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玉该是什么样子(玉为什么能沟通天地)

从官方的礼制用玉到装饰用玉,没有哪一个民族赋予玉石如此崇高的政治社会地位和众多美好寓意,除了中国这一切都缘于古人视玉为沟通天地的重要载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春秋时期的玉该是什么样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时期的玉该是什么样子(玉为什么能沟通天地)

春秋时期的玉该是什么样子

从官方的礼制用玉到装饰用玉,没有哪一个民族赋予玉石如此崇高的政治社会地位和众多美好寓意,除了中国。这一切都缘于古人视玉为沟通天地的重要载体。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礼仪玉是祭祀天地时所使用的玉制礼器,专指璧、琮、圭、璋、璜、琥共六种玉器,简称”六器“。

礼仪玉器在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陶寺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就已经开始大量地使用,而这一切皆缘于上古天文科学实践,是神化上古天文学仪器和科学活动的产物。

玉璧礼天。天行圜,玉璧像之以祭天,它象征着太阳所行之黄道,也象征着四象二十八星宿绕北极星而运动。原始古人的记录和工具都以石为载体,以石代纸,最早的玉壁有一组同心弦纹,记载的是日月运行的轨迹,也记载着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其后,随着其天文仪器的工具性质淡化,弦纹被其它图案代替,从实用工具转变成礼器。

黄琮礼地。古人发明的天文望远镜,叫“竹空测日”,也叫颛顼纵目,三星堆铜人眼睛上的圆筒,就是它。以竹制之,其长八尺,一端留一寸小孔,以小孔成像法观测日行之道,《周髀算经》记之。土地色黄,黄琮模拟之,故曰“黄琮礼地”,以表达对先人智慧的崇拜,对天地的敬畏。

青圭礼东方。圭,古之立表测影时,记录太阳影子长短的刻尺,学名土圭,“土”同“度”,测量之义。北斗指东,天下皆春,东方色青,春天之色。阴阳五行学说,东方青龙主春。二十八星宿,东方七颗星形似青龙,

赤璋礼南方。南方为火,其色赤,其时夏,南方七颗星形似朱雀,北斗指南,天下皆夏。半圭为璋,“璋”通假“彰”,阳气彰显,万物相见于离而茂盛生长。

白琥礼西方。“琥”通假“虎”。北斗指西,天下皆秋,西方为秋,霜色白,西方七颗星形似虎,秋来肃杀万物。

玄璜礼北方。“半璧曰璜”,北方色玄,北斗指北,天下皆冬,万物闭藏。北方玄武,二十八星宿,北方七颗星形似之。

故璧礼天,琮礼地,圭、璋、琥、璜礼东南西北,春夏秋冬,标识之,礼拜之。

上古之时,人皆蒙昧混沌,穴居而生,不知春夏秋冬,难辨东南西北。伏羲一画开天地,分天地,识四方,观日月之象,授民以春夏秋冬之时,人类从此掌握了时间的奥秘。

识东南西北四方,辨春夏秋冬四季,标志人类从形象思维进入理性思维时代,是人类意识的飞跃和自醒。四象二十八星宿天文授时系统开脱了原始的桎梏,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文明肇始于中华。

识时间奥秘之人,自然也是神一样存在,四象二十八星宿历法授时系统也成了识破天地人生的钥匙,于是天文观测工具被赋予沟通天地的灵性,玉文化始于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