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口音(神奇的口音你拿不拿的准)

神奇的方言

所谓“口音”,根据百度词条的释义,是一种对词语或特殊音节的模块化强调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口腔肌肉和舌头的动作所产生的。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口音就是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他所发出的音与标准普通话的音之间所具有的差别。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普通话的普及,大部分人都已经没有很重的被当地方言影响的与普通话出入很大的口音了,但是一些细小的差别在平常说话的时候还是能够体现的出来。

天才口音(神奇的口音你拿不拿的准)(1)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来自北方,自认为普通话还算标准,对于我们当地很多人不分的鼻音“n”和边音“l”以及在说春天的“春”的时候,将“un”说成是“ong”念出来就好像是“冲天”而并非“春天”我都可以清晰地分开。但是一个从小到大一直影响着我的,就是前后鼻音,在我们的方言里,并没有很明显的前后鼻音的区分,导致我从小到现在对于“in”和“ing”以及“en”和“eng”完全不能够很好的区分。这就导致了,在我说“梦想”这个词的时候经常要进行一番思索,来考虑是“men”还是“meng”。但是,其实在平常说话的时候我的前后鼻音不分的情况听着并不是很明显,可能是跟着老师把那种读的时候的感觉刻进DNA了,但是在打字的时候,就时常会有前后鼻音不分而半天打不出来字的情况。

对于我的一些本身没有接受过教育或者是所接受到的教育本身就是错的的同学以及老乡来说,他们对于前后鼻音基本上就是完全没有区分的,举例来说的话就是“他们、我们”中的“men”也经常会读成“meng”并且发音位置还极其的偏后,由于这些词过于常用,导致他们一开口就可以听得出来他们是陕甘宁以及内蒙这些地方的人。

天才口音(神奇的口音你拿不拿的准)(2)

今年,我带着我自认为标准的普通话从2000多公里外来到了全国公认的普通话最不标准的省份福建,初来时,就想体会他们“fa fa fa”的笑声。但是,从小接受普通话教育的舍友们对于“h”“f”这两个福建的代表性得分不清楚的声母,只要是在正常说话的情况下还是完全可以分的清楚的,不会再有“福州”变“湖州”的情况ni。来到福州之后,见过的最分不清楚“h”“f”的人,大概是某节军事理论课的老师,可能对于他来说“h”和“f”应该是完全没有差别的,只记得那一整节课他说的都是“hui机”“hua挥”,而在那节课,我所想到的就是,终于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了“h”“f”不分的福建人。

从进入宿舍开始,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我和我的南方舍友说话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虽然整体上确实是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如果把我们拉出去讲一句相同的话,就是可以感受到南北的差异。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终于是感受到了,我们之间的差异所在。

最先感受到是在我们的学委身上,他在说“ang”的这个音的时候都会比较偏前而导致有时候就会有一点像是“an”的音,就比如在说“张”这个字的时候就会有一点像是“沾”。在发现她的这个特点之后再去刻意地观察我的舍友和同学们,就发现很多人都是和我们的学委一样的,包括我们的小说课的老师,她在说“往往”的时候经常就像是“晚晚”。

而且我们的小说课的老师还有三个分不清楚的音就是“l”“n”“r”并不是很能够分得清楚,就比如她在说“人”的时候经常就会是“len”,而且我发现有很多人都有这三个音不分的情况,比如我的一个舍友她在说“水乳”就一直说得是“水nu”还有“鲁迅”说成是“nu迅”。而对于“l”和“n”分不清楚的,应该是跟南北没什么关系的。因为在我们家的方言里,好像应该也是没有鼻音“n”的,所以也是有一些人“l、n”不分的。在我从小学毕业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们学校的保卫大爷是“牛爷爷”并且叫了六年,还说那些叫“刘爷爷”的人“l、n”不分。但是在毕业之后我才知道他真的是“刘爷爷”。

除此以外的,就是长久以来的,众人都知道的,南方人普遍不是很能够分得清楚地“zh、ch、sh”和“z、c、s”了。就比如在说“是”的时候经常就会有一些像是“四”的感觉。就是这一点又一点的不同的感觉加起来,造成了南方人和北方人说话时候整体感觉的差异。

而在来到宿舍之前,我的舍友们还在寻找我们的宿舍是否有一个东北人。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对于魔性的东北口音,全国各地的人都是深有体会。素有宿舍有一个东北人,就会有一屋子东北人的威名。而对于东北的口音,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汪苏泷在某个综艺找那一句充满着东北口音的“我觉得我也没(四声)有口音呀。”就整体而言,东北话应该是最接近普通话的发音的方言之一。但是由于东北人一般很难意识到自己说的话与普通话之间有什么差别,所以也是最难改掉自己的口音的。

而与东北方言的传染性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西南及川渝以及贵州等地区的口音。我们班没有东北的同学,但是有贵州的同学,听他们说话口音最明显地感受到的就是他们说话时候音调与普通话的不同,就比如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是贵州的”这五个字中最明显的就是“是”和“贵”这两个个字的四声他们会说成是三声的感觉。

而我的舍友中也还有一个跟我同样是北方的,老家是河南的,就我的感觉来说,我是感受不到她是有什么口音的。但是关于河南方言,有一个很好玩的说法就是把“冯绍峰”反过来念就是河南方言。

天才口音(神奇的口音你拿不拿的准)(3)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长的环境影响着你的口音的变化。而你所带着的口音也是你在这个地方生活过的印记。而语言对于人来说就是交流的工具,如果你能够正常地与他人交流。那么,在非必需的情况,就我果然认为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改变自己的口音。其实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到还说别有一番特别的味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