东施一味地学习别人,就如同“放弃创新一味地继承”,这样最好的结果落个“很像某某某”,最终难免没落。
通过以上这些,《庄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确蕴含着不少哲理,读之,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迪。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